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全球海洋保育

海洋
開始
2005年
實施領域
全球
55%

目標

全球2030年前需保護至少30%海洋,推動全球海洋公約,是呵護脆弱海洋首要目標。

由於缺少全球保護機制,地球上的公海只有不到1%受到保護,成為強勢石油、捕撈漁業、深海採礦產業的「海洋大戰」競技場,以及面臨塑膠污染和氣候變遷等危機。

鯨魚、海龜、企鵝、北極熊以至人類幾乎一無所知的深海生物依然頑強活著,您我更應積極行動:2030年保護至少30%海洋,才能守護珍貴自然生態,並避免氣候變遷最壞影響。

在綠色和平與其他環保組織多年倡議,以及全球公眾的持續動員下,各國終於開始在聯合國協商「全球海洋公約」。綠色和平邀請您一起爭取通過強而有力的公約!

您知道嗎?

全球僅有2%海洋得到完全保護,不受任何人為侵擾。

綠色和平推動《全球海洋公約》歷程

2006
2015
2018
2019
2019
2020
2020
2021
2021
2021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2
2023

保護公海

Global Marine Reserves

以先進技術、衛星圖像及公海海洋生物的最新數據,發布《復育之路》報告,提出保護40%海洋的公海海洋保護區網絡,同時與組織夥伴「公海聯盟」持續政治倡議工作,推動聯合國納入海洋保育議程。

決議擬訂公約

High Seas Agreement

聯合國決議擬訂「公海生物多樣性公約」(High Seas Biodiversity Agreement),即如今的《全球海洋公約》。

第一次協商

IGC1

2018年9月4日,《全球海洋公約》第一次協商會議(IGC1)於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展開,首次針對擬訂公海生物多樣性公約,召集各國討論細節。

第二次協商

IGC2

2019年3月27日召開第二次《全球海洋公約》協商會議。期間綠色和平發布最新研究報告《30x30海洋保護藍圖》,推動2030年保護30%海洋的方案。派員親赴現場會見各國代表,強調海洋保護區的重要性。

第三次協商

IGC3

2019年8月19日展開第三次《全球海洋公約》協商會議(IGC3),綠色和平投入政治倡議工作,並號召200萬海洋守護者加入聲援,支持成立全球海洋公約。

船艦調查

Ocean Expedition

2019年4月,綠色和平船艦從北極出發,跨越大西洋,經過7個站點,調查極地生態、非法漁業、塑膠污染、深海生態,以南極為終點,於2020年2月完成航程。調查結果用作推動《全球海洋公約》的科學依據。

南極保護區

Antarctic Ocean Sanctuary

南極漁業區成立海洋保護區,保護範圍擴張至 4,500 平方公里(約2個臺中市大小),從原本的季節性停止捕撈,拓展至全年禁止捕撈,以磷蝦為食的企鵝、海豹、鯨魚等動物受惠。

日本加入聯盟

Japan joins Coalition

日本宣布加入由超過45個國家組成的跨政府組織「自然與人類雄心聯盟」,一改之前的態度,針對綠色和平與該聯盟力倡的2030年前保護至少30%海洋之國際目標,表示贊成。

船艦分頭調查

Investigation on Oceans

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的印度洋考察之旅啟程,針對過度捕撈、海中生態進行研究調查。「彩虹勇士號」則航向太平洋,針對深海採礦作業展開調查和蒐證。

韓國加入聯盟

Korea joins Coalition

韓國總統文在寅,在 2021 P4G 首爾綠色未來峰會宣布加入「全球海洋聯盟 」(Global Ocean Alliance),有望為推動《全球海洋公約》增添助力。

企鵝調查

Antarctic Penguin Survey

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於2022年1月再次啟航,前往南極調查企鵝生態,並將當地受到氣候變遷劇烈影響的現況傳送到人們眼前,更為爭取設立南極海洋保護區,提出更多有力的科學實證。

第四次協商

IGC4

歷經疫情數次延期,第四次《全球海洋公約》會議終於在2022年3月召開,綠色和平將全球近500萬公眾的聲音,直接傳達給各政府代表。會議期間,綠色和平船艦在南美海域目擊400艘工業漁船作業,作為倡議依據。

第五次協商

IGC5

2022年8月15日,第五次《全球海洋公約》協商會議開始,超過500萬公眾連署(13萬人來自臺灣)、超過100個國家地區表示支持。然而會議進度緩慢,導致議程來不及完成而被迫暫停,另擇會期再議。

南極增保護

Antarctic Protection

綠色和平參與南極海洋委員會(CCAMLR)2022年度會議,見證南極海底考察時所發現的7格深海珊瑚熱點,獲得 CCAMLR 認可為「脆弱海洋生態系」,未來將全面禁止在該區域使用破壞型漁法。

拒絕深海採礦

No to Deep Sea Mining

陸續迎來法國、德國、西班牙、哥斯達黎加、紐西蘭、智利、巴拿馬、斐濟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等國家,表示將預防性暫停、暫停,或完全禁止深海採礦。

生物多樣性

Conserve Biodiversity

參與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15),達成歷史性協議《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框架》,獲得各締約方政府共識「2030年保護至少30%的陸地和海洋」的目標。

通過海洋公約

Treaty Agreed

2023年2月20日,綠色和平以觀察員身分參與聯合國《全球海洋公約》第五次協商重啟會議(IGC5-bis),終於迎來公約通過好消息,為2030年保護至少30%海洋的目標提供適切工具及機制。

專案里程碑

海洋生態的神秘面紗,各種開發活動帶來的禍害,我們到底知多少?綠色和平與不同科學家及學術團隊合作,藉科研調查引證海洋必須立即加以保護,並提出可行方案,說明保護 30% 海洋並非空談,而是我們理應做得到的事。

