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氣候
2 mins

拜登政府預言「碳關稅」,臺灣能跟上國際腳步嗎?

作者: 綠色和平特聘專案主任 蔡篤慰
為搶回全球氣候議題的話語權,拜登誓言上任的第一要務就是重返《巴黎氣候協定》。若臺灣企業未能規劃減碳期程,將使得臺灣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碳風險」。 © Tim Aubry / Greenpeace

美國總統大選仍待選舉人團完成投票,不過國際社會已普遍認定拜登為新任總統當選人。若拜登真的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對於「氣候議題」的態度,將會是他與川普的一大差異,也會是美國未來幾年的施政主軸之一。

不論外交、經濟、國防、社會等方面,氣候變遷都將在其中扮演角色,而作為美國貿易夥伴之一的臺灣,尤其需要關注美國未來低碳外交與低碳經濟的方向。這將對臺美間的經濟貿易帶來一定影響。

為搶回全球氣候議題的話語權,拜登誓言上任的第一要務就是重返《巴黎氣候協定》。但要追趕過去4年與歐洲的落差,拜登勢必推動更具企圖心的氣候政策,包對境內企業採取嚴格的「碳管制」手段,以及對境外企業徵收「碳關稅」。

拜登的氣候計劃(The Biden Plan For A Clean Energy R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點明,「污染者必須全額承擔他們所排放的碳污染」、「對抗氣候變遷不能只由幾個部門來承擔,是整個經濟範圍都須大幅度的減碳」,意味著美國將改變過往僅要求公用事業部門減碳的策略,改以更多政策工具訴諸高碳排企業落實減碳工作,這其中包含品牌商與製造業。臺灣企業一方面是美國品牌的供應鏈,另一方面每年對美投資超過新臺幣4,000億元,若臺灣企業未能規劃減碳期程,拜登政府上任,將使得臺灣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碳風險」。

不僅美國境內,拜登也打算提升各國氣候目標,最有可能直接在美國國際貿易市場提高產品的碳成本。他在氣候計劃中指出,「拜登政府將對來自未能履行氣候和環境義務的國家的碳密集產品徵收碳調整費或配額」,未來想要參與美國市場,唯有符合美國低碳準則的產品才能保持競爭力;這與歐盟即將在2021年上路的「碳關稅」大抵相同。

臺灣企業對G20承諾碳中和的國家出口額達總出口額的70%,而2019年臺灣已支付超過450億美元的化石燃料補貼。一旦G20接受拜登倡議的碳定價和減少化石燃料補貼,為了保護境內產業轉型期的貿易優勢,預期也會豎立碳關稅壁壘。

在拜登執掌美國政府的新變因下,氣候將會等同貿易。臺灣前六大貿易夥伴都已訂定了碳中和的發展目標,而臺灣還只停留在50%的減碳目標,這不僅不利臺灣的對外經貿談判,更是扼殺臺灣對外經濟與產業發展機會。政府現正著手修改《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應透過「碳定價」等政策工具引導產業達至碳中和,為臺灣對外貿易打下重要基礎,否則臺灣將無法適應其他貿易夥伴添加的碳足跡成本,連帶衝擊國際競爭力。

【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

原文網址: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0/article/10199

相關標籤:

政策倡議再生能源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