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30年前需保護至少30%海洋,推動全球海洋公約,是呵護脆弱海洋首要目標。
由於缺少全球保護機制,地球上的公海只有不到1%受到保護,成為強勢石油、捕撈漁業、深海採礦產業的「海洋大戰」競技場,以及面臨塑膠污染和氣候變遷等危機。
鯨魚、海龜、企鵝、北極熊以至人類幾乎一無所知的深海生物依然頑強活著,您我更應積極行動:2030年保護至少30%海洋,才能守護珍貴自然生態,並避免氣候變遷最壞影響。
在綠色和平與其他環保組織多年倡議,以及全球公眾的持續動員下,各國終於開始在聯合國協商「全球海洋公約」。綠色和平邀請您一起爭取通過強而有力的公約!
全球僅有2%海洋得到完全保護,不受任何人為侵擾。
海洋生態的神秘面紗,各種開發活動帶來的禍害,我們到底知多少?綠色和平與不同科學家及學術團隊合作,藉科研調查引證海洋必須立即加以保護,並提出可行方案,說明保護30%海洋並非空談,而是我們理應做得到的事。
全球海洋危機,由全球攜手解決!我們邀請多位國際名人化身海洋大使,聯同全球數以百萬計海洋守護者重拾與海洋的連結,同時加強政治遊說工作,呼籲各地領袖放下成見,共同守護藍色星球。
以先進技術、衛星圖像及公海海洋生物的最新數據,發布《復育之路》(Roadmap to Recovery),提出保護40%海洋的全球公海海洋保護區網絡,同時與守護海洋的組織夥伴持續政治遊說工作。
聯同盟友「公海聯盟」(High Seas Alliance)推動公海保育議程,歷經多年努力,2015年1月終傳來聯合國決議制訂「全球海洋公約」的喜訊!
阻止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Total)於巴西亞馬遜河出海口探鑽石油,破壞1.5個臺灣大的珊瑚礁群;促請巴西政府駁回石油公司的環境許可申請。
於聯合國海洋公約會議期間,發布最新調研報告《30x30海洋保護藍圖》,以科學數據勾勒2030年保護至少30%海洋的可行方案,為全球海洋公約的推動,提供重要背景資料和數據參考。並參與聯合國場邊會議,會見各國代表,專題討論成立海洋保護區的重要性。
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與「希望號」由首站北極出發,2019年4月展開為期近一年守護海洋之旅,進行一系列科學研究與實地記錄工作。
地表最北的一場音樂會。在北極以冰雕樂器演出「冰雪奇緣演奏會」,影片於網絡廣傳,喚起民眾關注北極海冰消融。
與科學家研究北極春季冰層融化,探討氣候變遷如何影響海洋生態,預計2020年公佈研究結果。
響應世界海洋日,於全球26個國家及地區舉行公眾參與活動,掀起民間守護海洋的藍浪。
在北大西洋攔截一艘正在捕獵鯊魚的漁船,揭露瀕危馬口鯊被「誤捕」或滿足鯊魚製品需求的獵殺危機。
積極籌備2019年8月第三次海洋公約會議的政治游說工作,並爭取200萬海洋守護者加入聲援,支持成立全球海洋公約。
「守護海洋大使」雲集超過50位國際名人,跨越地域宣揚保護海洋訊息。
身為海島人民,海洋就是我們的家。立即連署,守護地球的藍海!
【全球海洋守護相關報告】綠色和平透過調查、揭露、記錄和追蹤,在報告中檢視全球海洋面臨的問題,在氣候危機下海洋更是扮演重要的調節角色,我們以科學證據遊說,試圖動員全球政府一起制定海洋保護區,並致力於提升公眾對海洋面臨的污染與各式威脅。
30x30 熱「浪」來襲:氣候危機當前,海洋保護刻不容緩
這份報告說明為何保護全球至少 30% 的海洋如此重要,因為唯有如此,海洋生命才能在充滿變數的未來中留下一線生機,足以適應氣候變遷、海洋酸化及含氧量降低等各種壓力,強化海洋生態系統的恢復力。此外,本報告也說明建立海洋保護區網絡如何維持整個地球的健康,並且探討保護自然藍碳儲存庫及累積過程,如何能減輕全球暖化帶來的重大危害。
許一個願,讓地球蔚藍長存! 支持海洋保護區,讓海洋恢復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