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健康的海洋可以幫助減緩氣候變遷?全球保護海洋的5大重點
聯合國《全球海洋公約》第四輪協商會議(IGC4)於 2022 年 3 月落幕,各國政府卻未能達成共識並訂下結論。目前海洋依舊尚未獲得足夠保護,持續面臨工業捕撈、海底探鑽、廢棄物污染、氣候變遷等破壞。然而海洋是無可取代的,守護海洋健康的重要性,不僅與地球上每一個人的生存有關,對於減緩氣候危機也扮演重要角色。
近代研究發現,海洋在 32 億年前誕生了最早的生命起源,它不只是人類生命的搖籃,更孕育無數物種。目前全球超過 30 億人及沿海社區仰賴海洋豐富的資源,獲得糧食與生計。健康的海洋不僅對於建立宜居的地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氣候調節、水循環與吸收二氧化碳等,更能夠減緩氣候變遷。

文章目錄
海洋和氣候的關聯性?9個必知的科學事實
保護海洋為什麼可以減緩氣候變遷?其實,海洋在地球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與氣候調節、水資源循環、守護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
- 海洋能夠吸收氣候系統中 90% 過多的熱量。
- 失去海洋調節,地球的溫度將會上升至攝氏 36 度(華氏 96.8 度)。
- 氣候變遷正在加速洋流變化。例如阿根廷海接收來自巴西的暖流,向南邊擴散。
- 海洋每年供應大氣 50% 至 80% 的氧氣。
- 海洋浮游植物之一的原綠球藻(Prochlorococcus)是非常小的藍藻,它所製造的氧氣量超過地球上所有熱帶森林。
- 海洋從地球大氣中吸收近三分之一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相當於 100 億噸,比熱帶森林的效率快 30倍。
- 人類活動如工業式捕撈,塑膠污染,以及石油與天然氣的離岸開採,都大幅影響海洋減緩氣候變遷的功能。
- 如果不更積極落實保護海洋的因應方案,估計在本世紀末之前,每年因洪水造成的破壞將會比現在增加 2 到 3 個規模量級。
- 聖嬰現象的極端天氣事件,預期比 21 世紀發生的次數多達 2 倍。

我們可以怎麼保護海洋?5大行動方案在這裡
唯有健康的海洋,才能保有健康的地球,人類也才得以平安地生存。其實人類早已握有保護海洋的方法,綠色和平長年來持續推動以下 5 大行動,但仍需要眾人團結發聲、政府與企業積極落實,才能真正達到保護作用。
- 通過制定《全球海洋公約》(Global Ocean Treaty),落實 2030 年前保護至少 30% 海洋的目標。
- 禁止在世界各地進行任何形式的商業捕鯨活動。
- 停止污染海洋。
- 打擊非法、未受規範以及未通報的漁業捕撈行為(IUU)。
- 淘汰並禁止從海床開採化石燃料。

極力推動制定《全球海洋公約》
人類對海洋過度進行商業開發,正持續對氣候造成劇烈的影響,甚至是不可逆轉的後果。如今,占地球總面積約 70% 的海洋,竟只有 1% 公海受到保護。我們需要更全面的保護機制,透過制定《全球海洋公約》,在 2030 年前保護至少 30% 海洋,為大海和地球上的生命爭取一線生機,並達到減緩氣候變遷的重要目標。
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於 2022 年 3 月在阿根廷海執行任務,調查脆弱敏感的海洋生態系統,要求暫停所有石油探勘計畫,因為這些侵擾行為,已經造成海洋、生物多樣性以及氣候等嚴重的環境災難。

繼 2022 年 3 月落幕的聯合國《全球海洋公約》第四次協商會議(IGC4)未果後,第五次協商會議(IGC5)預計在 2022 年 8 月舉行,綠色和平的目標是在 2022 年底前確立公約。
目前世界各地已有近 500 萬海洋守護者連署支持,與綠色和平一同推動全球政府制定具有約束力的《全球海洋公約》,也有超過 100 個國家支持 2030 年保護 30% 海洋的目標。邀請您為海洋發聲,為海洋生態與減緩氣候危機爭取積極的政策,讓您我及未來世代得以擁有平安、宜居的地球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