全球海洋危機,由全球攜手解決!我們邀請多位國際名人化身海洋大使,聯同全球數以百萬計海洋守護者重拾與海洋的連結,同時加強政治遊說工作,呼籲各地領袖放下成見,共同守護藍色星球。

已於 2006 年 3 月完成

以先進技術、衛星圖像及公海海洋生物的最新數據,發布《復育之路》(Roadmap to Recovery),提出保護 40% 海洋的全球公海海洋保護區網絡,同時與守護海洋的組織夥伴持續政治遊說工作。

已於 2015 年 1 月完成

聯同盟友「公海聯盟」(High Seas Alliance)推動公海保育議程,歷經多年努力,2015 年 1 月終傳來聯合國決議制訂「全球海洋公約」的喜訊!

已於 2018 年 12 月完成

阻止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Total)於巴西亞馬遜河出海口探鑽石油,破壞 1.5 個臺灣大的珊瑚礁群;促請巴西政府駁回石油公司的環境許可申請。

已於 2019 年 4 月完成

於聯合國海洋公約會議期間,發布最新調研報告《30x30 海洋保護藍圖》,以科學數據勾勒 2030 年保護至少 30% 海洋的可行方案,為全球海洋公約的推動,提供重要背景資料和數據參考。並參與聯合國場邊會議,會見各國代表,專題討論成立海洋保護區的重要性。

已於 2019 年 5 月完成

地表最北的一場音樂會。在北極以冰雕樂器演出「冰雪奇緣演奏會」,影片於網絡廣傳,喚起民眾關注北極海冰消融。

已於 2019 年完成

積極籌備 2019 年 8 月第三次海洋公約會議的政治游說工作,並爭取 200 萬海洋守護者加入聲援,支持成立全球海洋公約。

已於 2020 年 2 月完成

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與「希望號」由首站北極出發,2019 年 4 月展開為期近一年守護海洋之旅,進行一系列科學研究與實地記錄工作。

已於 2020 年 12 月完成

南極漁業區成立海洋保護區,保護範圍擴張至 4,500 平方公里,並全年禁止捕撈。

已於 2021 年 3 月完成

模里西斯漏油事故一年後,模里西斯政府採取行動,要求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參考綠色和平提議,將其領海認定為「特別敏感海域」(particularly sensitive sea area)。

已於 2021 年 4 月完成

印度洋船艦考察之旅啟程,針對過度捕撈進行研究調查。太平洋船艦調查啟航,阻止深海採礦。

已於 2021 年 5 月完成

韓國總統文在寅,在 2021 P4G 首爾綠色未來峰會(2021 P4G Seoul Green Future Summit)宣布加入「全球海洋聯盟 」(Global Ocean Alliance)。

已於 2022 年 2 月完成

2022 年 1 月,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Arctic Sunrise)再次啟航,前往南極調查企鵝生態,並將當地受到氣候變遷劇烈影響的現況傳送到人們眼前,更為爭取設立南極海洋保護區,提出更多有力的科學實證。

已於 2022 年 3 月完成

於聯合國《全球海洋公約》第四次協商會議(IGC4)現場,將全球近 500 萬公眾守護海洋的聲音,直接傳達給全球政府代表團,要求制訂強而有力的公約,於 2030 年保護至少 30% 海洋。會議期間,綠色和平船艦在南美海域目擊 400 艘工業漁船,正大肆奪取海洋資源,加速破壞海洋環境,作為向各政府倡議的證據。

已於 2022 年 8 月完成,持續跟進中

串連全球支持者推動制定《全球海洋公約》,截至 2022 年 8 月已獲超過 500 萬公眾連署(其中 13 萬人來自臺灣)、超過 100 個國家及地區表示支持 2030 年前保護至少 30% 海洋的目標。

已於 2022 年 11 月 4 日完成

參與南極海洋委員會(CCAMLR)2022 年度會議,見證 7 個於 2 月進行的南極海底考察時所發現的深海珊瑚熱點,獲得 CCAMLR 認可為「脆弱海洋生態系」,未來將全面禁止在該區域使用破壞型漁法。

已於 2022 年 11 月完成

持續倡議反對深海採礦,陸續迎來法國、德國、西班牙、哥斯達黎加、紐西蘭、智利、巴拿馬、斐濟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等國家,表示預防性暫停、暫停,或完全禁止深海採礦。

已於 2022 年 12 月 19 日完成

參與第 15 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15),達成歷史性協議《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框架》,獲得各締約方政府共識「2030 年保護至少 30% 的陸地和海洋」的目標。

已於 2023 年 3 月 4 日完成

以觀察員身分參與聯合國《全球海洋公約》第五次協商會議(IGC5),終於迎來《全球海洋公約》獲得通過,為 2030 年保護至少 30% 海洋的目標提供適切工具及機制。

持續追蹤中

促請各政府盡快批准《全球海洋公約》相關措施、展開於公海建立海洋保護區的籌備工作,積極在 2030 年前保護全球 30% 海洋。

守護海洋全球行動

許一個願,讓地球蔚藍長存! 支持海洋保護區,讓海洋恢復生機!

您的每月小額捐款是我們最大的後盾!

誠心邀請您加入每月捐款會員的行列,因為對於非營利團體而言,定期定額捐款具有莫大的意義:它能提供組織穩定的收入,持續地支援我們的專案研究、檢測、遊說等相關工作,讓綠色和平改善環境的計畫與工作得以長遠實行。
每月捐款
一次性捐款
NTD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