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氣候
4 mins

極端氣候有哪些?熱浪、林火、乾旱、暴雨、霸王級寒流,成為未來的新日常?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最近出門,是不是沒走幾步路,汗水就濕透了衣服呢?2023 年 7 月 3 日,世界各地均溫首度飆破 17°C,更在 6 日達到 17.23°C,是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天。劇烈的極端氣候不僅帶來創紀錄的高溫,洪水、乾旱和寒流也愈發頻繁、釀成嚴重災害,這些異常景象恐怕成為全人類的新日常。

極端氣候 (extreme climate)襲捲全球,熱浪、林火、乾旱、暴雨、洪水等形式的天災,彷彿電影「明天過後」的科幻場景在真實世界輪番上演。對弱勢族群來說,就像一場醒不來的惡夢。

根據難民觀察機構在 2021 年 5 月發表的聯合報告指出,國境內的流離失所者,高達四分之三為極端氣候的受害者,這個數字很有可能繼續攀升。極端氣候造成的災難,會隨著氣候變遷加劇變得更致命、更難防

極端天氣愈發頻繁,全球越來越多人受到衝擊而失去家園。圖為2011年泰國因暴雨導致50年來最嚴重水患,數百人因此喪生,數百萬人被迫撤離。
極端天氣愈發頻繁,全球越來越多人受到衝擊而失去家園。圖為2011年泰國因暴雨導致50年來最嚴重水患,數百人因此喪生,數百萬人被迫撤離。 © Greenpeace / Sataporn Thongma

什麼是極端氣候?與氣候變遷有何不同?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 2012 年出版的特別報告《促進氣候變遷調適之風險管理——針對極端事件及災害》(Managing the Risks of Extreme Events and Disasters to Advanc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SREX ),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指的是氣候狀態的平均值或變異數是長期趨勢的改變,通常達數個數個時代或更長,波動變化範圍可以是區域性或全球性的。

極端氣候又稱為極端天氣事件極端氣候事件(extreme weather/climate event),通常指不正常、嚴重、季節性或超出歷史平均數值的天氣。

根據 SREX 報告,目前科學家提出證據顯示,氣候變遷將導致極端高溫(熱浪)、極端降雨及乾旱等極端氣候事件更加頻繁發生。而國際氣象專家也提出警告,極端氣候可能成為新日常

以下為您介紹常見的極端氣候事件:

2020年,美國加州因極端高溫和乾燥環境,引發嚴重火災,高達10,000英畝(約40平方公里)面積遭大火焚燒。
2020年,美國加州因極端高溫和乾燥環境,引發嚴重火災,高達10,000英畝(約40平方公里)面積遭大火焚燒。 © David McNew / Greenpeace

極端高溫:地球如火爐,聖嬰又來添把火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建議,「高溫」是 35°C 以上的氣溫,而當連續 5 天的每日最高溫度,比平均最高溫超過 5°C 時,則定義為「熱浪」。

2023 年 7 月,中國大陸許多地區最近遭逢 35°C 的熱浪,北非地區的最高溫更直逼 50°C,就連正值冬日的南極大陸,也因為日照增加、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出現異常高溫。像是南極「阿根廷群島」的烏克蘭研究站就高達 8.7°C,打破 7 月氣溫紀錄。

相信您也感受到了,2023 年夏季的高溫彷彿一層無法掀開的厚棉被,在戶外即使靜止不動也會馬上汗流浹背。事實上,全球才剛度過史上最熱的 6 月,卻因為聖嬰報到,導致今年夏日沒有最熱,只有更熱!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預測中心的數據原文出處:Climate Change Institute,7 月 6 日全球均溫飆到 17.23°C,是 2023 年第三度打破最高紀錄全球高溫排行
1. 17.23°C ( 2023 年 7 月 6 日 )
2. 17.18°C ( 2023 年 7 月 4 日至 5 日 )
3. 17.01°C ( 2023 年 7 月 3 日 )
4. 16.92°C ( 2016 年 8 月 14 日 )
,也是自 1979 年有衛星監測紀錄以來的最高溫

反觀臺灣,7 月 4 日起進入「入夏後最大規模」的高溫天氣,花蓮玉里在 5 日下午 1 時 10 分測得全臺最高溫 39.1°C;臺北社子在 8 日 11 時 30 分也測得 38.6°C 高溫,體感溫度更突破 40°C。

美國研究組織伯克萊地球(Berkeley Earth)的研究科學家 Zeke Hausfather 說·原文出處:Reuters,World registers hottest day ever recorded on July 3
·原文:Zeke Hausfather, a research scientist at Berkeley Earth, said: “Unfortunately, it promises to only be the first in a series of new records set this year as increasing emissions of [carbon dioxide] and greenhouse gases, coupled with a growing El Niño event, push temperatures to new highs.”
:「不幸的是,隨著(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排放不斷增加,加上聖嬰現象不斷加劇,將氣溫推向新高,這可能只是今年創下一連串新紀錄中的起頭。」

