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海洋
6 mins

臺灣女力深入無人之境,三個月不著陸阻止深海採礦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在海洋深處,一場看不見的戰爭正在發生!新興產業「深海採礦」正威脅海洋生態,其開採過程中的擾動、破壞和噪音對深海海床及生物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綠色和平資深數位專案主任黃毓琪在 2021 年登上綠色和平船艦,挑戰為期三個月的守護海洋任務。面對深海採礦威脅,她和團隊 24 小時輪班監控,力圖阻止貪婪企業對海洋生態的破壞。

2024 年 6 月 16 日,綠色和平資深數位專案主任黃毓琪(Kelly)在華山文創園區的綠色和平《2% 之外的蔚藍》海洋互動展上,與民眾分享她在海上阻止深海採礦的任務。
2024 年 6 月 16 日,綠色和平資深數位專案主任黃毓琪(Kelly)在華山文創園區的綠色和平《2% 之外的蔚藍》海洋互動展上,與民眾分享她在海上阻止深海採礦的任務。 © Greenpeace

我是黃毓琪(Kelly),目前擔任綠色和平資深數位專案主任,已在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工作了 8 年,曾參與 2018 年的國際氣候會議(IPCC),致力於推動環境保護工作。2021 年,在綠色和平的船艦執行了一項為期 3 個月的守護海洋任務。我熱愛攀岩、登山和潛水,並以守護環境為志業,能參與這份工作,我感到非常自豪,也很符合我的個人志向。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能一輩子從事環境工作。

我們在哪裡保護深海?

2021 年,我先來到南美國家「古拉索」——一個我從沒聽過的國家,再從那裡出發前往位在北太平洋的克利珀頓破裂帶(Clarion Clipperton Zone,CCZ),這片海域很深,深達 4,000 公尺。我們得到情報,有兩家企業的船會在那裡進行深海採礦的探勘,我們決定前往阻止他們。

這片深海有許多金屬核,蘊藏著鎳、錳、鈷等稀有金屬,可廣泛應用在手機、電動車的電池以及風力發電的電池。雖然目前國際法還沒允許深海採礦走向商業開發,但國際海底管理局(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ISA)已經審批超過 30 份勘探合約,覆蓋面積超過 150 萬平方公里(約 41 個臺灣大),大部分在我們前往的克利珀頓破裂帶。

聯合國國際海底管理局已審批多張深海採礦合約,圖中可見克利珀頓破裂帶(CZZ)已遭多國政府及企業「割據」,採礦魔爪已伸向大海。
克利珀頓破裂帶(CCZ)已遭多國政府及企業「割據」,採礦魔爪已伸向大海,這就是公海沒有國際海洋公約管束的問題,大家予取予求。© International Seabed Agency (ISA) © ISA

開採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尤其是在深海,這些生物花費了數百萬年才適應了那裡的惡劣環境,它們的生態系統非常脆弱,一旦被破壞,恢復能力極低。深海環境極為惡劣,壓力大,營養少,沒有陽光,那裡的環境花了幾千萬年的時間才形成。幽靈章魚等生物在這裡生活,孵卵須超過一年,環境破壞將對這些生物造成毀滅性打擊。(延伸閱讀:認識地球「內太空」,10種神秘深海生物大解密!

我們如何阻止企業破壞深海?

我們在現場遇見了加拿大深海採礦企業 The Metals Company(TMC)的研究船,以及比利時深海採礦企業 GSR 的採礦測試機器。

深海採礦企業GSR雇用的比利時Norman Energy船艦,要在太平洋進行深海採礦機的測試,將機械放置於海底。
深海採礦企業GSR雇用的比利時Norman Energy船艦,要在太平洋進行深海採礦機的測試,將機械放置於海底。 ©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當時 GSR 的船在那片海域待了兩個月,我們這兩個月就待在它旁邊,想辦法阻止它。GSR 發現綠色和平的時候真的很緊張,就從白天作業,改到晚上作業,因為他們知道,我們會把他們做的事情公布給大眾和媒體。坦白說,如果我們沒到現場,全世界沒人會知道深海採礦。

為了阻止深海採礦,我們採取 24 小時輪班制,每個人輪流兩小時監控。我有幾次就被分配到早上 2 點到 4 點或 4 點到 6 點。兩個小時要拿著望遠鏡要一直盯著一艘船監看。

來自臺灣的黃毓琪(Kelly)在此次航程中,擔任數位專案主任,每天投入觀察深海採礦企業GSR雇用的船艦,並與全球海洋守護者分享調查結果,阻止採礦企業破壞海洋。
黃毓琪(Kelly)於綠色和平船艦「彩虹勇士號」上,每天觀察深海採礦企業GSR雇用的船艦。©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我們觀察到,機器從海床帶起來的時候,會攪起大量海底沉積物。船上有位德國的海洋學博士向我們解釋,這些漂浮的沉積物會在水中形成懸浮微粒,如果海洋生物游過去,可能會因此窒息而死

其實受影響的不只有深海生物,海床的破壞其實也會帶到海面。像是鯨魚,牠們靠聲波溝通,採礦的噪音讓牠們沒有辦法溝通,尤其是鯨豚在哺育的時候,媽媽跟小孩是最需要溝通的,這是會造成生存危機的。

