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內部碳定價?與企業社會責任有關?為什麼微軟、三菱等公司都在實行?
低碳時代來臨,國際間推動的碳費及碳邊境稅制度,將提升產業貿易出口的碳成本負擔,成為企業的「碳風險」,而許多企業也早已意識到碳風險對其營運影響深遠,因而紛紛開啟「內部碳定價」機制。什麼是內部碳定價?為什麼它會成為全球趨勢?
國際非營利組織「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於 2021 年 4 月出版年度報告《為碳訂價:全球企業實施內部碳定價現況分析》(Putting a price on carbon: The state of internal carbon pricing by corporates globally),根據這份最新報告,2020 年全球已經有 853 家企業實施「內部碳定價」(Internal Carbon Pricing,ICP),另有 1,159 家企業也宣稱將在兩年內實施 ICP。報告預計 2 年後,全球將會有超過 2,000 家企業實施內部碳定價。
您也許會好奇,什麼是「內部碳定價」制度?
文章目錄
什麼是「內部碳定價」?
所謂碳定價(Carbon Pricing),是為排放的二氧化碳訂出價格,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作為計價單位,計算碳排放的成本費用。截至 2021 年 4 月,全球已有 64 個國家及地區在轄內施行碳定價,涵蓋全球約 21.5% 的碳排放量。例如歐洲、中國、新加坡、韓國、加拿大、日本東京及美國加州,皆有應用碳排放價格資訊作為碳權交易或碳費徵收的基礎,可見碳定價在淨零碳的路徑上不可或缺。然而,在沒有實施碳定價制度的國家及地區,難道企業就只能坐以待斃嗎?事實上,為了因應全球淨零趨勢,不少企業早政府一步「自救」,實施「內部碳定價」。
內部碳定價(Internal Carbon Pricing,ICP)則是指企業將排放溫室氣體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在企業內部訂定一個排碳價格,並向排碳的相關單位實際收取排碳費用。與使用者付費同理,ICP 的推動也遵循「污染者付費」的原則:透過收費的誘因,讓排碳者減少排放,促使企業內部在排放量上自我節制,甚至能刺激更低碳的生產流程、研發技術,或重新調整內部供應鏈等,幫助企業轉型。
換言之,企業導入內部碳定價後,由於部門所有會產生碳排放的行為都會被內部收費,為了降低成本、維繫績效,內部同仁會更在意自己的採購是否符合低碳標準、是否有過多不必要的差旅、產銷設備是否過於耗能、營運據點如何節能⋯⋯等,進而採取實際措施,進行減碳。
為什麼全球及臺灣企業紛紛實施這項制度?
根據 CDP 報告,截至 2021 年 4 月,全球 500 大企業中,已有接近一半(226 家)企業正在使用、或規劃於未來 2 年內採取內部碳定價;而臺灣也有 128 家企業已經、或將在 2 年內實施內部碳定價機制,以進行減碳工作,這數據比起 2019 成長了42%。
這項數據顯示,許多企業在因應政府碳定價規範、邁向低碳經濟、增進能源效率、鑑別投資機會等面向考量下,開始或準備實施 ICP,以獲得經濟效益。
微軟
2020 年初,微軟宣告將於 2030 年實現負碳排放(Carbon Negative),並計劃在 2050 年,消除部分自 1975 年公司成立以來製造的碳足跡。微軟表示,淨零碳排放已成為全球目標,為了在 2030 年將碳排放量減少超過一半,微軟自 2012 年開始執行內部碳稅政策,並在 2019 年將金額調高為每公噸碳排須支付 15 元美金,收費範圍包括公司直接排放,擴大至企業供應鏈和價值鏈。(延伸閱讀:企業標竿引領能源轉型,未來10年您不能錯過的全球綠趨勢)
台達電子
臺灣 ESG 指標企業台達電子,早在 2007 即參與「碳揭露專案」,向終端客戶揭露碳資訊,並在 2016 年完成主要生產據點的溫室氣體盤查工作。2017 年,台達通過科學基礎減量(SBT)審查,訂定每年減碳目標及額度,在 2020 年歐盟宣布推行碳關稅新制後,台達也於 2021 年宣布加入 RE100,承諾將於 2030 年達成 100% 使用再生能源及碳中和的目標,並調整內部碳定價為每噸 300 美元,該價格遠高於全球平均值,而收取的碳費基金用於執行節能專案、投資低碳能源、購買再生能源憑證,幫助台達電邁向 RE100。(延伸閱讀:品牌大廠相繼宣示RE100,臺灣如何應對全球產業「潔淨供應鏈」需求?)
友達光電
2013 年,美國政府發布命令規定,政府機構採用的電子產品,必須符合全球 IT 產品綠色標章(EPEAT)規範比例達 95%以上。由於 EPEAT 將供應鏈減碳當作認證要項,供應鏈如能做好減碳,產品在申請認證時就能獲得加分,更符合政府機構採購規定。為提升企業競爭力,2013 年起,友達即參與環保署的先期專案,將減碳成效轉換為碳權,並在隔年制定碳資產管理策略;2016 年起,制定內部碳價,截至 2020 年,友達內部碳價已經來到每公噸新臺幣 875 元。
元大金控
元大金控於 2021 年 7 月宣布正式啟動內部碳價機制,成為臺灣首家為碳排定價的金融業者。元大金透過綜合分析全球碳價趨勢,比對 2019 年全球於 CDP 揭露的企業內部碳定價範圍,再加入營運據點所在區域政策與碳市場價格的參數後,採用全球 2030 年建議碳價基準。
第一銀行
第一銀行則為公股銀行首家,自 2020 年起連續 3 年辦理國內營業單位碳管理及節電競賽,以實際減碳措施及投入減碳金額計算出每公噸減碳成本,向未達節電與減碳目標的單位說明超額碳排放總量及應額外負擔成本,並向各單位提出可行的減碳作為進行改善。根據內部統計,近 2 年營業單位減碳總成效共 291 公噸,相當於減少 132 萬元碳排成本。
兼顧經濟與氣候,臺灣須制定完善碳定價制度
企業制定內部碳價,可以知道在碳排上花了多少費用,也可能會增加企業成本。這是否代表同時也會削弱企業的競爭力?事實上,臺灣產業相當倚賴出口貿易,若越早意識到國際碳邊境稅及碳費制度對產業帶來的衝擊,便能越早化危機為轉機,踏入減碳行列,回收效益。因此率先展開內部碳定價的企業,反而有可能會佔領先機,更具有市場競爭力。
然而臺灣目前尚未制定完善的碳定價制度,再生能源發展更是進展遲滯,難以滿足企業需求。而根據綠色和平於 2022 年 5 月發布的《2022 臺灣中小製造業碳管制意向調查報告》,許多企業希望碳定價可以更高,以建立更完整的低碳基礎設施、協助產業轉型。企業的積極回饋,也反映了他們需要政府提出更加明確的政策方向及執行措施。
現階段《氣候變遷因應法》即將進入黨團協商階段,綠色和平也將結合民間力量,持續向黨團及立委倡議,制定更加完善的碳定價監管及調升機制,使「有效碳定價」成為能夠幫助減碳的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