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氣候
5 min

邀集中小企業轉用綠電、呼籲政府制定有效碳定價,以眾人之力創造改變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隨著全球淨零碳排、碳關稅等議題受到極高關注,2021 年臺灣產業掀起「淨零」熱潮。而早在 2020 年,綠色和平即發起「RE10x10 綠電倡議」及「制定有效碳定價」訴求,希望邀集企業主成為推動產業與政府訂定積極減碳政策、發展再生能源的力量。

趁來得及前,為環境多做點事

2020 年甫加入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團隊的專案主任鄭楚忻,目前負責推動「RE10x10 綠電倡議」,及呼籲政府制定有效碳定價。當問到原本在科技業工作的她為什麼選擇轉職 NGO 時,她笑說,和很多人一樣,她也是從接觸大自然,開始關心環境議題,進而想做些事。

鄭楚忻在學生時期就關心社會議題,當時著重在人權、動物權等議題上,認識環境議題則是 2019 年接觸潛水後,因為對大自然的親密度提高才開始的。

鄭楚忻在學生時期關心人權、動物權等議題,曾參與動物之家志工,協助照顧流浪動物。© Tracy Cheng / Greenpeace
鄭楚忻在學生時期關心人權、動物權等議題,曾參與動物之家志工,協助照顧流浪動物。 © Tracy Cheng / Greenpeace

「當時發現自己每次潛水時,環境都會有些變化,而且是變糟的那種,才開始關心氣候變遷,發現原來全球暖化會造成珊瑚礁白化,又加上當時川普說這是假議題,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去看國際間的研究報告,越看就越想趁還來得及之前,為環境多做一些事情。」

在認識環境議題的過程中,她時常從綠色和平的官網上搜尋資訊,也是在這期間,她看見綠色和平的徵才廣告,便選擇離開眾人認為大有前景的科技業,成為綠色和平專案團隊的一份子。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鄭楚忻,目前負責推動「RE10x10 綠電倡議」,及呼籲政府制定有效碳定價。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鄭楚忻,目前負責推動「RE10x10 綠電倡議」,及呼籲政府制定有效碳定價。 © Greenpeace

曾經在業界工作過,使她更熟悉企業的結構,以及評估條件的要點,對於產業的敏感度也更高。清楚如何以企業的角度思考問題,也成為她在向業者溝通轉用綠電時的利器,更順利邀集到前東家響應「RE10x10 綠電倡議」。(延伸閱讀:RE10x10 綠電倡議,幫助臺灣企業從「懂綠電」到「用綠電」

中小企業轉用綠電,將成臺灣減碳生力軍

根據《2020 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資料顯示,2019 年臺灣中小企業家數有 1,491,420 家,占全體企業的 97.65%,因此鄭楚忻認為,除了要求用電大戶轉用綠電外,臺灣中小企業的綠能潛力也不可限量。在近一年與業者溝通的過程中,鄭楚忻發現,臺灣重視能源議題的業者遠比她過去以為的更多。

「其實很多業者都認為轉用綠電是一件好事,也有心嘗試,但是不知道具體能怎麼做,現階段綠色和平 RE10x10 綠電倡議在做的事情,就是先帶這些願意嘗試的人來了解綠電,這些人會成為生力軍,有助於後續推動更多企業加入。」

企業對能源議題的重視,也反應在 2021 年綠電論壇的報名意願上,雖因疫情影響,原訂 5 月舉辦的第二屆綠電論壇延至 6 月,仍有逾 600 位企業代表報名,並以線上形式參與論壇。截至 2021 年 6 月綠色和平在全臺已邀集超過 30 家企業加入綠電倡議目標,計劃在 2025 年將 10% 用電轉為再生能源,響應的企業更橫跨紡織、製造、金控、資通訊、美妝、共享電動車等產業,其中更不乏海內外知名企業。

綠色和平自2020年發起「RE10x10綠電倡議」以來,已推動35間中小企業承諾2025年將10%用電轉為再生能源,並預計在2021下半年達到60家。© Greenpeace
綠色和平自2020年發起「RE10x10綠電倡議」以來,已推動35間中小企業承諾2025年將10%用電轉為再生能源,並預計在2021下半年達到60家。 © Greenpeace

鄭楚忻表示,企業的踴躍回應讓團隊信心大增,接下來也會與更多產業接觸,希望在 2021 下半年讓 RE10x10 的企業參與數達到 60 家。

制定有效碳費系統,成功轉型案例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在臺灣除了向中小企業提出綠電倡議,也持續推動政府修訂更加積極的溫室氣體管理法規,其中,制定碳價是國際間公認有效的減碳政策,全球已有 60 個國家地區實施碳費或碳稅。(延伸閱讀:制定碳費促使能源轉型,維持臺灣出口競爭力

