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車廠減碳排名:Toyota持續墊底,Nissan、本田汽車開倒車
2021 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倍增至 660 萬輛,顯見各地逐漸正視氣候危機對社會的影響,以及電動車對環境的好處。不過,綠色和平東亞分部「汽車業減碳」團隊發布最新報告,檢視全球 10 大汽車廠牌淘汰燃油車並過渡至「零碳排」車輛的環保行動,揭露品牌大廠的轉型步伐依然落後,其中「日產 Nissan」與「本田 Honda」因減排行動疲弱排名倒退,而「豐田 Toyota」則連續兩年墊底。

文章目錄
電動車銷售翻倍,仍未達《巴黎氣候協定》減排目標
此次是綠色和平連續 2 年發表全球 10 大車廠的「氣候成績表」(去年報導按此),雖然歐盟、加拿大及美國加州正朝向 2035 年淘汰燃油車邁進,挪威、英國更分別以 2025 及 2030 年為目標。然而,氣候危機衍生出的極端天氣不等人,2022 年,北半球各地飽受旱災、水災、酷熱、颱風等侵襲,彷彿警示世人:拯救氣候,必須加速。

交通運輸的碳排放佔全球總碳排將近四分之一,除了各國需要制定淘汰燃油車的時程,各大車廠更責無旁貸,必須加速轉型至零碳排電動車。可惜綠色和平最新報告揭露傳統車廠轉型步伐持續龜步,令交通運輸業以至全球追趕《巴黎氣候協定》控制升溫攝氏 1.5 度的目標舉步維艱。綠色和平東亞分部「汽車業減碳」專案負責人江卓珊表示:「即使電動車蔚成風潮,真實情況卻是傳統車廠並未投注足夠資源過渡至零排放車輛。」

報告重點摘要
豐田連續兩年敬陪末席
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商豐田(Toyota)的綜合評分只有 10 分(滿分100 分),主因是電動車僅佔其 2021 年總銷量 0.18% (即每售出 500 輛車,只有 1 輛為電動車),遠遠落後「通用汽車 General Motors」的 8% 及「雷諾 Renault」的 6.7% 。而豐田透過企業說客阻撓氣候政策(例如遊說日本政府軟化支持油電車),也令得分大打折扣。
本田、Nissan「並肩」退步
另外兩間日本汽車大廠本田(Honda)與 Nissan,分別僅得 12.8 及 13.4 分,雙雙由中段班倒退至倒數第二、三位。其中本田的「零排放車輛」僅佔總銷量 0.35% ;而 Nissan 的淘汰燃油車時間表與電動車銷售增幅,幾乎是全球主要車廠中最沒有進展的。
現代-起亞敗在SUV
「現代-起亞 Hyundai-Kia」持續徘徊在中段班。除了淘汰燃油車進展緩慢,制訂使用鋼材的減排計畫原本值得加分,可惜其銷售策略增產耗鋼量更高的 SUV 車款,變相抵銷減碳功效。
領先車廠其實未達標
全球 10 大汽車品牌的評分均為不合格,即使領先的通用汽車與賓士(Mercedes-Benz)也只得 38.5 及 37 分,淘汰燃油車進度無法符合《巴黎氣候協定》控制升溫於攝氏 1.5 度所須目標。
銷售市場轉型步伐不一
以 2022 年上半年為例,通用汽車及本田分別有 96% 及 83%「零排放車輛」銷售至中國市場,反觀本地銷售比例卻僅有 3%(美國/通用汽車)及 2%(日本/本田)。

極端天氣添停工風險,2030年轉型刻不容緩
面對氣候危機肆虐,汽車業難以獨善其身。
2022 年 8 月,中國四川省因極端熱浪發布「限電」令,使豐田位於當地的車廠一度停工;部分座落日本的豐田及日產(Nissan)車廠,9 月初則受強颱影響必須停工。事實上,綠色和平團隊曾發表研究,指出豐田旗下 93% 營運設施均面臨「熱浪」、「水資源緊絀」或「颶風/颱風」等至少一項氣候風險,比例冠絕全球 10 大車廠,顯見加快零排放車輛轉型,不僅可減緩氣候危機,對企業營運也有助益。
過去一年,有賴東亞分部超過 20 萬位會員合力推動,綠色和平團隊透過發表研究報告、與企業代表及汽車從業人員等關鍵角色直接溝通對話,尋求落實具體方案,至今成功推動豐田汽車提升電動車(BEV)銷售目標(2030 年售出 350 萬輛),旗下豪華房車品牌 Lexus 也將於 2035 年全面淘汰燃油車;現代汽車則宣布提早於 2045 年實現「碳中和」,同時大幅改革研發部門,專注拓展電池等電動車相關技術。

綠色和平持續提出可行方案,倡議 5 點訴求:
- 於 2030 年停止生產燃油車
- 減碳範圍涵蓋供應鏈
- 提升電池及各種材料的重用及回收系統
- 確保「公正轉型」:訓練汽車從業人員具備與時俱進的工作能力
- 改革營運模式,以共享取代銷售
而電動車並非應對氣候危機的「萬靈丹」,積極淘汰化石燃料、大力發展再生能源才是最根本的減排方法。邀請您支持綠色和平,一起推動更多政府、企業加入減碳行列,盡早落實具體行動計畫,減緩氣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