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氣候
4 mins

不只是選舉 未來兒童投票所擬真投票協尋氣候政見

作者: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小組

讓我們所處的藍色星球長遠、健康地存在,是每一位地球居民的重要任務。有些人在乎環境永續,是因為希望藉此改善經濟,或有人希望實踐社會正義、為弱勢發聲,然而,更有人是先替下一代設想,從現在就留下安全宜居的生活環境。

10月份的週末,臺北市立動物園外出現一處「未來兒童投票所」,5 名來自未來不同年份的孩子化身候選人,提出其身處時空所面臨的問題,邀請到訪動物園的遊客,支持他們想要的未來生活,並投下一票。

一號候選人「小空」戴上面具,希望 2022 年的候選人盡快承諾加速淘汰化石燃料,讓他可以大口呼吸;二號候選人「大米」高舉飯勺,呼籲大家增加蔬食取代肉品,減緩氣候變遷對稻米生產的衝擊。三號「毛毛」及五號「洋洋」則凸顯濫用塑膠及缺乏海洋保育造成的生態浩劫。

一對母子在「未來兒童候選人」看板前駐足,討論投票意向。© Greenpeace

近千人參與為期兩天的活動,聆聽「未來候選人」的政見介紹,許多家長帶著孩子體驗人生第一次投票。現場民眾除了詳讀未來候選人的政見,在蓋下選票的同時,更多的人問「這個活動要做什麼?」

臺北夏日氣溫屢破紀錄 未來兒童盼氣溫降落

綠色和平長期關注氣候變遷對人體健康、糧食生產、經濟衝擊、生態物種變化等各方面的影響,研究及模型推估均指出,若現在的我們不積極減少碳排放,未來世代的生活將十分不同。

「未來兒童候選人」雖是虛構人物,卻是未來兒童會面臨的真實困境。© Greenpeace

最吸睛的四號兒童候選人「阿汗」主打政見為「氣溫降落!降落!」,用曬到發昏的表情呼籲身處 2022 年的民眾,督促候選人承諾提升住宅能源效率、照顧無法開冷氣的能源弱勢。

綠色和平檢視中央氣象局臺北測站紀錄發現,2022 年臺北不僅測到破紀錄的 39.7°C 高溫,今年 7 至 8 月臺北市夜晚超過 30°C 的時數,相較於 2002 年同期大幅增加 142 小時,即今年兩個月內有超過 44 個酷熱夏夜(註1),為六都之冠。

不同族群面對高溫的承受程度也不同,根據衛生福利部發布的《因應氣候變遷之健康衝擊政策白皮書》,已將兒童列入氣候變遷之脆弱族群,而國際稻米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RRI)研究發現夜晚溫度每增加 1℃,稻米的產量就降低 10%,反映地方首長候選人們,需要馬上回應氣候變遷下民眾面對健康及糧食的威脅。

現在決定未來 一起為氣候投票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指出,氣候變遷對城市生活的影響已經清晰可見,臺北 2022 年出現的極端高溫,威脅兒童的健康以及糧食供應,活動雖以童趣的視覺呈現未來兒童的需求,卻需要現在的選民及候選人馬上回應。

家長帶著孩子閱讀候選人政見、體驗投票流程。© Greenpeace

適逢 2022 年地方選舉,從縣市首長到里長,每一名候選人無不端出政見爭取民眾支持,然而,選舉期間的政見亦可反應民眾最關心的議題。回顧今年上半年的澳洲大選、及正在進行的美國期中選舉,「氣候變遷」這題成為民眾辨別候選人是否具有遠見的關鍵。然後在臺灣,氣候討論經常被歸類在「環保議題」,而非跨部門、宏觀的優先施政重點。

綠色和平氣候專案於 9 月下旬陸續向全臺縣市首長候選人提出氣候建言,截至 11 月 1 日共有10人回應,包含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長候選人。關於綠色和平建議政策方向與候選人回覆狀況,您可以瀏覽「政見選物所」並加入綠色和平的行列,督促候選人提出對下一代真正有助益的氣候政見。

參與者完成投票可以獲得未來政見著色卡,繪出繽紛的未來。© Greenpeace

註1:夜間高溫差異時數為中央氣象局觀測資料系統臺北市臺北測站資料,對照 2002 年及 2022 年 7、8 月晚間 17 時至 0 時溫度超過(含)30°C 之時數,前者為 171 小時、後者為 313 小時。

延伸閱讀:

相關標籤:

氣候變遷活動臺灣環境議題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