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海洋
5 mins

您吃的海鮮符合永續原則嗎?10+1道臺灣常見海鮮料理大揭密

作者: 綠色和平遠洋漁業專案

野生真的就是比較美味嗎?你知道餐桌上的現流仔是從哪裡流過來的嗎?

臺灣人愛吃海鮮、水產,尤其特別喜愛現流野生海產。但您可知道許多海鮮種類正面臨到過度捕撈、破壞環境的捕撈過程的情況?

綠色和平找出10+1種臺灣常見的海鮮料理,與您分享餐桌上的海鮮故事,猜猜看哪種海鮮未來可能從我們的餐桌上消失、未來恐怕吃不到?

文末也將告訴您挑選永續海鮮的原則與重點,吃對海鮮,未來才能年年有魚。

10+1道臺灣常見海鮮料理大揭密

1. 鮭魚握壽司

鮭魚握壽司

目前野生大西洋鮭魚已經數量稀少,臺灣每年進口的野生鮭魚只佔不到5%;養殖鮭魚則以大西洋為大宗。

野生鮭魚一直以來都面臨過度捕撈的壓力,話雖如此,養殖鮭魚也存在有飼料不環保爭議與外逃之後影響原生生態系的案例。

而且不管是野生還是養殖,都有遠洋運輸的高碳排缺點。

※目前臺灣進口鮭魚大多都是進口、養殖的,食用時建議斟酌選用。想吃生魚片握壽司的時候,何不選擇其他符合永續原則的在地海釣魚或是生態養殖海鮮?

2. 烤鯖魚

烤鯖魚

如果都是外食的人比較不會注意到,本土的鯖魚已經越來越少了,近年有過鯖魚產卵場「紅火心」開放爭議,也有進一步限制禁漁期的友善措施,但因為沒有總量管制,所以鯖魚資源在未來是否能夠邁向永續仍然是個未知數。

而在北歐各國所推動的鯖魚資源管理措施,讓北大西洋現在的鯖魚資源不但肥美而且產量穩定,是值得借鏡的對象。

進口鯖魚雖然有較高的碳排放,但是因為有更妥善的資源管理措施,產量、價格都很穩定。目前臺灣本土鯖魚因為管理還尚未完善,在臺灣海鮮選擇指南中仍被列為黃燈,如果餐廳供應的是本土鯖魚,那就要多考慮一下了!

3. 炸蝦天婦羅

炸蝦天婦羅

天婦羅使用的「野生」海大蝦竟然是生態殺手!因為要捕撈生活在海底的蝦蟹,就必須使用底拖網剷平海底,甚至使用通電的拖網,讓蝦子「跳」進網具裡面,才能捕撈到大量的野生蝦。

此外,很多野生蝦及上述的養殖鮭魚是從世界各地空運來臺,需要使用急速冷凍設備、冷凍運輸車、飛機,最後到餐桌上的時候無形製造出大量的碳排放。

※選擇在地生態養殖蝦而非野生蝦是相對較環保、友善環境的選擇。

4. 乾煎虱目魚肚

乾煎虱目魚

養殖虱目魚,各種養殖魚類為了追求換肉率,飼料通常都會添加魚粉,魚粉除了仰賴進口也有本地捕撈的下雜魚製成。雖然餐廳不會寫養殖場的飼料來源,但現在已經有生態養殖的虱目魚,如果可以的話,何不選購生態養殖虱目魚,自己回家料理。

※買生態養殖虱目魚自己料理,健康美味又環保。

5. 月亮蝦餅(魚漿製品)

月亮蝦餅

大家有沒有想過魚漿是用什麼魚的肉呢?魚漿使用的魚種非常多元,「鯊魚」是魚漿的來源之一,鯊魚屬於食物鏈高階層的魚類,不只有生態危機,還有重金屬過量的問題,減少食用或是選擇不含鯊魚的魚漿製品,就可以一起保護鯊魚。當我們喝魚丸湯、吃炸甜不辣的時候可以了解魚漿是不是鯊魚肉做成的哦!

