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新聞稿 海洋
3 mins

綠色和平於澎湖海域清出約 400 公斤廢網 保護區海洋生物慘遭漁網纏繞面臨生存危機

作者: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小組

綠色和平在世界清潔日當周( 9 月 14 日至 9 月 15日)與台灣澎湖南方四島保育協會合作,共計 32 位志工在澎湖縣望安島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東側海域進行淨海行動,花費兩天時間,總計清出約 400 公斤、長約 200 公尺的廢棄漁網。

清理出的廢網夾雜無數受纏繞的軸孔珊瑚,以及受困魚隻、螃蟹,甚至還有季節性禁捕的抱卵母蟹,多虧潛水員即刻救援,這些海洋生物才得以存活逃過一劫。

魚隻受困於巨大廢網中,潛水員即刻進行割除作業
魚隻受困於巨大廢網中,潛水員即刻進行割除作業

這次淨海,20 位潛水志工負責進行水下廢棄漁網、漁具等清除作業,並使用起重袋等浮力裝置令大型廢棄物浮起,割除與礁石附著處,使其上浮至水面。兩天淨海作業時間約莫七小時,身兼潛水志工與水下攝影師的張嘉麒表示「水下攝影師的使命是讓更多人看到海面下的真實情況,而當我每次淨海目睹眾多廢棄漁網纏繞海洋生物時,都深感無奈。政府若沒有嚴格執法且未落實規範,則海洋保育區終將淪為紙上公園。」

潛水志工正進行水下廢棄漁網清除作業,並使用浮力裝置讓大型廢棄物浮至水面
潛水志工正進行水下廢棄漁網清除作業,並使用浮力裝置讓大型廢棄物浮至水面 © Greenpeace

船上的 12 位志工則需協助將巨大廢棄漁網、漁具打撈至船上,清除廢棄漁網上的死亡珊瑚,以及將受纏繞的生物放回大海,並在岸邊分類及統計打撈上岸的垃圾。來自馬來西亞的志工祝家蔚說:「這次淨海印象最深刻的是卸除被漁網纏繞的無數珊瑚,讓人不禁納悶這些廢棄漁網從何而來、到底該歸咎於誰?然而責怪不能解決問題,認為政府應用制度面從源頭解決問題,並廣納民眾參與愛海行動,真正體驗第一線淨海的感受。」

船面志工正營救受廢棄漁網纏繞的受困螃蟹,並盡速放回大海
船面志工正營救受廢棄漁網纏繞的受困螃蟹,並盡速放回大海 © Greenpeace

此次綠色和平亦針對淨海行動,採訪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黃俞升教授,分享做水下海底生物調查時的觀察,說道「我們今年在望安島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離岸 50-100 公尺內進行海龜棲地調查,調查顯示該區域的水質良好,然而初步觀察大型魚類數量較少,推測為過度捕撈所致,將可能影響海龜保育成效,因此政府制定法律、貫徹執法、設置監督機制相形重要,透過有效規範,讓自然界獨立運作,海洋物種有天才會再回來。」

為呈現水下覆網對各地海洋生物所造成的巨大影響,綠色和平亦邀請全臺各地潛水員於海洋保護區,或具生態潛力地點響應水下覆網調查及回報紀錄,短短兩週累計回報的覆網高達 112 米。鍾孟勳補充「身為中央主管機關的行政院和海保署,必須加速《海洋保育法》的立法時程,條文中更需納入海洋生物的移動習性,劃設更廣、更具生態連結性的整體海洋庇護區,並從源頭嚴加管理漁具的使用規範,臺灣的海洋才能還有得救!」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