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減塑
7 mins

深坑老街的青春行動力:14歲學生發起循環餐具租借活動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14 歲的你,曾做過什麼勇敢的事呢?石碇高中國中部八年級學生,走上深坑老街,推動循環餐具租借計畫。從構想到實踐,學生親自設計流程、聯繫里長、聯絡廠商,並在老師的陪伴下逐步實現。大人們未必具備這些勇氣和能力,這群國中生究竟怎麼做到的?

一封邀請信,開啟了青春理想與環保行動的連結

「我們是石碇國中的學生,
我們會去深坑老街辦環保餐具租借活動,
主要是想與深坑里居民一起推廣環保,
看有沒有機會讓深坑老街成為無垃圾老街
我們在網路上搜尋相同理念的團體,
其中一個就找到了你們了,
是否有機會可以邀請你們使用環保餐具。」

一封簡單誠摯的邀請信,不僅促成了綠色和平與這群年輕學子的珍貴連結,更展現了青少年改變環境的行動力。這份純粹與熱忱,讓身為大人的我們不禁反思:當年 14 歲的我們,是否有能力懷抱理想、勇於實踐呢?

綠色和平受邀前往深坑老街,體驗並記錄循環餐具租借活動。學生們在攤位上整齊擺放餐盒與飲料杯,等待遊客前來租借。
綠色和平受邀前往深坑老街,體驗並記錄循環餐具租借活動。學生們在攤位上整齊擺放餐盒與飲料杯,等待遊客前來租借。 © Greenpeace

「要租借餐具嗎?」14歲學生展現環境行動力

深坑老街
週末午間,被大雨淋濕的深坑老街。 © Greenpeace

2025 年 5 月 10 日的早晨,深坑老街在大雨中迎來週末少見的寂靜,但這場雨沒有澆熄師生的熱情。在楊景聿老師的帶領下,一群年僅 14 歲的學生來到這條百年老街,帶來改變環境的計畫——租借循環餐具。

「你好,我們是石碇國中學生,要租借餐具嗎?」

「快來借餐具,可以減少垃圾喔!」

行經老街中段與接近尾段的深坑廳,不時聽到學生宣傳的聲音穿梭街道。向遊客介紹租借服務的任務,大多由個性外向、活潑的學生擔任,口條清晰的同學則在租借站應對詢問和租借流程。

至於性格內斂沉穩的同學,則在後方支援、管理物資。這樣的分工合作,不僅讓活動井然有序,也讓每位同學在各自擅長的位置上發揮所長,形成前後協作的默契團隊。

循環餐具租借站站長張少潾(左一),正向遊客耐心解說借還流程、收取押金,並將出借的餐具妥善放入紙袋,方便遊客攜帶。
循環餐具租借站站長張少潾(左一),正向遊客耐心解說借還流程、收取押金,並將出借的餐具妥善放入紙袋,方便遊客攜帶。 © Greenpeace
學生蘇高樂(右一)的親友特地前來深坑老街為她加油打氣。蘇高樂的姐姐和媽媽身穿深藍色 “Shihding High School” 校服,她們都是石碇高中的校友。
學生蘇高樂(右一)的親友特地前來深坑老街為她加油打氣。蘇高樂的姐姐和媽媽身穿深藍色 “Shihding High School” 校服,她們都是石碇高中的校友。 © Greenpeace

自辦餐具租借,是環保活動,更是一堂自我成長的課程

當綠色和平的志工抵達循環餐具借還站時,楊景聿老師(左二)揚起陽光般的笑容迎接,他撥去髮絲間的雨珠,向我們介紹攤位,以及如何與學生互動交流。
當綠色和平的志工抵達循環餐具借還站時,楊景聿老師(左二)揚起陽光般的笑容迎接,他撥去髮絲間的雨珠,向我們介紹攤位,以及如何與學生互動交流。 © Greenpeace

「這個主題其實不是我選的,是學生的構思。」

背著側背包、忙碌穿梭餐具站點的楊景聿,是石碇高中國中部八年級的綜合領域課程老師。他的課程以學生為中心,引導他們自主策畫循環餐具租借活動,從發想、向里長提案、租借場地、尋求外部資源、影片宣傳、甚至連絡廠商,都由學生主導與執行。

「學生一開始打電話(給外部單位)會這樣說:『我想幫助你。』或是『你來幫忙嗎?』對,他們的稿就是這樣。」楊老師笑著分享。

楊老師說,學生還在成長階段,需要在具體經驗中一點一滴地培養能力和人格。作為引導者,楊老師會根據班級特質和個別學生需求,搭起屬於他們的「鷹架」,引領學生連結更多可能性。

把八年級學生當大人看待賦予責任和期待,他們就會展現出超過八年級的樣子,因為是真實世界的任務,很難真的放棄,會嘗試堅持到最後。」

學生戴謹昕在深坑老街的大樹入口處,向遊客宣傳餐具租借方法。
學生戴謹昕在深坑老街的大樹入口處,向遊客宣傳餐具租借方法。 © Greenpeace

學生戴謹昕坦言:「我有想過要放棄。」

「在整個活動一開始的時候,我其實不知道要怎麼做,第一次里長來開會的時候,我們簡報還沒有弄出來,所以我們很緊張,是大砲老師(楊老師)陪著我,在最後兩節課把簡報一個字一個字砌出來。」

循環不間斷,石碇學子連三年推動減塑

談到困難、放棄,回老街關心學弟妹的周珺瑀最有感觸,因為她就是循環餐具租借活動的發起人。

深坑老街循環餐具發起人周珺瑀。
深坑老街循環餐具發起人周珺瑀。 © 周珺瑀

學姊周珺瑀回憶,三年前,最初只是老師要求設計服務任務的課堂發想,但實作時卻遇到找不到餐具廠商、缺乏資源、同學「不給力」等困難,幾度陷入停擺,甚至質疑為何要做,畢竟與成績無關。但後來在同學陪伴和老師引導下,她選擇坦然面對,最終完成這項艱難任務,還成了連續三年的課程傳統。

