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燒森林,碳匯剩嘆息!森林碳匯轉碳權有減碳效益嗎?
臺灣推動 2050 年淨零排放,「森林碳匯」獲列為抵減碳排的三大策略之一。您是否有疑問,森林本來就有固碳的功能,為什麼可以抵消碳排?是否有漂綠嫌疑?被野火燒毀怎麼辦?在討論這些問題之前,一起先來了解「森林碳匯」的背景和概念。
文章目錄
什麼是森林碳匯?如何轉換成碳權?
森林碳匯(Forest carbon sink)指的是一公頃大的森林,每年可吸儲多少「碳」或「二氧化碳」量,單位為公噸。讀報導、看報告時須注意,所謂的減「碳」量、排「碳」量,指的是「碳」還是「二氧化碳」。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的張世杰教授說明:「一個單位的二氧化碳假設是 44 公噸,裡面只有 12 公噸是碳,32 公噸是氧。所以要先注意這個單位是『二氧化碳』還是『碳』。」
但是,碳匯不等於碳權,中間必須經過碳抵換(Carbon offsets)的查驗手續後,才能將碳匯轉變為碳權。在臺灣,既有的天然林不能換算為碳權,若要將種樹所涉及的森林碳匯轉換成碳權有四大規範:
- 造林面積須超過 0.5 公頃。
- 必須符合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對森林的定義森林的定義為:「佔地面積超過 0.5 公頃,樹高 5 公尺以上,樹冠覆蓋率達 10%以上,或在原生育地的林木成熟後符合前述條件,但不包括主要供農作與都市用途的土地。」
原文:According to the FAO, Forest is defined as: “land spanning more than 0.5 hectares with trees higher than 5 meters and a canopy cover of more than 10 percent, or trees able to reach these thresholds in situ. It does not include land that is predominantly under agricultural or urban land use”.
資料來源:聯合國。 - 是人為經營與管理的「人造林」,且為「持續生長」的狀態。
- 為 2000 年後的「非森林利用」土地,也就是 23 歲以下「相對年輕」的新植造林。
以上規定可以防止企業為了生產碳權砍老樹、種新樹,因而失去減碳的目的。
您或許會好奇,既有的森林本來就在固碳,可以折換碳權嗎?其實,碳權除了來自從大氣中「永久移除」的二氧化碳當量,也來自改變土地用途而「避免排放」的二氧化碳當量。因此,國際上確實有維護既有林地、計算碳匯的查驗機制。不過根據臺灣的本土方法學,新植的樹木才有碳權。
張世杰表示:「既有的樹本來就在固碳,碳權就是要看你的貢獻。其實概念跟算存款一樣,第二十年,我的存款有這麼多,想知道第二十年到三十年多存了多少錢,當然要把這二十年前的扣掉。」
野火燒掉森林的碳存款,核發的碳權怎麼追?
自臺灣碳權交易所在 2023 年 8 月掛牌營運以來,碳權交易備受關注。再加上國發會發布的「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藍圖」中,森林碳匯被視為是實現淨零排放的第三大主要來源,僅次於電力和非電力策略,這使得如何計算森林的「碳存款」蔚為話題。然而,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導致火災、水災、蟲害等風險增加,森林碳匯是否有實質的減碳效益還有檢討空間。
受到極端天氣影響,碳權資產風險越來越高,森林碳匯的減碳效益尚待檢討。報導來源:日本時報指出,2023 年 6 月,馬賽克森林管理公司(Mosaic Forest Management Corporation)在加拿大卑詩省運營的碳匯林遭林火波及,近 100 公頃、約 140 座足球場大小的森林付之一炬,釋放 32,250 噸二氧化碳當量。更糟的是,該森林碳匯專案在 2021 年核發了 140 萬個碳權,如何計算碳權歸屬已成為難題。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仲恩表示:「投資有風險,風險就來自地球受害。把碳賣掉了,碳權已經核發了,被燒掉的大概沒辦法追回來。」張世杰則建議,政府一開始就要規範意外發生的應對措施,「否則日後爭議一定會很多。」
森林碳抵換爆醜聞,94%碳權沒減碳效益
森林碳匯的爭議點,還有將碳匯換算成碳權的碳抵換機制。劉仲恩指出,碳抵換機制中的「避免毀林」(Avoided deforestation)項目容易被鑽漏洞,方式為誇大森林被砍伐的威脅程度、投資保護森林以防止砍伐,再經過第三方的碳抵換驗證後來產生碳權。
衛報的調查報導指出原文:The investigation found that: Only a handful of Verra’s rainforest projects showed evidence of deforestation reductions, according to two studies, with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ing that 94% of the credits had no benefit to the climate.
The threat to forests had been overstated by about 400% on average for Verra projects, 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a 2022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study.
