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氣候
5 min

過度獵捕、破壞棲地、氣候變遷,人類行為正嚴重衝擊東亞的生物多樣性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氣候變遷不僅導致極端氣候事件頻傳,也對生物多樣性產生巨大衝擊,影響地球上許多物種瀕臨滅絕。東亞地區擁有豐富多元的生態系統,在維護全球人口的生計上扮演著關鍵角色,然而,在人類對環境的侵擾與破壞下,曾經豐饒的生物多樣性正在逐漸消失,具有代表性的臺灣黑熊、亞洲象、綠蠵龜、華南虎等物種,都可能在未來絕跡。

2021 年 8 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AR6),這份睽違八年之久的報告指出,過去五年(2016 至 2020 年)是自 1850 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年份。目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則是 200 萬年來最高(410 ppm)。

根據IPCC發布的最新報告,過去五年(2016 至 2020 年)是自 1850 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年份。目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則是 200 萬年來最高。不斷攀升的碳排放量不僅加劇全球暖化,更影響地球的氣候與環境。© Kasan Kurdi / Greenpeace
根據IPCC發布的最新報告,過去五年(2016 至 2020 年)是自 1850 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年份。目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則是 200 萬年來最高。不斷攀升的碳排放量不僅加劇全球暖化,更影響地球的氣候與環境。© Kasan Kurdi / Greenpeace © Kasan Kurdi / Greenpeace

科學證據一再指出溫室氣體排放和極端氣候的關聯性,特別是極端降雨、乾旱、熱帶氣旋等,僅僅在 2021 這一年,全球各地都切身體驗到了。如果不加以控制碳排放量,本世紀結束前,氣候變遷可能導致魚類生物量減少四分之一;水域變暖使物種向極地移動;熱帶地區將會出現區域性的物種滅絕。

人為侵擾、氣候變遷,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氣候變遷對自然界的影響極為巨大,從基因到生態系統都深受衝擊。聯合國政府間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平臺(IPBES)於 2019 年發表的《全球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評估報告》提出警告,由於人類土地使用行為的改變、過度消費、對生態環境的剝削以及氣候變遷,造成自然界以極快的速度,來到了前所未有的惡化程度。

人為毀林與過度開墾,導致原始森林、草原急速消失,棲息地退化及破碎化、過度獵捕,加上氣候邊遷,使得野生動物的生存危機雪上加霜。© Marizilda Cruppe / EVE / Greenpeace
人為毀林與過度開墾,導致原始森林、草原急速消失,棲息地退化及破碎化、過度獵捕,加上氣候邊遷,使得野生動物的生存危機雪上加霜。© Marizilda Cruppe / EVE / Greenpeace © Marizilda Cruppe / EVE / Greenpeace

2018 年 IPCC 發表的報告即指出,當全球升溫達到攝氏 2 度,熱帶珊瑚滅絕的可能性將超過 99%。目前由於海洋暖化和酸化,已使全球溫暖水域珊瑚礁的 16% 至 33% 白化。(延伸閱讀:珊瑚是植物還是動物?珊瑚白化的原因、影響及解決辦法是?

澳洲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由約3,000個獨立珊瑚礁組成,沿澳洲東北海岸延伸超過2,300公里,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富含大量的海洋生物與植物。© Paul Hilton / Greenpeace
澳洲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由約3,000個獨立珊瑚礁組成,沿澳洲東北海岸延伸超過2,300公里,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富含大量的海洋生物與植物。© Paul Hilton / Greenpeace © Paul Hilton / Greenpeace

然而珊瑚礁白化並非單一物種的滅絕危機,事實上,珊瑚礁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統,被稱為「海裡的熱帶雨林」,許多魚、蝦、貝類、藻類與之共生,珊瑚礁白化將導致棲息的多種生物失去覓食、庇護的場所,也會連帶影響食物鏈頂端的物種。

澳洲 ARC 珊瑚礁卓越研究中心 2020 年的研究報告指出,1995 年到 2017 年間,澳洲大堡礁已有半數的珊瑚死亡。而大量珊瑚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氣候變遷造成的海洋熱浪更頻繁出現。

2020年,澳洲大堡礁面臨5年來的第三次珊瑚礁白化。© Victor Huertas / Greenpeace
2020年,澳洲大堡礁面臨5年來的第三次珊瑚礁白化。© Victor Huertas / Greenpeace © Victor Huertas / Greenpeace

全球必須緊急動員共同保護森林和海洋,農業糧食的生產消費行為也必須全面改變,以挽救物種大量流失的危機。IPBES 的評估報告顯示,目前有 100 萬個物種面臨滅絕的風險,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多。

亞太地區的生物多樣性舉足輕重

亞太地區擁有多樣化的地景,包括森林、濕地、河流、沿海地區、山林、平原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維繫當地數十億人口的經濟與生計。© Greenpeace
亞太地區擁有多樣化的地景,包括森林、濕地、河流、沿海地區、山林、平原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維繫當地數十億人口的經濟與生計。© Greenpeace © Greenpeace

