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看懂全球環境焦點:2021年1月,倡議減碳終止核武
2021 年的第一個月,綠色和平守護環境的腳步不停歇,在這個月,全球長期關注的氣候、減碳、核武、食安等等環境議題,均在國際間獲得長足進展,其中更有些與您我生活的亞洲地區密不可分,以下就與您一同回顧 1 月全球環境焦點。
文章目錄
全球核武Say Goodbye
一月的環境頭條,非此莫屬:《禁止核武條約》獲 50 國家簽署,終於 1 月 22 日起正式生效,標誌著核武在國際上正式宣告非法。雖然目前持有核武的 9 個國家拒絕簽署,但未來他們勢將面對更多來自國際間的批判和內部政治壓力,金融體系也很大機會因此停止投資核武,實際上,德國、日本、荷蘭、瑞典等國金融體系已決定從核武系統撤資。
綠色和平從一開始便與反核運動結下不解之緣,更因此而誕生,如今獲知《禁止核武條約》列入國際法的訊息非常開心,為這歷史性的一刻慶賀,並向長期以來支持「國際廢核武運動」(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 ICAN)的大眾致上最高敬意。(延伸閱讀:《禁止核武條約》終於生效!這將帶來哪些改變?又將面臨哪些考驗?)
墨西哥:以人類及環境健康為先
墨西哥政府於 2020 年最後一天,正式下令禁止農民種植基因改造玉米,並規定於 2024 年全面淘汰嘉磷塞(glyphosate)這種超強抗生素。草甘膦只要很少劑量就能殺死環境中多數細菌,過去對環境危害甚大,也反覆被質疑對人體健康構成問題。21 年來,綠色和平聯合當地眾多農民組織、消費者、學者、研究人員等,持續推動政府官方管制,終於取得成果!
亞洲:人類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
2021 年 1 月上旬,全臺接連遭遇寒流,臺南、高雄等地的均溫創下 35 年來的低溫記錄,部分地區更因寒害導致農損破億。同一時間,北京、首爾、東京等東亞城市的氣溫不約而同創新低,強風及大規模降雪也引發災害。異常的天氣再一次敲響警鐘:如果氣候危機未能減緩,極端氣候事件將發生得更為頻繁,切身影響您我生活。
在東南亞地區,印尼婆羅洲南部南加里曼丹省(South Kalimantan),經歷當地 50 年來最大的水患,淹沒無數房屋,迫使成千上萬的居民逃離家園。這次洪災如此嚴重,除了因為當地進入雨季高峰期,最大原因是當地大量林地被毀,開發成棕櫚樹田或礦區,導致水位急速上升。唯有從現在開始善待環境,大自然才能有空間自我修復,繼續支撐在地球上生活的您我及下一代。
(延伸閱讀:非洲面臨氣候難關,足堪亞洲借鏡)
韓國:保住經濟優勢,不如先減碳進步?
在韓國,綠色和平委託專家撰寫的報告本月出版,聚焦各國氣候政策如何影響韓國國內經濟。報告指出,考慮到歐盟將於 2023 年實施碳關稅政策,加上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揚言會推動更具企圖心的氣候政策,包括對境外企業徵收「碳關稅」,韓國若對氣候危機反應持續遲緩,勢必影響該國經濟基礎的出口產業競爭力,優勢盡失。(延伸閱讀:企業標竿引領能源轉型,未來10年您不能錯過的全球綠趨勢)
報告中指出,為有效應對氣候危機,並長遠穩定經濟,韓國產業必須擴大再生能源發電及技術投資,更積極參與全球氣候變遷倡議,與投資者和股東共享透明資訊。這份報告向業界及大眾說明,為何加快減碳議程是韓國甚至全球的唯一出路,同樣以出口產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的臺灣政府,或可借鏡。(延伸閱讀:城市的永續能源故事 首爾篇)
過去一年,因為有您堅定的支持,綠色和平得以獨立於任何政治及企業影響之外,在全球推動大大小小的環保成果,為環境、您我及下一代的未來發聲。期待有越來越多如您一般關心環境的人,加入守護地球家園的行列,共同為環保願景努力,下一個月也將繼續為您帶來最新環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