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海洋
5 mins

臺灣海峽浪裡的白色信使—中華白海豚與臺灣白海豚

作者: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小組

每逢冬季,強盛的東北季風灌入了臺灣海峽,新竹到嘉義這一代的討海人時常望著黑水溝白浪遍佈,迷濛的天空乘船破浪見得白浪似有蹊蹺卻撲朔迷離。一直到農曆三月下旬來臨,總算是風浪平息,方才見得這些白浪是「白色的大魚」。恰逢媽祖誕辰,討海人們深信牠們是捎來媽祖誕辰消息的「媽祖魚」,也就是今日所說的「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的顏色:從灰海豚到白海豚,再成為夢幻的粉紅海豚

中華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 是廣泛分佈在東印度洋與西太平洋沿海海域活動的鯨豚種類,因成年的體型為白色,故得此名。白海豚的壽命可達 40 歲,在鯨豚中壽命偏短。

幼年期的白海豚其實是灰色的,隨著年紀增加會慢慢的「漂白」,直到成年期才會成為如其名的白色。而越近老年期,牠們的顏色會慢慢轉成夢幻的粉紅色。

中華白海豚母子,右邊的幼年期白海豚仍為灰色的外表。
中華白海豚母子,右邊的幼年期白海豚仍為灰色的外表。 © 張恒嘉攝 /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提供

中華白海豚的特徵、分佈與習性

現今在香港、金門、馬祖附近、臺灣西海岸的淺海海域都可以見到白海豚的蹤影。不過相較於其它海域,近年來研究 (Wang et al., 2015) 發現臺灣的族群因基因及形態特徵(背部斑紋)上的差異而被獨立成「臺灣白海豚」,即為中華白海豚臺灣亞種 (Sousa chinensis taiwanensis),也是新增的特有亞種,而其它地區發現的族群則列為指名亞種 (Sousa chinensis chinensis)

臺灣白海豚因數量稀少,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為極危物種。
臺灣白海豚因數量稀少,全球不到百隻,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為極危物種。 © 張恒嘉攝 /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提供

臺灣海峽的普遍深度不深 除澎湖水道和高雄外海外,大多只有 100 公尺深,也或許如此,此海域的鯨豚種類不多,白海豚之外只能見到其牠露脊鼠海豚、瓶鼻海豚等近岸型的鯨豚物種,但這樣的深度已足以對只生活在淺海域的中華白海豚造成接近異域種化 (allopatric speciation) 的影響。由於白海豚普遍只在距海岸 5 公里內、水深 20 公尺以內的水域活動,長時間下來的地理隔絕會造成物種的基因甚至形態上的差異,而白海豚在各族群內的社交行為、社群組成也會因為群體而有不同,加上海峽的地理隔絕就更為明顯。

中華白海豚是少數會生活與人類活動範圍接近的鯨豚種類,喜歡在開闊淺海水域活動,臺灣亞種主要分佈於臺灣的苗栗至嘉義的泥沙灘地海岸外海,而金門、馬祖列島、香港等地則可以見到指名亞種。白海豚會在淺海甚至河口處覓食河口型(如花身雞魚等)、中上層海域魚類(如棘鯛等)及底棲型魚類(如石首魚、海鯰等)。雖然牠們的棲地相當接近人類活動的範圍,但因為喜好的魚種多屬有毒魚類或經濟價值較低的魚類、對西海岸的近海漁業影響不大。

白海豚等鯨豚研究是如何進行的?