亞太地區擁有多樣化的生態系統,包括熱帶森林、濕地、沿海地區、沖積平原、湖泊、河流及山林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維繫著亞太區數十億人的經濟與生計,這是一個珍貴的生態系平臺,為全球 45 億人口提供食物、水、能源和健康安全,以及文化和精神上的滿足。

然而,亞太地區森林和草原棲息地的退化和破碎化,大範圍地導致野生哺乳動物和鳥類的減少。大型哺乳動物如亞洲象、蘇門答臘虎、紅毛猩猩等的大量消失,削弱森林的正常功能,包括植物種子的傳播散布。除此之外,野生動物和相關產品的非法交易,也使部分地區物種數量銳減。

東亞各地瀕危物種

亞太地區的整體物種瀕臨滅絕風險,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以東北亞為例,1,255 種特有物種中,36.38% 已在瀕危狀態。您我從東亞各地瀕危的物種名單中,可一窺其嚴重性:

圖為生活在在 Sultan Sarief Qosim 森林公園的亞洲象。大象是自然界裡的「生態系統工程師」,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因象牙販賣、過度獵捕、棲息地破壞等因素,使其數量銳減,成為瀕危物種。© Greenpeace / Daniel Beltrá
圖為生活在在 Sultan Sarief Qosim 森林公園的亞洲象。大象是自然界裡的「生態系統工程師」,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因象牙販賣、過度獵捕、棲息地破壞等因素,使其數量銳減,成為瀕危物種。© Greenpeace / Daniel Beltrá © Greenpeace / Daniel Beltrá
  • 亞洲象(Elephas maximus):以各種豐富的植被為食,可適應多樣不同的棲息地。然而,由於棲息地破碎化,降低亞洲象的播遷能力與繁殖速度,此外,牠們對高溫敏感,也容易感染疾病,並對淡水有大量的需求,環境改變加上頻繁的人象衝突和盜獵,對其生存形成危機。
  • 華南虎(South China Tiger):曾是食物鏈頂端生物的華南虎,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數據,已經幾乎滅絕了,目前在中國的動物園數量大約只剩 60 隻。

香港的瀕危物種

圖為在印尼海域泅游的綠蠵龜。© Paul Hilton / Greenpeace
圖為在印尼海域泅游的綠蠵龜。© Paul Hilton / Greenpeace © Paul Hilton / Greenpeace
  • 沉香樹(Incense tree):香港之名由此樹而來,然而由於非法砍伐,這些樹在香港的郊區幾乎消失了。
  • 綠蠵龜(Green Turtle):目前所知唯一在香港繁殖的海龜,由於常成為混獲,加上海洋塑膠污染而陷入生存危機。

南韓的瀕危物種

北方海狗主要生活在北太平洋,因食物來源減少、獵食者捕獵、氣候變遷的威脅,而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vulnerable)物種。© Jiri Rezac / Greenpeace
北方海狗主要生活在北太平洋,因食物來源減少、獵食者捕獵、氣候變遷的威脅,而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vulnerable)物種。© Jiri Rezac / Greenpeace © Jiri Rezac / Greenpeace
  • 北方海狗(Callorhinus ursinus):食物來源因人類過度捕魚而減少,加上氣候變遷、獵食者的攻擊和混獲等威脅,都使北海狗數量銳減。
  • 琵嘴鷸(Eurynorhynchus pygmeus Linnaeus):濕地開墾造成的棲息地損失、非法狩獵和氣候變遷等影響,使琵嘴鷸數量大減。

臺灣的瀕危物種

  • 臺灣黑熊(Formosan Black Bear):臺灣的指標性動物,由於棲息地的喪失而瀕臨滅絕。
  • 臺灣長鬃山羊(Goat-like Formosan Serow):過去因人類的過度獵捕,面臨滅絕危機。

別讓臺灣得天獨厚的特有物種一一消失

臺灣幅員雖小,卻有豐富地貌,其中更有不少特有種,需要您我共同守護。© Aasta Mu / Greenpeace
臺灣幅員雖小,卻有豐富地貌,其中更有不少特有種,需要您我共同守護。© Aasta Mu / Greenpeace © Aasta Mu / Greenpeace

​​許多物種都會因環境改變、生存競爭而走向自然滅絕,但由於人類引起的棲息地破壞、氣候變遷、污染以及過度獵捕,使人為滅絕率比自然滅絕率高了 1,000 到 10,000 倍。氣候變遷加劇,影響物種的分布、族群數量和繁殖或遷移的時間,這些變化導致蟲害和傳染病爆發頻率的增加,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將對農業、漁業、醫藥和經濟產生全面性的重大影響。

臺灣共有 379 種鳥類,其中 27 種是臺灣特有種。沿近海更擁有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珊瑚礁物種,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是珍貴的自然寶藏,別讓牠們消失在這片土地上。邀請您與綠色和平一起守護環境,齊聲督促政府及企業以實際作為減緩氣候危機與環境污染,讓地球上的物種免於消失,為您我及下一代創造更加豐饒多元的家園。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