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氣候
3 mins

《反核又反煤,電從哪裡來?——我要綠電系列講座》紀錄(上)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臺灣沒有條件發展再生能源?綠電很貴?或者,想要支持,卻不知道能夠如何參與或使用綠能?臺灣在再生能源發展的路上,缺的不是技術或條件,而是大眾的理解與支持。這幾場講座內容,或許能解答你心中的疑問。

 

日本 311 福島核災之後,臺灣民眾的反核意識普遍提升,加以全球暖化問題以及急迫的減碳需求,更讓能源轉型工作勢在必行。臺灣政府在 2016 年開啟能源轉型與電業改革工程,宣告 2025 年要將燃煤發電降至 30%,再生能源發電則從 5% 提升至 20%。為此,我們不僅需要企業率先採用綠電,更重要的是普羅大眾參與綠能發展、加入公民電廠,或是當未來售電業提供多樣化的購電方案時,選擇使用綠電,成為驅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為了增進大眾對於再生能源的理解,綠色和平在今年 7、8 月間在全臺各地一連舉辦五場《反核又反煤,電從哪裡來?—我要綠電系列講座》,試圖從企業端、一般用戶端乃至政策面向,一一破解再生能源的迷思與難題,也帶領公民探索綠電在臺灣的更多可能性。

第一場:為什麼 Google 也要用綠電?——企業使用再生能源真相一次公開

綠色和平在全球長期推動「氣候變遷與能源專案」,2018 年 1 月就曾在西門三星旗艦店發起行動,呼籲企業不要助長氣候變遷及大型碳排放能源。許多人可能會問,為何推動 IT 及電子企業使用再生能源如此重要?這場講座的講者綠色和平能源專案經理李之安便說明,根據統計,到了 2020 年,IT 及電子業的用電量可佔全球的 20%,你我慣用的電子產品及雲端網路服務可能產生大量碳排放;也因此,資通訊業者的承諾與實際行動扮演著關鍵角色。為了推動 IT 企業使用再生能源,綠色和平在  2017年發表了「綠色電子品牌評比」,分析 17 間國際消費性電子品牌的能源使用方式,以及為減少環境衝擊所做的努力,讓消費者監督企業表現,也讓企業不得不正視此議題的迫切性。透過多次的會議談判,以及串聯全球的倡議運動,綠色和平推動多家科技業者轉用再生能源,不僅是盡到企業社會責任,更能維持穩定的購電價格,有利企業經營。李之安舉蘋果公司為例,多年來蘋果投資再生能源計畫、發行綠能債券、簽署再生能源長期採購合約,並且在中國等生產製造地建置太陽光電設施,終於在 2018 年 4 月達成企業營運 100% 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並持續推動供應鏈的能源轉型,顯示企業使用再生能源並非遙不可及,而每一位消費者都可以是最有力的推手。

第二場:遍地開花的綠能發電廠——臺灣各地再生能源發展案例

擁有大企業的支持固然重要,但對於許多民間團體及個人而言,又有什麼實際參與的方式呢?綠色和平再生能源專案主任蔡絲婷在今年實地走訪多個成功發展再生能源的熱點,故事要從台東卑南鄉的達魯瑪克部落開始說起。達魯瑪克(Taromak)是人口僅 1,600 人的魯凱族部落,也是全臺第一個由在地居民自主發起的公民電廠。當初由部落主席發起族人決議自主發電,並接受環保聯盟輔導、再生能源業者的技術及資金協助,建置太陽光電機組,加上地方與中央政府的法規整合,讓達魯瑪克成功化身為 100% 綠能部落,2017 年更宣布成立「達魯瑪克電力公司」,吸引多位部落居民入股,未來更規劃將獲利的 2% 回饋部落,包含建立老人日托及電動車充電站等。

另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發生在屏東麟洛鄉的中央畜牧場,畜牧科出身的蘇鵬總經理分享,養豬業往往給人沒有錢也無前景的既定印象,但是他堅持朝綠能前進,園區內處處可見再生能源的應用成果。舉例來說,園區內利用豬糞產生沼氣發電,讓「黃金變綠金」;還把經過檢驗與加工的沼渣底泥作為堆肥,在園區種植有機哈密瓜。養豬排放的廢水他也不放過,拿來養植藻類可用於藻類發電,搭配太陽能面板的架設,每天可產出 5,000 度電力,相當於 1.2 個家庭一年用電量。這些成功故事在在告訴我們,有別於傳統的燃煤或核能,人人都可直接參與再生能源發展,讓我們的生活方式對環境更加友善!

延伸閱讀:

相關標籤:

再生能源解決方案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