來源:衛報,全球最大碳權認證機構 Verra 利用「避免毀林」機制,疑似把森林砍伐的威脅程度誇大約 400%,導致旗下的雨林保育專案有高達 94% 的碳權不具實質減碳成效。
劉仲恩說明:「避免毀林就是假設一個『未來情境』,如果沒有照這個情境做,就會失去多少碳匯。這項碳抵換很奇怪的地方,就是建立在一個『基線』上,那個是沒辦法證實的。」
科學家 Joseph Romm 的報告也指出,碳市場威脅《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因為碳權不可審查、無法顯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或許根本不切實際。(延伸閱讀:全球升溫1.5度和2度差很大!控制地球暖化才能確保家園永續)
森林的儲碳效益,並非長期穩定
森林碳權環境效益備受質疑的另一個因素,是森林的生長狀態會因為不同因素而不斷變化,因此固碳能力並不固定、持久。此外,年紀較大的森林,其碳吸存能力在達到高峰後會逐漸下滑。根據研究原文:In the Amazon, the forest's carbon sink capacity is predicted to reach zero by 2035.
來源:Science Alert,亞馬遜雨林每年新增的「碳存款」開始下降,預計 2035 年碳匯能力就會歸零。
回到臺灣的情況,中央山脈的森林大多已經年事已高,但環境部發布的《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中,2021 年臺灣的森林總碳匯量報告數字(21.4 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仍然基於由 2009 年和 1991 年兩次森林資源調查所計算的平均碳吸存量,距今已過十多年。
張世杰提醒:「森林隨著每年氣候的改變,生長情況一定會不一樣,今年乾一點,明年溫度低一點,其實都會起起伏伏,一直拿這個數字(21.4 百萬公噸)用到 2050 年,在科學上是可被質疑的。」
張世杰也說,林型不同,碳匯量當然也不同,「常綠針葉林有一個數字,落葉闊葉林有一個數字,落葉針葉林有一個數字,不同森林類型的固碳能力有一個固定的值,每年不同林型的面積都在變動。」
買森林碳權等於達到「碳中和」?
綜合以上,森林生態系統複雜,年年變動;如遇雷擊引發林火,核發的碳權再也追不回來,誰都無法保證核定減排量能否發揮環境效益。儘管如此,林業碳匯項目還是相當受到歡迎。
根據 Ecosystem Marketplace 統計,2021 年自願性碳抵換市場的各類項目中,「林業與土地利用」佔交易總量 46%,高居第一,「再生能源」項目居次,佔 43%。然而,前者每噸二氧化碳的加權平均價格為美金 5.80 元(約新台幣 185 元)交易,後者僅美金 2.26 美元(約新台幣 71 元),再生能源的碳抵換價格競爭度明顯不足。
目前臺灣不是採總量管制與交易市場總量管制與交易(Cap and Trade)生產的碳權:政府會為排放總量訂定上限,並根據不同產業別,核配給不同的企業碳排放的額度,假如企業的排放超過了額度,就需要在碳交易市場中購買碳權,彌補超額的排放。假如企業減碳相當成功,排放量低於核配額度,多出的額度就會轉換成碳權,可讓企業在碳交易市場中拍賣,獲得利潤。,而是自願性市場自願性碳交易市場(Voluntary Carbon Market)允許排放者透過購買碳權或減量額度,抵換其不可避免的排放。(如林業碳權)。劉仲恩指出,儘管政府並未強制要求企業購買自願性碳權來抵銷其碳排放,許多企業仍然主動參與,以購買自願性碳權來抵銷其碳排放,進而出現了一系列以「碳中和」為概念的事物,如「碳中和辦公室」、「碳中和餐廳」和「碳中和麵包」。(延伸閱讀:碳中和是什麼?跟淨零排放有什麼不一樣?臺灣要如何做到淨零排放?)
減自己的碳,才是真減碳
說到經營企業形象,不得不提及能源巨擘殼牌(Shell)。該公司在 2019 至 2021 年間,於秘魯、肯亞、印度、中國等多個國家投入 3 億美元與當地組織合作實施林業碳權計畫,用意是強調其應對氣候變遷的承諾。然而,殼牌在 2023 年 6 月宣布在未來十年內放棄石油減產計畫,直到 2030 年都將保持穩定的產量。殼牌對森林碳匯的投入與關注,可說是逃避責任的障眼法。
「我覺得它(自願性市場碳權)基本上就是一個 distraction(轉移焦點),做了這麼多事情,實際上沒有減到這麼多碳,自己減碳才是正道。我不想全部一竿子打翻 ,說這個(自願性市場碳權)全部都不好,但是基本上它很容易變成一個distraction。」劉仲恩以減重為比方,「要減重,一定是自己控制體重,不是要求別人幫我運動,然後買下減重的額度,這完全是不合理的事情。」
「利用森林來減碳,我覺得是杯水車薪,在臺灣是這樣,全世界也是這樣。」張世杰表示,人類在適合種植森林的土地上發展聚落、開墾農田以及建造工廠,全世界能夠額外種樹的面積並不大,工業減碳才是最理想的減碳方式。
邁向淨零,絕非一場買空賣空的數字遊戲
碳抵換或許能夠短期應急,但這種方式可能使企業忽略了價值鏈管理的重要性,因為減碳最終還是要回到生產過程。
企業應該在執行碳盤查後應設定實際的減排目標,例如升級設備、提高能源效率,以及使用再生能源等,而不是僅仰賴購買碳權來實現減排。碳權是最下策的手段,不應被本末倒置。
綠色和平邀您一同督促企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實際降低碳排放,並持續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停止以數字遊戲拖延時間。同時,持續敦促政府制定更完善的碳定價制度,以實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只有透過您我的共同行動,才能真正應對氣候變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