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世界地球日與2023地球日主題,為「投資我們的星球」行動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是在每年 4 月 22 日舉行,為了提高人們對於環境保護意識而成立的節日。現今已發展至全球 193 個國家、吸引超過 10 億公民的參與,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將一同參與這世界性的環保運動,透過節能減碳等日常環保行動、各種世界地球日活動來改善地球的環境。
世界地球日的由來
1969 年,加州聖塔芭芭拉發生大規模漏油事件,長期關注環境惡化議題、來自威斯康辛州的蓋洛德•尼爾森(Gaylord Nelson)參議員,受到當時學生反戰運動的啟發,希望透過於各個大學校園的巡迴演說,將「空氣與水污染」的概念以一種新興公眾意識注入學生反戰抗議的能量中。
他們招募了丹尼斯•海斯(Denis Hayes)來組織校園活動,然後選定 1970 年 4 月 22 日為第一屆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此舉立即引起全國媒體與大眾對環保的關注,獲得了來自各地組織團體的廣大迴響。
世界地球日對美國的影響
1970 年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啟發了 2,000 萬個美國人,進行橫跨東西兩岸的示威遊行,等同有多達十分之一的美國人口參與了這場世界上最早的大規模環境保護運動。
這次的運動跨越不同的政治黨派、社經地位與職業立場等隔閡,人們達成罕見的共識,促成了「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成立以及多條環境保護法案的通過,更直接催生了 1972 年聯合國第一次的人類環境會議。
第一屆世界地球日在美國各地開花結果,更留下具有歷史意義的畫面,影片為1970年在費城(Philadelphia)現場活動畫面。
走向全球的世界地球日
隨著環保議題日漸受到全球大眾關注,在 1990 年世界地球日 20 週年紀念時,世界地球日將環境議題推向了世界舞台,成功獲得了來自亞洲、非洲、美洲、歐洲許多國家和眾多國際型組織的活動響應,共動員世界上 140 多個國家、超過 2 億人口參與世界地球日的活動,自此世界地球日成為全球性的環保運動。
2023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投資我們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
每一年,世界地球日都訂定一個主要的行動主題,但 2023 年特別的是,主題繼續延用 2022 年「投資我們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這個主題著重在政府、機構、企業,以及超過 10 億公眾的參與,以行動為氣候危機盡一分心力,人人有責、人人負責。
全球政府在 2022年頒布了許多關鍵的綠色政策,然而,幾乎每個國家都尚未符合 2050 年達到淨零碳排的標準。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 1.5 度以下是有可能的,但需要立即且大幅度地為氣候行動,而投資我們地球的未來就是必經之路。
我們必須共同拒絕骯髒的化石燃料經濟和老舊科技,並將關注轉向創造一個能夠恢復地球健康、保護地球物種、並提供無數機會的綠色經濟模式,通往健康、繁榮、公平的未來。
2022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投資我們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
2022 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是「投資我們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以大膽的行動、創新與實行,藉由綠色經濟、落實永續商業模式,來建立健康的城市、國家及經濟,打造一個豐饒且公平的未來。
響應 2022 年的主題,綠色和平發布「地球投資者」心理測驗網頁,並邀請知名作家謝哲青擔任「氣候大使」,分享六種投資地球的方式,期待邀集更多人,與您我一起守護唯一的地球家園。
2021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修復地球(Restore Our Earth)
回顧 2021 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則是「修復地球(Restore Our Earth)」,藉此呼籲人們付出實際行動表達對地球的關懷,思考如何減少對地球的影響、改善恢復我們的地球環境,共同防止環境破壞所引發的災害。
綠色和平在臺超過十年的環境里程碑

綠色和平與世界地球日一樣致力於全球性的環保議題,回顧綠色和平在臺超過十年,展開了許多精彩的環保旅程,著重於保護海洋永續生態、監督能源轉型、減緩氣候變遷、守護食品安全、源頭減塑與污染防治等。2011年至今,臺灣有更多民眾關心氣候變遷議題,也有愈來愈多人願意為環境的永續發聲,社會正在覺醒。
守護地球,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關心地球、參與行動,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就能做的小事開始!關注環保議題與新聞,平時不浪費食物、自備環保餐具、選擇環境友善產品、確實做好垃圾分類等,從日常習慣開始付出一點對環境對地球的關懷,都能讓我們的環境獲得改善。
減緩氣候變遷、守護北極
對抗氣候變遷,除了仰賴政府修法、企業主動減碳,我們也能從生活中著手改變,力行 9 件日常生活小事也能夠帶來幫助。
了解減緩氣候變遷的方法:對抗氣候變遷:生活中可以做到的9個節能減碳方法
減少塑膠污染
塑膠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便利性,卻無法分解,不僅污染環境,也影響生物與人類健康。
解除塑膠污染危機,無人能置身事外,民眾、企業、政府都應當一起思考如何改變生活習慣,從源頭減量,才是根本的永續之道。
提供您 9 個生活減塑妙招:愛您所愛的地球:生活上減塑的9個方法
守護森林
人類、野生動植物,以至整個地球的健康都仰賴健康的森林生態;森林是地球約三分之二陸生植物和動物物種的棲息地,是大小社群的命脈,更是抵禦災難性氣候變遷的一道最後防線。
其實保護森林並不難,生活中也能做到:4種保護森林的方法,從日常生活中愛地球!
保護海洋
科學家們指出,在接下來的世紀,海洋將面對自恐龍時代以來最嚴重的物種滅絕。但現在還不算晚!
只要努力落實守護海洋,就還有機會:5個生活大小事,今天就能守護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