截至目前為止,調查鯨豚的方法有許多種,也普遍應用在白海豚的調查,包括用來做族群調查的目視調查、穿越線法及陸域觀測、用來分析鯨豚行為學的水下聲景調查、族群遷徙調查所用的衛星發報器安裝及個體調查所用的活體及死亡擱淺個體調查。

族群調查方面,會配合船舶、找專業調查員以望遠鏡、攝影機來進行特徵拍攝、紀錄,透過近距離觀察來了解白海豚的數量、行為、健康狀況及社群結構,藉由族群的狀況可以了解棲地利用的資訊,甚至長時間下來透過建立 Photo ID 來辨識個體。在目前臺灣西海岸的雲林、彰化、臺中等地的白海豚族群主要是以此種方法來進行調查。不過在特殊狀況下可以進行陸域望遠鏡觀測,如在馬祖列島等地可配合天氣及漲退潮狀況、以這樣的方式進行調查。

行為學及社群結構研究方面,最常用在鯨豚調查的應屬水下聲景 (soundscape) 觀測,透過定底式的水下麥克風來進行聲音量測。畢竟大多數鯨豚活動的海域都是開闊性,一般小範圍的潛水幾乎不可能追上牠們、進行水下的行為觀察,反倒是透過水下傳遞快速的聲音是很有效率的方法,透過捕捉鯨豚在水下溝通的聲音、分析聲波圖譜來了解各種鯨豚種類、行為像是群體捕食甚至社交行為與其它環境音如魚類叫聲、底棲動物敲擊聲、船舶噪音等。儘管人體無法觸及這樣又開闊又深的海底去調查野生的鯨豚,但至少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描繪、揭開未知水下世界的面紗。

鯨豚的族群遷徙調查部分,一般是使用衛星發報器來了解鯨豚社會遷徙的狀況,也是了解鯨豚棲地偏好的關鍵之一。但目前為止,幾乎沒有用在白海豚研究上,因為發報器成本極高且容易野外丟失,因此很少研究會使用。

鯨豚個體調查部分,主要是以鯨豚擱淺的活體及死亡擱淺個體調查。海巡人員、臨海居住民眾等通報相關專家學者進行死亡擱淺個體取樣或活體救援。現今海洋保育署亦有推廣、可透過海保救援網 (MARN) 來進行鯨豚的活體救援的標準作業程序,方便讓第一時間目擊者知道要怎麼處理,狀況尚良好的個體可回到海域,狀況較差的則要送往鯨豚收容所復健。相對的,死亡擱淺的個體則只能表示遺憾,但能夠通知相關學者前來取樣。透過擱淺個體可以了解個體與環境變遷間的關聯、追溯個體死因、疾病成因等了解目前海域環境的潛在威脅。

臺灣白海豚現今所面臨的威脅

隨著長年近海的漁業活動、西海岸的工業發展、能源政策推動,白海豚的生存漸漸受到了沿海的化學性污染及物理性干擾的威脅。

誠如前面所述,因為白海豚所生活的海域與人類漁業活動非常接近,所以多年來,「漁業活動」一直是白海豚的一大威脅。雖然並不是獵殺的直接威脅,但其間接產生的船舶噪音污染、漁具影響。船舶所致的水下噪音污染會造成白海豚的行為異常,而漁具纏繞更是使白海豚活動受傷甚至喪命的潛在殺手。因此,在未來應是海洋保育署所需要關注的議題。

2005 年至 2011 年間,國光石化開發案時使白海豚的議題首次浮上檯面、備受大眾關注。最終開發案因環評問題而中止,但彰濱、麥寮六輕等工業區的污染依然對在淺海活動白海豚的生存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如發電廠排放酸鹼度過低的脫硫廢水引起當地白海豚皮膚病;石化工業區排放的重金屬及有機污染物不僅危及白海豚的健康,也對當地水下生態造成浩劫。即便白海豚不會直接碰觸到重金屬與有機污染物,也會因為覓食攝入有毒物質,經生物放大作用 (biomagnification) 後長時間下來會在體內累積,引發多種疾病。

2018 年,臺灣白海豚又面臨了另一項潛在威脅,也就是離岸風電在建造時與運作時所造成的物理性干擾。由於臺灣海峽是個相當理想的風場,適合發展風力發電,故在西海岸外海建造了離岸風機藉以推動綠色能源政策。然而,離岸風電環評的期間,白海豚的議題又再次浮上檯面。建造期間會帶來所謂的施工噪音與原有生態破壞,而竣工後運轉時噪音也可能對白海豚的行為有所干擾。