以英國為例,自 2000 年實施氣候變遷稅及氣候變遷協議;2005 年起參加歐盟碳交易體系,並自 2010 年起執行減碳承諾能源效率計畫後,英國在 2018 年已較 1990 年減碳 44%,GDP 則成長高達 70%,逐步朝向碳中和的方向邁進。英國使用「碳定價」(carbon pricing)引導企業在商業和投資決策中,考量溫室氣體排放產生的成本,並藉由建立政策框架,以確保產業成功能源轉型,由化石燃料轉向氫能、再生能源、生質能等低碳能源,更預計於 2040 年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擁有低碳工業鏈的國家,顯示制定碳價是有助於減碳的政策工具。

根據環保署委託倫敦政經學院(LSE)做出「臺灣碳定價之選項」研究報告,臺灣合理碳定價收費應從每噸 10 美金起跳,逐年上調至 98 美金。© Greenpeace
根據環保署委託倫敦政經學院(LSE)做出「臺灣碳定價之選項」研究報告,臺灣合理碳定價收費應從每噸 10 美金起跳,逐年上調至 98 美金。 © Greenpeace

鄭楚忻表示,目前臺灣主要出口市場之一的歐盟,已經確定將在 2023 年開始試行徵收碳關稅,並於 2026 年正式起徵。臺灣的碳費系統如果可以做到跟歐盟一樣的標準,就有極大機率不須再被歐盟額外收取費用。在全球已有減碳共識的現在,制定有效的碳費系統,更可能有助於提升臺灣出口競爭力。

綠色和平希望推動臺灣政府建立有效的碳費系統,以價制量,讓產業有轉換低碳投資的誘因,以及提升再生能源競爭力,徵收來的碳費可用於發展再生能源,而透過建立完整制度,開發綠能可以變得更有系統。

2021年世界地球日前夕,綠色和平在環保署門口豎立起巨大的碳定價裝置藝術,並向環保署代表遞交修法建議書,倡議制定有效碳定價。© Greenpeace
2021年世界地球日前夕,綠色和平在環保署門口豎立起巨大的碳定價裝置藝術,並向環保署代表遞交修法建議書,倡議制定有效碳定價。 © Greenpeace

減碳成本比您想像的更低

許多企業與民眾提及「減碳」常常聯想到「高成本」,反映到物價上,擔心最終仍要一般百姓買單。鄭楚忻表示企業減碳確實會提高成本,但對物價的影響遠比大眾想像得低。

在 2021 年 1 月,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與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y Forum) 聯合發布了《淨零挑戰:供應鏈機遇》(Net Zero Challenge: The Supply Chain Opportunity)報告,其中深度分析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50% 以上的 8 大全球供應鏈,指出有 4 成的碳排放可以用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克服,這些解決方案包含了循環經濟、效能提升以及再生能源的使用。而企業若要減去供應鏈中 40% 的排放,只須投入低於每公噸 10 歐元 (相當於臺幣約 338 元) 的成本即可做到。

2017年,知名女演員艾瑪·湯普森(Emma Thompson)在英國肯特郡的海上風電場,拿著一個巨大的價格標籤,顯示海上風電場的電力價格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下降了50%以上。© Will Rose / Greenpeace
2017年,知名女演員艾瑪·湯普森(Emma Thompson)在英國肯特郡的海上風電場,拿著一個巨大的價格標籤,顯示海上風電場的電力價格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下降了50%以上。 © Will Rose / Greenpeace

如果整個產業鏈都成功做到淨零碳排,對終端消費者的影響也並不會太大,因為這些關聯產品售價預估只會上漲 1% 至 4%,比起極端氣候對公眾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以及對企業造成的風險,因淨零碳排產生的成本簡直小巫見大巫。

然而臺灣社會目前對碳費的認識仍普遍不足,對此鄭楚忻與專案團隊製作「有效碳定價解盲手冊」,做為與政府、企業、民眾溝通的工具,期待透過讓大眾更了解碳費機制,增加對話契機,也推動三方共同向臺灣淨零碳排的願景前進。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能源、全球暖化、氣候變遷這些議題太大了,我一開始也是這樣認為,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可是現在看到臺灣有企業願意響應,也有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支持淨零碳排,就覺得集結大家的力量是有機會可以推動改變的。」

您願意一起成為創造改變的力量嗎?

守護氣候行動急需您支持!

氣候緊急已成現實,綠色和平致力推動政府修法、要求企業轉用再生能源,加速減碳腳步!

捐款支持

延伸閱讀:

加入【RE10x10 綠電倡議】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