※魚漿來源多元,為了避免食用高階魚種鯊魚與旗魚,建議減少食用魚漿製品,或選擇由鬼頭刀、虱目魚、養殖蝦所製成的魚漿、蝦漿。

6. 三杯中卷

三杯中卷

鎖管/透抽其實就是大家常吃的小卷,長大之後就是中卷。近幾年鎖管的數量也嚴重下滑,除了因為過度捕撈外,過度開發棲地可能也造成小卷產量銳減,但是鎖管是生態資源復原很快的物種,只要食用合適大小的鎖管,就能對生態產生幫助。

鎖管一生僅繁殖一次即死亡,成熟個體若被捕獲而無法產卵,將直接影響小卷寶寶的數量。

因此除了捕撈數量控管很重要之外,正確食用鎖管對於生態也很有幫助。

※為了讓小卷們能繁衍下一代,我們可以選擇體型大小適中的「中」卷,讓更多鎖管可以完成繁殖任務,會是更好的選擇。

花枝、軟絲、小卷傻傻分不清楚?頭足類家族分辨圖提供您認識:

7. 蚵仔煎

蚵仔煎

臺灣沿海常見的蚵田,養殖著臺灣傳統小吃中相當著名的蚵仔煎的原料「牡蠣」。各種貝類與蚵仔(牡蠣)造殼都需要消耗碳,因此具有優異的碳封存能力,相較於其他肉類生產過程的碳排放較低。如果你想要吃低碳美食,除了多吃蔬果之外,也可以偶爾吃點牡蠣。

此外,牡蠣屬於濾食性,不需要投放餌料,而且養殖區域對環境的影響也是較低的。

※貝類是海鮮中的減碳高手,且對環境較不會造成傷害,是常見海鮮中的好選擇。

8. 魩仔魚飯(粥)

魩仔魚飯

魩(ㄇㄛˋ)仔魚主要是小型的鯷魚科魚類魚苗,長大成魚後稱為鱙仔,也就是大家常吃的小魚乾,捕撈魩鱙需要使用細小的漁網,所以難免會捕撈到其他魚的魚苗、體型過小的魚類。

如果仔細看還可以在魩仔魚粥裏面發現過超迷你的嬰兒鎖管?這就是混獲的證據。魩鱙不只是人類的食物,更是重要的海洋資源,現在臺灣地方政府設有禁漁期保護臺灣的魩鱙漁業資源,但效果如何還有待驗證。

※若是為了獲取更多的鈣質,不如選擇比魩仔魚更多鈣質且對環境較友善的替代品,例如黑芝麻、麥片、永續漁法捕撈的櫻花蝦等替代品都有更高的鈣質含量

9. 清蒸鱈魚

清蒸鱈魚

市面上有非常多種魚都被稱為「鱈」,為此衛服部還特別制定條款要求市場不得錯誤標示,但在市場以及餐廳裡仍常用俗稱來稱呼這些「鱈魚們」。鱈屬的鱈魚,全球數量已漸稀少,市場上不是那麼常見。在餐廳會吃到的豆酥鱈魚、鱈魚排,則因為價格不同而使用不同種類的「鱈魚」來料理。

其中像是底棲的庸鰈(大比目魚、扁鱈);油魚(龍鱈),因為他們的油脂難以消化而被某些國家列為不建議食用;還有小鱗犬牙南極魚(智利海鱸),捕撈這種魚隻會造成南極生態浩劫,也是南極鱗蝦的副產品。

※以上提到的幾種魚種大多來自寒冷水域,不但生長緩慢,而且許多品種已經列為瀕危,在數量漸少的情形下需要更謹慎的食用。

10. 鮪魚三明治

鮪魚三明治

不管是早餐店的三明治,還是便利商店的鮪魚飯糰、三明治,都是使用鮪魚罐頭製作。

這些鮪魚罐頭都必須在遠洋以大型圍網或是延繩釣捕獲,近海捕獲量稍小於遠洋,目前全球的鮪魚資源已經開始匱乏,而為了降低成本,遠洋漁船上長時間作業、奴役勞工的問題時有所聞,甚至還曾經在鮪魚罐頭內檢測出海豚DNA

