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洋危機正在發生,除了珊瑚白化、海洋污染之外,過度捕撈與棲地破壞,是破壞沿海海域甚鉅的原因,導致臺灣魚類物種多樣性包括種數與豐富度正在快速地消失。
因此,為恢復臺灣海洋生機,我們將推動政府盡速通過海洋保育法,並在2030年前設立30%海洋保護區於周圍可管理海域。
2005~2020年北海岸魚類種類數銳減75%
近30年沿近海漁獲量崩跌52%,漁業產值下降279億
臺灣海洋危機年年加劇,面臨著資源枯竭、無魚可捕窘況
綠色和平倡議全球海洋保護區十多年,期望改善海洋生態多樣性、調節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並改變漁業資源枯竭的現況。
臺灣於2018年成立海委會,但漁業政策仍然由農委會納管,導致海洋保育效果大打折扣,而海洋保育法更因為跨部會爭議所以擱置。至今,臺灣海洋生態危機更加緊急,卻未見政府提出有效改善作為。
2021年起,綠色和平將透過研究調查、媒體宣傳、公眾參與活動,揭露臺灣海洋與資源現況與危機,與大眾、漁民、政府持續進行溝通。
推動臺灣政府於2030年前達成30%海洋保護區目標,重現海洋生機!
公布《刻不容緩 推動臺灣海洋保護區30x30》報告,說明臺灣海洋保護區現況,並以實際案例向政府提出建議作法。
推動臺灣政府訂立《海洋保育法》。2022年陸續獲得重要進展,包含與在地團體推出民間版《海洋保育法》草案,並於立法院一讀通過、促成立法院舉辦公聽會支持《海洋保育法》,以及獲臺灣政府代表於帛琉「我們的海」大會上宣示將訂立《海洋保育法》。
推動政府於2030年前於臺灣周圍劃設30%海洋保護區。
推出永續海鮮選購手冊夏季版和冬季版,與民眾溝通永續海洋原則。
於2021年2月展開海洋棲地與物種調查,公布《滅絕危機—臺灣海洋生物保育現況與建議》報告,說明臺灣海洋生物保育現況與建議。
推動立法院於2023年通過《海洋保育法》。
透過公民參與成功推動立法委員提出嚴格的《海洋保育法》草案。
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要求行政院於2022年底前提交《海洋保育法》草案,成功獲得超過5,000筆公民附議支持、284家海洋友善店家參與,促成行政院回應。
以群眾力量,推動供應鏈與產業改變。立即連署,或瀏覽我們的相關文章,身體力行,守護我們的海!
綠色和平透過調查、揭露、記錄和追蹤,在報告中檢視臺灣海洋資源枯竭問題,並檢討臺灣在規範及控管其龐大漁業所做的嘗試及立法措施等政策,我們以科學證據遊說,改變政府政策和企業的經營方針,並致力於提升公眾對漁業資源保護的意識,以及海洋生態保育的關注。
許一個願,讓地球蔚藍長存! 支持設立30%臺灣海洋保護區,讓海洋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