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如各界預期,美國確定退出歷史性的巴黎氣候協定。G7 高峰會落幕後,德國、法國、英國、日本、加拿大與義大利等國...
-
業界在高峰會上也承認服裝業對環境有「災難性的影響」,產業造成的環境風險越來越高,甚至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
-
當大企業提起訴訟,目的不在勝訴,而是為打擊守護環境的聲音,我們更要堅守立場,絕不沉默。北方森林與它的守護者需要...
-
政府在一月份通過《電業法》後,正逐步落實非核家園的承諾,預計到了2025年,臺灣三座核能發電廠就會逐漸退役,同...
-
蔡英文總統就職即將屆滿一週年,去年在就職演說上,蔡總統曾宣示將帶領臺灣走向循環經濟。若要達成,不能只流於口號,...
-
塑膠帶來的便利,只有幾十分鐘甚至幾分鐘,拋棄過後卻會在環境中存留數百年。大量用後即棄的塑膠製品,只靠個人回收再...
-
意見表達的權利,是守護環境的基礎,需要保障。每年,有250萬公頃的北方森林消失,主因包括資源開採與不永續的伐木...
-
新政府上任一週年,遠洋漁業新法上路,黃牌仍未去除,境外僱用之弊有待根本解決。面對全球遠洋漁業遊戲規則的改變,臺...
-
今年年初綠色和平曾發佈臺灣人的消費調查,有55%的民眾反應買東西的開心,持續不到一天就消失了,其中31%民眾在...
-
今年初,綠色和平揭露滙豐銀行等跨國金融集團,為多間摧毀印尼雨林的棕櫚油企業提供財務支持。我們持續監督企業的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