我們每一口美味的鮪魚三明治,不但吃進重金屬、還可能混有血汗漁工的血淚。也因為加工食品在臺灣並沒有強制公告食品來源,所以並不知道這些鮪魚是否來自強迫勞動的船隻或是不永續的方式捕撈

※鮪魚除了面臨過度捕撈問題之外,還可能來自於血汗海鮮,建議盡量減少食用。

11. 貓罐罐

貓罐罐

除了人們吃的鮪魚之外,貓咪吃的鮪魚罐頭也和人們吃的鮪魚三明治一樣面臨到各種問題,不只是來自遠洋,更需要進入罐頭工廠製造、再轉運最終回到消費者採購。

通常貓罐罐因為要配合貓咪食量,規格都較小,小罐包裝需要消耗更多自然資源在外包裝上,與其選擇罐頭食品,如果能開始動手作鮮食,不但享受料理的樂趣,也能讓小貓貓吃到美味健康的食品。

※永續罐罐不好找,自製寵物鮮食沒煩惱。

挑選永續海鮮的原則與重點有哪些?

1. 吃原型食物

是未經加工且不含額外添加物的食物,通常能直接看出這些食物原本的形狀就是原型食物。而經過磨碎、加工等額外工序產出的食品,就不是原型食物。

像是魚丸、甜不辣、魚板等加工食品,很難直接從食物名稱或外型知道他真正的成份,恐讓自己不小心也吃到血汗海鮮、鯊魚、鯨豚,甚至其他保育類動物。如果是孕婦或孩童更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到有重金屬過量風險的海鮮。

2. 養殖 vs. 野生

野生捕撈如果沒有進行嚴格的總量管制與漁法管制,就很容易造成棲地破壞或是有過度捕撈問題,需要更細心了解產品是否有永續的管制措施。而養殖常用的魚粉若是使用來自捕撈的下雜魚做為飼料蛋白質來源,一樣有生態疑慮,因此選擇養殖產品可以選擇自然粗放的生態養殖水產品,對環境更友善。

3. 吃小魚中的大魚

食物鏈階層較低階的中小型魚類、蝦貝類也相對較沒有重金屬累積的問題,選擇小型魚中的成年魚,避免吃到幼苗或是(野生)帶卵的母魚,對生態的影響就會較低。但是要注意即便是小型魚種也應該避免食用珊瑚礁或保育類海鮮。

4. 低碳選擇

自帶容器採購本地海鮮,減少購買空運、罐頭類等使用商業大量捕撈、大量製造保存的漁獲,可以避免大量捕撈造成的生態壓力,不再使用一次性包裝產品更能減少運輸過程中造成的碳排放。

5. 碳排放與永續的選擇

因為臺灣近海漁業幾乎都已經過度捕撈,許多野生捕撈產品如鯖魚、鎖管等都有產量銳減的問題,某些相對永續的進口漁獲則有運輸造成的高碳排疑慮,更不用說來自不永續漁法的進口漁獲。碳排放與不永續漁法選擇下,我們仍然有生態養殖、蔬食等更友善環境的選擇。

更多臺灣永續海鮮採購指南

有些在臺灣仍可購買的魚種,其實在國際上已被列入瀕危物種,或是面臨過度捕撈與棲地破壞等各種海洋危機。

綠色和平將陸續推出不同季節的永續海鮮選購手冊,為您介紹臺灣常見的漁獲與漁撈方式,讓您更了解臺灣的海洋文化。

永續海鮮選購手冊

還想知道有哪些市場常見的海鮮正在面臨過度捕撈或使用非永續漁法等問題,或是挑選永續海鮮還有什麼重點跟原則呢?

為了海洋永續與我們的健康著想,更多詳細的永續海鮮選購標準,歡迎大家參閱:中央研究院:臺灣海鮮選擇指南

海洋保護 刻不容緩,推動2030年設立30%臺灣海洋保護區!

海洋保育與鞏固經濟可以並存,只有透過不斷對話、透明數據、公眾參與,您我才有機會確實地著力守護大海。身為海島的一份子,一起以行動加入改變的力量,期盼未來世代都能親身感受海洋的美好,與海同在。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