現在看著學弟妹一屆一屆接力推動,周珺瑀苦笑說:「成就感來得好慢。」但她依然鼓勵學弟妹:「這麼大的計畫在國中就能完成,真的很開心。碰到困難不要放棄,只要往前走,一定會成功。」

深坑老街循環餐具活動邁入第三年,深坑里提供 50 元折價券,鼓勵遊客使用循環餐具。
深坑老街循環餐具活動邁入第三年,深坑里提供 50 元折價券,鼓勵遊客使用循環餐具。 © Greenpeace

學生減塑行動,共創環保、省成本、營造形象三贏

深坑老街的循環餐具計畫,不僅是學生行動與成長的機會,也是一場與社區共融共好的嘗試。

深坑里里長黃建強對楊景聿老師與學生的減塑創意相當讚賞,認為在商圈營造上相當「先進」,在老師的邀約下加入學生的推廣行動。隨著計畫逐年推進,里長不僅協助活動落實,還號召在地店家一起響應,努力營造「無塑商圈」的氛圍。

里長表示,深坑老街的垃圾量主要來自一次性餐具,如餐盒、叉子、竹籤、牙籤和紙杯,這些物品在老街垃圾中占大宗。為了有效減量垃圾,里長認為應透過循環餐具租借等機制,逐步取代一次性餐具,不僅有助於提升商圈形象,更對地球資源節能減碳有正面影響。

綠色和平志工拍攝使用循環杯減少垃圾量的示意照時,碰巧拍到遊客丟棄一次性餐具。
綠色和平志工拍攝使用循環杯減少垃圾量的示意照時,碰巧拍到遊客丟棄一次性餐具。 © Greenpeace

豆漿店老闆李淑嫥的店家,就在學生攤位的正對面。她跟綠色和平分享:「如果可以時常辦這個活動的話,應該大家更能接受,不要只有一年一次,像我們去淡水就沒看到這種(循環餐具租借)。好的事情就是要大家做。」

麥餅店老闆李嘉豪也給予正面回饋:「自備餐具對我們店家來講不會太麻煩,就是放在盒子上,我們的餅就是放紙袋,反而會黏住,比較不方便,用餐具也會節省我們的成本,我覺得這是還不錯的。」

深坑,有望誕生第一條無垃圾老街嗎?

里長說,豆腐、綠竹筍、黑豬肉和文山包種茶是深坑四寶。那麼,無垃圾老街,能成為深坑的第五寶嗎?
里長說,豆腐、綠竹筍、黑豬肉和文山包種茶是深坑四寶。那麼,無垃圾老街,能成為深坑的第五寶嗎? © Greenpeace

師生攜手推廣,里長相挺支持,商家也積極響應,大家都期望商圈減塑不只是一日限定。

楊景聿老師表示,希望透過學生每年持續推動循環餐具計畫,一方持續面建立遊客新的經驗,讓人發現這不會影響體驗,只是習慣的問題;另一方面,讓商家感受到,這不會帶來太多困擾,亦不會影響經濟效益,甚至能增加效益,當感受改變時,新的循環就有機會產生,彼此推著彼此朝向這樣的互利共生的文化前進

「新的文化塑造不易,每屆學生也都會懷疑真的能成嗎?畢竟過程很辛苦,但我心裡就有個畫面,十年後深坑老街真的推廣成無垃圾老街了,這十屆的學生看到,然後都會記起這過程,知道這成果是堆疊來的,然後驕傲的說,我曾參與其中。」

深坑里里長也呼籲政府能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讓這類永續計畫能夠長久推行,「希望我們的政府機構能夠很明白的告訴我們,停止使用無法改善環境的餐具或塑膠袋,消費者能夠配合,然後來使用循環餐具會比較好。」

不只街頭行動:讓減塑走進您我生活

下午 4 點,學生們開始撤攤,陽光也漸漸露臉。這群師生挺過風雨般的挑戰,如今雨過天晴,彷彿在慶賀這群師生的努力與堅持。14 歲的他們,雖然年輕,卻以最大的勇氣和行動,讓環保理念在深坑老街發芽,讓獲邀體驗的綠色和平志工獲益良多。

這場減塑行動展現了青春行動力,也呼應了綠色和平長期推動「源頭減塑」的必要性。近年來,綠色和平積極推廣循環餐具,讓減塑融入日常。不論是市集活動還是合作推廣,綠色和平的志工們總是以實際行動帶來改變。

  • 2023 年 8 月:在臺北寧夏夜市,綠色和平志工出租 103 組餐具,回收率達 100%。
  • 2023 年 11 月:在臺北白晝之夜推廣循環餐具,成功減少 1,560 件一次性餐具。
  • 2024 年 4 月:與攤商合作,在桃園市兒美館開幕市集推廣循環餐具,減少 4,090 件一次性餐具。
  • 2025 年 4 月:在臺北、臺中無肉市集協助循環餐具租借和推廣減塑議題推廣,主辦單位全面禁用一次性餐具。

從石碇師生在深坑自辦循環餐具租借,到綠色和平在市集與夜市的持續推廣,這些行動告訴我們,減塑並不遙遠,它從我們每一個日常的選擇開始。如果您也想和這群 14 歲學生與綠色和平志工一樣,成為改變的力量,歡迎加入綠色和平志工行列!讓您我一起用行動,將減塑理念帶入更多人的生活。

志工招募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