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聊氣候才不傷感情?6個方法讓您與親友輕鬆討論氣候變遷!
2021 年底,眾星雲集的 Netflix 原創電影《Don't Look Up》(千萬別抬頭)引發群眾熱議,全劇以彗星撞地球的末日危機破題,並以黑色幽默的手法呈現大眾面對全球性重大議題時的人生百態。劇中演示的情境是否讓您感到似曾相識?面對複雜嚴肅如太空災難的「氣候變遷」,除了憤怒疾呼,還有什麼方法能夠有效溝通?
近年來,隨著人民意識提升,「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極端天氣」等與氣候議題有關的詞彙,儼然成為社群媒體的關鍵字之一。但因為議題涉及層面深廣,相關的科學報告並不平易近人,加上政府、企業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交織其中,一般民眾似乎感到無力改變現況,使得大眾在討論氣候議題時,結論多半以失落收尾,或因立場不同難以取得共識,也讓許多人索性選擇閉口不談,別讓這話題「煞風景」。

然而,氣候議題雖然茲事體大,尋求解決方法也並不容易,但透過討論、溝通增加環保意識,進而從生活中做出改變,卻並非不可能。
事實上,許多研究都表示,當必須對問題做出決定時,比起相信其他資料來源,人們更傾向信任家人與親友的判斷。因此,把握每次與身旁親友談話的機會,進行開放、相互尊重的對話,是您我都能做到的「氣候行動」之一。
對此,綠色和平英國辦公室提出以下六點,邀您一起好好聊「氣候變遷」。
文章目錄
1. 選擇適當時機,慢慢來
通常當人們感覺積極,並且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來討論話題時,能夠達到最好的談話效果。因此,如果您正處在疲憊、憤怒、匆忙或焦慮的情境中,那就改天再談吧。

在此前提下,也可以觀察對方是否處於一個可以深思熟慮,進行開放討論的狀態?因為在某些情況或群體前,人們可能會覺得必須迅速改變話題或者加以反駁,才不會丟臉或感到尷尬。
2. 講「贏」不是溝通的目的
這聽起來也許很奇怪,但最好的說服方式往往是停止試圖說服他人。
想像一下,如果您成為一個試圖在午餐前把氣氛變得死氣沉沉的行動者,有多少人能真的聽進您想說的話?

在與親友談話時,與其扮演倡導者,努力說服對方認同自己的立場,不如成為主持人,營造開放、輕鬆的氛圍,讓人們有機會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問題,而不會感到被批判或壓迫。這不僅有助於改變對方的思考模式和激發行動的動機,對因氣候議題感到焦慮的人們而言,創造這種空間更可以真正幫助了解議題、提升積極行動的意願。
此外,在談話時,您不必急著一次說完所有想談論的內容,與其匆忙提出斬釘截鐵的結論,不如進行一次有趣、友善的交流,創造下一次對話的機會。
3. 分享個人經驗或故事

在與親友討論氣候議題時,除了分享時事新聞或科學證據,也可以分享個人的經驗和想法;對於氣候變遷或環境議題的感受,並試著談談在面對這些議題時,有哪些地方讓您感到恐懼、沮喪或充滿希望;也可以適時地分享自己採取行動的經驗,並向親友尋求幫助或建議,這些都會比只談統計數字讓人更有共鳴,也能讓這次對話內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4. 傾聽,並表明你已經聽到了
在對話過程中,即使有人提出批評,也請記得要讓他們把話說完,不要立即打斷或試圖反駁,而是花時間試著理解對方想表達的意思。有時候透過為對方爬梳剛才說話的內容,也可能帶給自己不同啟發。此外,表明理解對方的想法,能使對方更容易接受你接下來想說或想問的內容。
要做到上述的傾聽與尊重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別是當您不同意對方立場時,然而若能做到這些,將能夠帶給彼此空間,去沉澱、探索內在複雜的想法及情緒。
5. 適時提出疑問

談話時,也不妨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人們有空間去思考,並感受到被傾聽。您不一定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所有的提問都有答案,事實上,很多時候例如「我們怎樣才能改變現況?」或 「你認為應該怎麼做?」的提問,可以讓對話有更多交流和互動,而不是單方面的說教。
6. 不必給自己太大壓力
最後,請相信您與親友的每一次談話都是值得的,即使最初看起來不如預期。您可能無法在當下改變別人的想法,但每次對話都會是一個契機,讓您與親友有機會透過真誠、開放、尊重的討論,以新的方式思考問題。
過去一年,全球各地頻繁發生的極端天氣事件,使民生經濟、人民健康安全備受衝擊。邀請正在閱讀文章的您,也能多多與親友分享環境文章,一起關心氣候與生態,在生活做出重要的改變,凝聚更多人的力量,守護您我唯一的地球家園。
參考原文:How to talk about climate change with friends and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