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永續能源故事 首爾篇
全球近七成電力由城市消耗,若人口集中的大都會,不從化石燃料轉用再生能源,空污問題和極端氣候災難,永遠無解。目前,包括紐約、舊金山、倫敦、東京、首爾等國際都市,都提出了城市內發展再生能源的目標,但臺灣六都卻未有相關規劃。一起來看看這些國際城市是如何做到的!
南韓和臺灣的能源需求、經濟結構及產業情況相當類似,境內缺乏天然資源,煤、核石油和天然氣都須仰賴進口。用電量占南韓10.3%的首爾,過去也以燃煤、燃氣、搭配核電作為主要電力來源,但日本311核災後,首爾市府決心進行能源轉型,往能源永續,低碳城市的方向前進。
2011年9月,韓國發生全國大停電事件,一百六十萬戶受影響,其中包括人口高度集中的首爾。這次事件促使當時的市長候選人朴元淳提出政見,希望透過再生能源,讓首爾市達到20%的能源自主率。對像首爾這樣的大都市來說,要在城市內再蓋一座大型集中式電廠(比如核能或燃煤電廠)絕無可能,惟有再生能源分散式的發電設施,才能讓城市在空間有限的前提下,提升一定程度的發電量。
朴元淳當選後,首爾市府結合專家學者和公民代表,成立了跨部門的「能源委員會」,2017年更耗資3000億韓元(臺幣96億),成立「首爾能源公司」。朴元淳公佈的「2022太陽都市,首爾」計畫,就是要在未來五年,提升城市內十倍的太陽光電發電量。
城市能源永續 仰賴首長決心
首爾市長對能源永續發展的重視,直接促成了再生能源設施的成長。市府首先從公共建築與腹地下手,在政府機關、學校、交通設施、河川與公園等空間,全面設置太陽能板。首爾市更將能源發展和都更政策結合,在未來的新開發區建置「太陽能特區」。比如首爾的「麻古新都市區」,就是太陽能與尖端產業(物聯網與AI等等)的結合。
除了拓展再生能源發電量,首爾市府格外重視市民的能源教育。位於漢江邊的「首爾能源夢想中心」,即是全韓國首座也是最大的0耗能建物,建築本身可降低70%能源消耗,剩餘的30%電力則由地熱及太陽能供應。屋頂和前院也都設有太陽能發電設施,多餘電力可販售給電力公司使用。如今這座夢想中心,不但是首爾能源轉型的具體象徵,也是首爾市的觀光地標。
除了公部門帶頭做,首爾也透過各種政策擴大公民參與機會。市府以首爾設籍居民為對象,每3戶選出1戶發放能源補助金,協助民眾裝置太陽光電。市區裡共計有5個「太陽能咨詢中心」,為市民及企業提供太陽能設置及維護的一條龍服務。此外,首爾市也頒布了「能源自主社區」制度,通過審核的社區,都可以獲得每年 1,000 萬韓圜(約26萬臺幣)的資助,推廣能源環保工作。換句話說,市府為了推動公民電廠,除了提供資金的支援,也提供了民眾便捷的硬體服務。
首爾做得到 六都也可以
對首爾市府來說,再生能源除了讓能源轉型,更與社區營造、社會企業、產業轉向、都市規劃相互聯動。往永續能源目標前進,是首爾推動城市升級的核心手段和策略。
一海之隔的臺灣,城市的電力使用不斷成長,面對極端氣候和空污威脅,首長們除了節電外,沒有在城市能源自給的面向上,提出任何目標或規劃。城市發展再生能源,已是全球各大都會的趨勢,首爾做得到,臺灣都市一定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