隨著熱浪席捲美國大部分地區,家中鮮少安裝冷氣的民眾,只好去公眾場域吹冷氣降溫,圖為 2021 年 6 月 28 日奧勒岡州會議中心的冷卻站。
隨著熱浪席捲美國大部分地區,家中鮮少安裝冷氣的民眾,只好去公眾場域吹冷氣降溫,圖為 2021 年 6 月 28 日奧勒岡州會議中心的冷卻站。 © Kathryn Elsesser/AFP via Getty Images

極端暴雨:排水系統吞不下大洪水

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定義,時雨量超過 50 毫米就是豪雨。今年在亞洲和歐洲下的豪雨又大又急,受災區的景象彷彿災難電影。

中國大陸 2023 年 7 月初的強降雨主要集中在長江沿線地區,四川、湖南、陝西暴雨成災,尤以四川重慶的災情最慘重,最大雨量達 261.2 毫米。新聞畫面更拍到,洪水流經四層樓高的建築物後瞬間倒塌,消防及救援部門在洪水中涉險救災。截至 2023 年 7 月 5 日,15 人因洪水喪生。

同樣的觸目驚心的災難也在義大利北部發生,2023 年 5 月遭逢災難級暴雨襲擊,兇猛洪水和 305 起土石流湧入城鎮、吞沒居民的房舍,造成 14 人死亡,超過 36,000 人無家可歸。政府罕見大動作動員 5,000 多位救難人員和志工投入救災。

比利時淹水災況,列日大雨過後,一名婦女涉水穿過被淹沒的街道。
比利時淹水災況,列日大雨過後,一名婦女涉水穿過被淹沒的街道。 © Bruno Fahy/Belga/AFP / Getty Images

距離全球年度氣候峰會 COP26 剩下不到 80 天,各國領袖必須加緊腳步,積極減少碳排,將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攝氏 1.5 度以內,以避免更多災難威脅人民的居住安全。

極端低溫:極地渦旋搖搖晃晃,溢出冷空氣

極端天氣不只有高溫及熱浪,極端低溫也是現象之一。2023 年初,強烈寒流和創紀錄的大雪強襲日本,造成至少 4 人喪生。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形容這是「十年一遇」的霸王級寒流。同時,鄰國南韓的氣象局表示,北極冷空氣穿越俄羅斯和中國大陸直襲南韓,導致多地創下新的低溫紀錄。

位於中亞的阿富汗,2023 年一月出現零下 28°C 的超級低溫,超過 150 人被凍死,可說是阿富最難熬的冬天之一。再把目光轉向全世界最冷的城市——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雅庫次克(Yakutsk),2023 年一月低溫達到零下 62.7°C,寫下 20 多年來新低紀錄

生活在臺灣的您我,很難想像在極端低溫下生活的艱難。其實,這類極端低溫的原因,是來自被溫暖空氣擾亂的極地渦旋(polar vortex)極地渦旋是一種大規模且持續存在於極地區域的氣旋,位於對流層和平流層之間。

麻省理工學院的氣候學家 Judah Cohen 指出原文出處:
CNN,Extreme cold snaps: Why temperatures still plummet to dangerous levels even as the planet warms
‧原文:
The polar vortex is like a spinning top, Cohen said. In its normal state, it rotates very fast, keeping the cold air close to the center, like an ice skater spinning quickly on the spot, arms neatly across their chest.
But every now and then it gets disrupted. It’s as if the ice skater hits a crack in the ice and flies off course, arms flailing. The polar vortex wobbles, becoming stretched and distorted, spilling out cold air and influencing the path of the jet stream.
,通常情況下,極地渦旋旋轉速度非常快,使冷空氣緊密圍繞在極地中心,就像花式滑冰運動員快速旋轉並將雙手交叉於胸前一樣。

然而,由於北極的極地渦旋受到溫室氣體干擾,就好像滑冰運動員碰上裂縫,導致腳步不穩,不得不將雙臂向外展開保持平衡。因此,極地渦旋就是在如此搖擺不定的情況下拉伸、扭曲,冷空氣溢出原本的旋轉範圍並向低緯度吹送。

2013年2月,超強冬季風暴Nemo侵襲美國東北沿海各州,風暴過後,波士頓一處社區的道路被厚重的大雪覆蓋。
2013年2月,超強冬季風暴Nemo侵襲美國東北沿海各州,風暴過後,波士頓一處社區的道路被厚重的大雪覆蓋。 © Matthew Teuten / Greenpeace

為什麼了解氣候變遷這麼重要?

聯合國氣候變遷公約執行秘書 Patricia Espinosa 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當今人類面臨最緊迫的威脅,但我們不要忘記,氣候變遷才是人類長期要面臨的最大威脅。」

2019年COP25會議期間,綠色和平與其他環保團體於西班牙馬德里遊行,要求政府必須為氣候提出具有野心的行動。
2019年COP25會議期間,綠色和平與其他環保團體於西班牙馬德里遊行,要求政府必須為氣候提出具有野心的行動。 © Pedro Armestre / Greenpeace

身為地球公民的一份子,邀請您一同關注氣候議題,並支持綠色和平的倡議工作,督促各政府領袖提具有野心的減碳目標,並規劃實際執行路徑,為人民的安全做出負責任的選擇。唯有全球一起付諸行動,您我才能及時減緩全球暖化與自然災害衝擊,為您我及下一代打造安全宜居的家園。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