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4 mins

解析生物多樣性COP15大會:避免物種大滅絕的關鍵機會,是否掌握?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第 15 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15)於 2022 年 12 月 19 日落幕,通過歷史性的協議《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框架》。會議達成哪些重要結論?又有哪些不足之處?我們仍有機會挽救第六次物種大滅絕,護衛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嗎?

第 15 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15),原訂 2020 年 10 於昆明召開,卻因疫情多次延宕,最後終於在 2022 年 12 月 6 日至 19 日於加拿大蒙特婁舉行,可謂得來不易。締約國代表歷經 13 天的議程後,達成歷史性協議《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框架》,然而這只是人類阻止大規模滅絕的第一步。

以下解析會議的關鍵結論,與關乎守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1. 原住民守護生態系統的重要性與決策權利,獲得認可

人數僅佔全人類 5% 人口的原住民,卻保護地球 80% 的生物多樣性。協議中認可原住民的工作、知識和實踐方法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工具,同時,明確指示在實行《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框架》時必須尊重原住民的領土與權利,享有自由、事先知情同意權,遵循《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確保有效參與決策制定。

換言之,如要真正以行動保護生物多樣性,此刻起原住民主導的保護模式必須成為標準。

2022年12月9日,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期間,來自巴西、加拿大、剛果民主共和國、喀麥隆、印尼等地的原住民領袖齊聚加拿大蒙特婁,召開記者會表達保護自然必須尊重原住民權益。
2022年12月9日,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期間,來自巴西、加拿大、剛果民主共和國、喀麥隆、印尼等地的原住民領袖齊聚加拿大蒙特婁,召開記者會表達保護自然必須尊重原住民權益。 © Toma Iczkovits / Greenpeace

2. 2030年保護至少30%陸地與海洋的目標確立,但仍有不足

2030 年保護至少 30% 的陸地和海洋的目標終於獲得各締約方政府共識,成為歷史性的一刻!然而,目前尚未明確排除保護區內的破壞性活動。若缺少關鍵的標準,可能令目標淪為空談,難以真正落實。

守護地球行動亟需您支持!

綠色和平50多年來從不接受政府或企業的資助,以保持公正獨立、不偏不倚的身分,揭露環境真相。

捐款支持

3. 協議推行的方案暗藏漂綠隱憂

協議中涵蓋了企業大力推銷的「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與抵消、補償(offsets)方案,形同允許從企業繼續剝削自然,從生物多樣性中獲利。這些錯誤解決方案和漂綠(greenwashing)行徑,將招致惡劣後果。(延伸閱讀:【世界森林日】光種樹就能減緩氣候變遷?不用了謝謝!

2022年12月5日,在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前夕,綠色和平德國行動者在位於波昂的聯合國大樓前,設置實體大小的野生動物燈像,包括長頸鹿、犀牛、斑馬、紅毛猩猩、樹懶等,手舉「SOS」、「保護我們的未來」求救牌,要求停止物種滅絕。
2022年12月5日,在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前夕,綠色和平德國行動者在位於波昂的聯合國大樓前,設置實體大小的野生動物燈像,包括長頸鹿、犀牛、斑馬、紅毛猩猩、樹懶等,手舉「SOS」、「保護我們的未來」求救牌,要求停止物種滅絕。 © Daniel Müller / Greenpeace

4. 彌補資金缺口的機制,亟待制定

COP15 的所有締約方,特別是受益於自然環境商品化的北半球經濟富裕國家(Global North),有責任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必要的資金。因此,需要制定資助機制,協助全球南方國家保護和恢復生態系統。然而爭議已久的資金問題,在此次會議仍未獲解決,現有承諾並不足以補足生物多樣性資金缺口。為了挽救生物多樣性,問題已不僅僅是有多少資金,而是快到位

5.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下一步?

下一屆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6)將於 2024 年在土耳其召開,各國政府與領導人需要以蒙特婁的協議為基礎,積極行動:

  • 於 2023 年設立基金,加快速度為發展中國家籌措資金,以及直接為原住民提供融資。
  • 以保障權利為基礎的保護措施,將是保護自然環境與維護全球生物多樣性的未來方針。
  • 落實「30x30」的目標,關鍵是於 2023 年 2 月重新召開的聯合國會議(IGC5)通過歷史性的《全球海洋公約》

會議期間,綠色和平的專家組成倡議團隊,現場爭取全球領袖制訂積極的保育框架,也在場外支援來自世界各地的原住民發聲捍衛權利。

2022年12月8日,綠色和平加拿大行動者在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會場附近,設置46英尺(約14公尺)高的布條,象徵來自各國的締約方代表應齊心,確保制定積極的生物多樣性決議,守護自然生態和原住民權益。
2022年12月8日,綠色和平加拿大行動者在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會場附近,設置46英尺(約14公尺)高的布條,象徵來自各國的締約方代表應齊心,確保制定積極的生物多樣性決議,守護自然生態和原住民權益。 © Toma Iczkovits / Greenpeace

在臺灣,綠色和平持續倡議守護海洋,督促臺灣政府盡速通過《海洋保育法》,從僅 8% 海洋受保護的現況,達成於 2030 年前設立 30% 的臺灣海洋保護區的目標。唯有如此,才能改善生物多樣性,扭轉臺灣沿近海魚種數量銳減、漁獲量崩跌與漁業產值下降的危機,改變漁業資源枯竭困境。(延伸閱讀:國際間共識! 2030 年前保護 30% 陸地與海洋 綠色和平呼籲臺灣立即通過《海洋保育法》

COP15 結束後,臺灣海保署回應,將把聯合國「30x30」目標納入政策推動,包括朝向保護 30% 海洋,並與地方政府盤點可能的海洋保護區。在目標未真正落實前,綠色和平的專案團隊都不會鬆懈,密切追蹤!邀請您加入公民力量,推動海洋保護,讓海洋生生不息。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