另外,離岸風場的風機設置也容易阻礙喜好在開放水域活動的白海豚活動,使白海豚生活空間受到壓縮。不過,短時程的施工(減少噪音影響的期長)建造離岸風電或許並非完全是負面影響,完成、運作後風機水下機體長時間下會形成人工魚礁、能吸引魚群及底棲無脊椎動物聚集,反而可成為白海豚未來的覓食場所。

白海豚所生活的海域與人類漁業活動非常接近,所以多年來,「漁業活動」一直是白海豚的一大威脅。
白海豚所生活的海域與人類漁業活動非常接近,所以多年來,「漁業活動」一直是白海豚的一大威脅。 © 張恒嘉攝 /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提供

海洋保護區的劃設與未來鯨豚研究的難題

近二十年來臺灣白海豚的生存問題多次浮上檯面,引起廣大民眾的關注,多個民間團體也組成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推動各項臺灣白海豚保育工作。

直到海洋委員會公告 2020 年起,將過去觀測到臺灣白海豚分佈的範圍以野生動物保育法所劃設的「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地環境」,範圍包括嘉義、雲林、彰化、臺中及苗栗的沿海,南至嘉義外傘頂洲、北及苗栗龍鳳港,為目前為止臺灣範圍最大的海洋保護區之一。然而,儘管範圍很大,野生動物保育法所設置之野生動物重要棲地環境依然保有開發的彈性,但要向主管機關申請並經過審查,也就衍生出許多後續的保護區開發問題與研究難題。

雖然在這片保護區進行的鯨豚調查行之有年,但現實是鯨豚研究往往所費不貲,例如出船費用、專業人才聘用與培養等都是相當耗費財力與人力的,甚至許多研究團隊時常面臨資金不足的經濟窘況。如果政府提供的計畫資助不足,研究團隊往往會尋求相關財團為了環評而做的資助,以便這些團隊持續長期調查下去,但一切仍必須建立在「學術中立」的前提之下

儘管現今針對臺灣白海豚的海洋保護區已經劃設,但沒有政府的長期資助來維持這些團隊進行長年鯨豚調查、建立生態資料庫的話,一切只能成為空談,淪為「紙上保護區」。因此,以臺灣白海豚為例,儘管擴大保護區勢在必行,但同時也要編列額外預算來進行目標物種的生態調查與研究,才能根據確實的科學實證制定相對應的管理政策,以達到成立保護區的真正目的。

延伸閱讀:

全球不到百隻、瀕臨絕種的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

蘭嶼、綠島龍王鯛盜獵事件,問題出在「執法有效性不足」

 綠色和平「擴大臺灣海洋保護區」專案

 生態和經濟可以共存,推動臺灣設立30%海洋保護區

 綠色和平研究報告《滅絕危機:臺灣海洋生物保育現況與建議》

資料參考來源:

周蓮香、魏瑞昌(2012)中華白海豚族群生態與棲地環境噪音監測計畫成果報告書。行政院農業委員 會林務局。 

姚秋如、顧芳祺、張沔、王志庭、郭偉望、周蓮香(2013)露脊鼠海豚在馬祖列島近岸水域之擱淺, 誤捕與陸上觀察目擊紀錄所呈現的時間分布特性。台灣生物多樣性研究 15, 33-48。 

Wang, J. Y., Yang, S. C., & Hung, S. K. (2015). Diagnosability and description of a new subspecies of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 Sousa chinensis (Osbeck, 1765), from the Taiwan Strait. Zoological studies, 54(1), 1-15.

Boyd, I. L., Bowen, W. D., & Iverson, S. J. (Eds.). (2010). Marine mamm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a handbook of techniqu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