綠色和平船艦「彩虹勇士號」(Rainbow Warrior)於2021年2月啟航,前往太平洋針對深海採礦企業GSR雇用的船艦Normand Energy進行監測,並目睹深海採礦機器人被拖拉上船時,帶起大量海底沉積物,使海面呈現一片土黃,顯示深海採礦對於海床極具破壞力。
深海採礦機器人被拖拉上船時,帶起大量海底沉積物,使海面呈現一片土黃,顯示深海採礦對於海床極具破壞力。©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為了阻止 GSR 的作業,我們派出小艇,將橫幅做成風箏般在小艇後面飄揚。我們會拍照並寄給國際媒體,同時也讓船上的人知道我們就是要煩他們、要阻止他們。然而,GSR 的公關團隊指示他們無視我們,因為,一旦與綠色和平發生衝突,媒體報導就會指出他們在攻擊環保人士。因此,他們的反應是視若無睹,假裝一切如常。

綠色和平行動者駕著小艇,在空中揚起倡議布條「停止深海採礦!」,要求GSR作業人員別再破壞海洋。
綠色和平行動者駕著小艇,在空中揚起倡議布條「停止深海採礦!」,要求GSR作業人員別再破壞海洋。 ©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為了打破這種沉默,我們在他們的船身塗上油漆,寫上“risk”,強調他們的行為對海洋及自身的巨大風險,因為到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人成功進行深海採礦。儘管企業想視若無睹,但綠色和平的行動引起了國際關注,讓全世界知道了深海採礦的問題。

綠色和平行動者於GSR雇用的船外寫上「RISK!」,倡議深海採礦對於環境是極高風險的破壞,更將影響沿海居民的生計。
綠色和平行動者在GSR雇用的船外寫上"RISK",深海採礦對於環境有極高風險的破壞。 ©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我們也在觀測期間發現企業的醜聞:GSR 一輛 25 噸的海床探勘機具掉入四千公尺深的海底。我們其中一位同事發現,怎麼機具起來的時候機器不見了,這其實是很嚴重的問題,機具掉下去之後,底下的生物全部遭殃,又在海中製造這麼大的垃圾。這也證明了我們剛剛說的,企業的風險很大,這件事甚至上了 BBC 新聞。

2021 年綠色和平發現這項破壞行為之後,立即在世界各地展開各種行動、串聯倡議,讓更多人了解這一情況。2024 年度第二場  ISA 理事會即將展開,綠色和平各辦公室的同人會說服當地官員,不要放行深海採礦

綠色和平比利時辦公室在政府大樓前舖上 3D 藝術裝置,要求相關主管機關別再支持深海採礦。
綠色和平比利時辦公室在政府大樓前舖上 3D 藝術裝置,要求相關主管機關別再支持深海採礦。 © Tim Dirven / Greenpeace

行動幕後——無人之境的漂泊生活

在船上生活三個月是一次難忘的經歷,不僅是因為我們的使命感,也是因為我們與大自然和同事之間的緊密關係。

首先,我們的船艦「彩虹勇士號」可以依靠風力航行,減少對燃油的依賴,船長會盡量抓住風向,利用風力前行,就算跟前進的方向不太一樣,還是可以走大致的方向,再看可不可以切回來。(延伸閱讀:BBC紀實影集《太平洋謀殺案》見證綠色和平船艦彩虹勇士號歷經謀殺、爆炸與重生

2021年4月5日,綠色和平船艦「彩虹勇士號」於DeepGreen採礦公司雇用的船隻前,掛起「停止深海採礦」橫額。
2021年4月5日,綠色和平船艦「彩虹勇士號」於DeepGreen採礦公司雇用的船隻前,掛起「停止深海採礦」橫額。©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另外,垃圾管理非常重要,因為垃圾問題在船上非常困擾。我們的船艦有嚴格的垃圾分類系統,包括玻璃、垃圾、紙類、塑膠和廚餘等。我們盡量於減少海洋垃圾,確保我們的行動不會對海洋環境造成額外的負擔。

船上的食物是我最具挑戰性的經歷之一。廚師是一位法國人,強項是甜點,但對亞洲食物一竅不通。而且在長時間的航行中,我們無法得到新鮮的蔬菜,最後一個月只能依賴馬鈴薯和紅蘿蔔等保存較久的食物。這讓我非常想念家鄉的味道,有時早餐只吃碗泡麵。

黃毓琪(Kelly)擔任小幫手,與廚師一起烹調的一天。
黃毓琪(Kelly)擔任小幫手,與廚師一起烹調的一天。 ©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來自不同國家的我們,有志一同

彩虹勇士號船員為聲援荷蘭氣候行動合影,黃毓琪在眾多白人臉孔中特別突出。
彩虹勇士號船員為聲援荷蘭氣候行動合影,黃毓琪在眾多白人臉孔中特別突出。©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我們有 16 位船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專長。我負責數位媒體傳播,有些同事負責聯絡媒體、拍攝照片、影片等,有些負責海洋生態研究,還有很多同事負責船艦的航行、維修和管理。我們的船員來自不同的國家,大家一起為了共同的目標努力

其中一位船員來自斐濟,他的家就住在海上,對海洋有深厚的感情。他和我分享了他們家鄉面臨的環境問題,如塑膠污染、海平面上升和海水酸化,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生計。這讓所有船上不同國家的行動者都更加堅定了要保護海洋的決心。

這趟為期三個月的任務讓我深刻體會到,我的人生理想和志向並不孤獨,世界各地有許多人和我一樣關心環境。這段經歷讓我更加堅定要守護海洋和地球。

身在臺灣一個四面環海的小島,你我也都是海洋的子民。守護海洋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是可以起身而行的行動。除了減塑、淨灘、關注綠色和平及其他環保團體的資訊,你也可以成為行動者,透過網路的力量連署支持我們,並分享資訊給親朋好友,加入全球阻止深海採礦的聲量!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