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氣候
3 min

【氣候變遷教育專欄】2022年暑假,來自格陵蘭的求救信!

作者: 綠色和平氣候變遷教育專案負責人 黃尚卿

2022 年的夏天,一群聯合報與願景工程基金會的記者夥伴前往了格陵蘭。位處北極圈附近的格陵蘭,是地球上受氣候變遷衝擊極為顯著的地方之一,也是歐洲少數「不富裕」的島嶼。而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當地現在是什麼樣的景象和情況呢?

暑期教師工作坊,環境記者分享第一手見聞

2022年8月,綠色和平氣候變遷教育專案團隊舉辦暑期教師工作坊,並邀請願景工程基金會的記者們分享同年7月前往格陵蘭採訪的見聞。圖中為願景工程基金會記者,許詩愷。
2022年8月,綠色和平氣候變遷教育專案團隊舉辦暑期教師工作坊,並邀請願景工程基金會的記者們分享同年7月前往格陵蘭採訪的見聞。圖中為願景工程基金會記者,許詩愷。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Green Future 氣候變遷教育專案團隊利用暑期的時間舉辦教師工作坊,邀請願景工程基金會的記者們,帶回來熱騰騰的第一手「看見」和「體驗」,除了分享在格陵蘭島的所見所聞、氣候與海洋的現況,更聊了許多當地人們的故事。原來格陵蘭島的人民除了要面對資源匱乏的議題,還有殖民社會、傳統文化流失、產業轉型等社會人群的考驗,而這一切,都與氣候變遷息息相關!

教師工作坊的內容都環繞在「有感」這件事情。有鑒於臺灣的年輕同學身邊有太多誘惑和不同的生活重心要忙,氣候變遷這樣的議題因此而經常被理所當然地「縮小有感化」。

臺灣沒有被氣候變遷影響?還是我們太無感了?

臺北場的教師工作坊現場,老師們分享氣候變遷議題在校園裡的氛圍,有許多「無感」或淪為「口號」的情形。
臺北場的教師工作坊現場,老師們分享氣候變遷議題在校園裡的氛圍,有許多「無感」或淪為「口號」的情形。 © Greenpeace

夏天再怎麼熱,大家用冷氣調適;冬天再怎麼不冷,就不把厚棉被拿出來了。彷彿沒事,或彷彿這一切都有在被處理。但當我們在工作坊與老師們一起從螢幕上看見格陵蘭的冰山就這麼融化、崩落;土地房屋因此傾斜;傳統文化逐漸消逝;原本結冰的湖面逐漸變回液態⋯⋯。

我們不禁反思,當氣候變遷是這些人的日常,遙遠的我們要如何有感呢?再進一步想,其實這些格陵蘭人們遭遇的日常,我們也有,只是還沒有用足夠大的視野好好討論與理解而已。

氣候變遷改變地貌,格陵蘭人正在失去家園

格陵蘭島是全球受氣候變遷衝擊最劇烈的區域之一,2022年7月僅2天時間,格陵蘭即融冰60億萬噸,足以淹沒1.7個臺灣。
格陵蘭島是全球受氣候變遷衝擊最劇烈的區域之一,2022年7月僅2天時間,格陵蘭即融冰60億萬噸,足以淹沒1.7個臺灣。 © Greenpeace

願景工程團隊的分享中,有一張照片是永凍土上的房屋。這些房屋有當地格陵蘭人蓋的、也有後來的殖民者蓋的,地點、位置和思考邏輯迥異。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當氣候變遷、永凍土軟化,殖民後來者蓋的房子明顯禁不起地層軟硬與結構的變化,我們從照片資料中看見這些房子傾斜,已不再宜人居。

那就搬走嗎?「有錢的搬走,沒錢的搬不走」,在當地,真實情況就是經濟狀況較為穩定充裕的殖民者後代紛紛搬離,留下沒有錢或沒有能力搬家的格陵蘭人了。資源落差使氣候難民的處境更加艱辛,在小小的格陵蘭島上表露無遺。

將環境現況融入教案,增加人本關懷及省思

參與工作坊的教師們互動踴躍,將格陵蘭島上面臨的種種社會及環境議題,融入「氣候變遷」的教案設計中。
參與工作坊的教師們互動踴躍,將格陵蘭島上面臨的種種社會及環境議題,融入「氣候變遷」的教案設計中。 © Greenpeace

當話題從願景工程的記者們回到老師們的教案設計,除了氣候變遷的氣候現象或科學證據,老師們很快就記者們的分享,將格陵蘭島上的社會資源、族群衝突、資源匱乏、以及垃圾問題都放進了課程設計的思考裡。

氣候議題再也不只是氣候議題,從老師們的討論中,教學從大氣走到了海邊,也走入了社會人群。

老師們彼此交流、思考,如何讓學生對於氣候變遷議題更有感。
老師們彼此交流、思考,如何讓學生對於氣候變遷議題更有感。 © Greenpeace

這次教師工作坊的主題是「有感」,我們與參與的老師們一同思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訊息與感受可能產生的落差。因為氣候變遷與每個人都有關,更與每個世代或每個社會位置的人都有關,因此影響層面甚廣,需要從現在開始思考和討論。

工作坊除了聽演講、也有許多討論和教學分享。當活動結束前老師們回饋,相較於一開始對於氣候變遷議題推廣的擔憂,多了許多正面能量!
工作坊除了聽演講、也有許多討論和教學分享。當活動結束前老師們回饋,相較於一開始對於氣候變遷議題推廣的擔憂,多了許多正面能量! © Greenpeace

氣候變遷與您我切身相關,即刻行動應對危機

這一封從格陵蘭來的求救信,讓我們與老師們一起看見,氣候變遷議題連結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面向,不論任何性別、種族,年紀或背景,都受到影響,對您我來說感受應該更深刻!就在每天我們日常生活的時候、呼吸的時候,或是買早餐的時候,它無所不在,隨時變化,只等著人們去感受,進而改變行為,以具體行動應對它。

#GreenFuture #氣候變遷環境教育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