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海洋
3 mins

什麼是底拖網捕魚?5個原因告訴你它為什麼是破壞型漁法?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在工業捕撈界,有一種漁法叫「底拖網」,這是種將魚網沉至海底拖行,工業化漁業的重型捕撈工具。為什麼許多捕魚業者依賴這種漁法?底拖網有什麼致命的缺點?臺灣也使用底拖網嗎?有哪些國家禁止使用底拖網?為你介紹為什麼它是「海洋殺手」。

請你試想,一臺十幾公尺高的推土機,在社區附近快速駛過,剷平了地面上的一切,建築、樹木、花草、居民,無一倖免。這樣危險又極具破壞力的怪獸,正以「底拖網」的形式,在我們的海洋中大肆掠奪資源、摧毀海中的生態。

底拖網捕魚(bottom trawling fishing)究竟有多可怕?

1. 過度捕撈

每年有數以千萬噸計的海洋生物,遭底拖網吞噬,根據統計,全球每四條捕撈的魚就有一條是來自底拖網。只要它所經的海床,生命殆盡,難以復原如初。因此,各政府必須盡快限制甚至禁止底拖網,否則海洋生態岌岌可危。

綠色和平調查團隊記錄位於英國海峽的底拖網漁船。
綠色和平調查團隊記錄位於英國海峽的底拖網漁船。 © Christian Åslund / Greenpeace

2. 大量混獲

千萬不要以為使用底拖網捕魚,可以捕獲豐富的魚獲。事實上,底拖網撈進數量龐大的魚獲中,還有很多被誤捕的物種,例如海鳥、海龜,甚至已屬近危物種的黑鯊,都是混獲下的犧牲者。一些來不及逃走的魚苗,則因為不好賣而被丟棄,而大部份被誤捕的魚,往往不是死掉,便是奄奄一息,最後一樣被棄回大海。根據 2018 年的統計,底拖網所丟棄的漁獲佔高達 60%

西非漁船丟棄約60噸魚。根據海上看守者NGO「Western Sahara Resource Watch」調查,船隻在當年6個月內已丟棄共1,000噸魚。
西非漁船丟棄約60噸魚。根據海上看守者NGO「Western Sahara Resource Watch」調查,船隻在當年6個月內已丟棄共1,000噸魚。 © Western Sahara Resource Watch

3. 破壞海床

為了要將魚網沉到海底拖行,魚具本身必須有一定的重量將漁網保持在海底張開的狀態。最大的深海底拖網可長達上百公尺,大如足球場。可想而知,被底拖網掃過的海床會變成怎樣?許多藏在深海的海床,水流與氣溫偏低,生態穩定自然,可是一旦遇上底拖網,寧靜的生態便蕩然無存,甚至可能長達十數年無法恢復

守護海洋行動急需您支持!

綠色和平船艦和科研團隊進行實地調查與科學研究,推動在 2030 年前保護全球至少 30% 海洋!

捐款支持

4. 釋放大量二氧化碳

根據刊登在《自然》期刊(Nature)的一項研究,底拖網漁業破壞海床,每年所釋放的二氧化碳量約 10 億噸,相當於整個航空業所製造的 9.18 億噸。

由於海底儲存了大量二氧化碳,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儲存庫,原本對於減緩氣候變遷具有極大助力,然而一旦沉重的拖網拖行海床,將釋放儲存在其中的二氧化碳,導致海洋酸化,破壞海洋生態,甚至釋放至大氣加劇氣候變遷。(延伸閱讀:海洋儲碳神器!5個拯救氣候的海洋無名英雄

位於大西洋中部亞速爾群島(Azores)海域中的深海珊瑚。深海生態其實豐富且脆弱,若遭底拖網漁船侵襲,將造成嚴重毀壞。
位於大西洋中部亞速爾群島(Azores)海域中的深海珊瑚。深海生態其實豐富且脆弱,若遭底拖網漁船侵襲,將造成嚴重毀壞。 © Greenpeace / Gavin Newman

5. 摧毀無數海洋生物的家園

海床是許多海洋底棲生物(marine benthic organisms)如海草、海葵、海膽、海綿、雙殼類、蠕蟲及甲殼動物的家園,有部分生物更隱沒在海床洞穴之內。但底拖網的出現,迫使牠們失去家園,甚至死亡。

而如果珊瑚被「海洋推土機」輾過,幾秒內就會化為烏有。以佛羅里達和紐西蘭為例,2009 年的數據顯示,有 97% 至 99% 的深海珊瑚遭底拖網破壞(State of the World’s Oceans, 2009, Springer)。仰賴珊瑚而生的眾多生物也因此失去棲地,面臨生存威脅。

食物鏈環環相扣,某些海洋生物正是其他魚類或蟹類的食物來源,食物鏈一旦中斷,衝擊的是食物鏈頂層的其他物種,包括常被作為海鮮食材的魚種也難以存活。底拖網有如把樹根連根拔起,殃及整片棲地的健康。

臺灣漁業是否禁止底拖網?

其實早在 2014 年,臺灣已有立委提案全面禁止底拖網,卻遭漁民強烈反對而作罷,目前針對底拖網的規範僅有:

  • 禁止所有拖網漁船於距岸 3 浬內作業
  • 禁止50噸以上拖網漁船於 12 浬內作業
  • 禁止拖網漁船於「禁漁區」內投網

淘汰底拖網漁業是全球逐步進行的方向,如澳洲、加拿大、巴西、馬拉西亞皆設置「禁底拖網區」,帛琉則是全面禁止,而美國早在 10 年前已禁止西部海域距岸約 174 海浬內的底拖網作業,印尼也於 2021 年 7 月頒布全國禁用底拖網的法令。

健康海洋擁有豐富的生態系統,互相依存,值得您我以更友善且永續的方式守護它。
健康海洋擁有豐富的生態系統,互相依存,值得您我以更友善且永續的方式守護它。 © Paul Hilton / Greenpeace

為海洋爭取休養生息的空間

地球不是人類獨享的資源,人類必須與大自然所有動植物共生,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但如果為了一己之利不惜破壞環境,掏空天然資源,危害的將是你我及下一代的未來。

隨著 2022 年 12 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15)通過最新框架,確立 2030 年保護 30% 陸地與海洋的宏觀願景,2023 年通過《全球海洋公約》,將能提供適切工具及機制,包括定期召開締約方會議,推動成立與管理以科學為本的海洋保護區,保障公海免受工業捕撈、採礦、鑽油等人為破壞的影響。

《全球海洋公約》獲得通過令人振奮,不過當務之急是促請各地政府盡快批准條約,並立即展開於公海建立海洋保護區的籌備工作,積極在 2030 年前保護全球 30% 海洋。距離 2030 年僅剩 7 年,未來每年必須建立 1,100 萬平方公里(相當於 304 個臺灣面積)的海洋保護區,才能趕上進度。

綠色和平將持續串連全球團隊,在各地推動落實設立海洋保護區,確保 30x30 的目標能夠達成。感謝您的長期關注與支持,使綠色和平得以完成艱鉅任務,邀請您將相關訊息分享給關心海洋的親友,並支持守護海洋工作,一同監督臺灣與全球各地實施保護海洋的措施,不容拖延。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