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減塑
5 mins

2025年起,旅宿業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旅客受哪些影響?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每次出遊旅行整理行李,有哪些必須攜帶的用品?自 2025 年元旦起,全臺旅宿業者將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哪些物品會受到影響?旅客需自備哪些用品?這項新政策又如何幫助減少臺灣的垃圾問題?

「一次性備品」政策上路!哪些用品須自己帶?

臺南一家旅宿業者在櫃台擺放的減塑新政宣傳品,鼓勵旅人自備個人衛生用品。
臺南一家旅宿業者在櫃台擺放的減塑新政宣傳品,鼓勵旅人自備個人衛生用品。 © Greenpeace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全臺旅宿業者不得主動提供旅客一次性備品,違規業者將可處 1,200 元以上、6,000 元以下罰款資料來源:公視新聞網:一次性旅宿用品限制令明年元旦上路 哪些物品不得主動提供?有什麼替代方案?。這項政策其實早於 2023 年,環境部(原環保署)便已計劃推動「一次用旅宿用品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減少臺灣旅宿業所產生的一次性包裝及垃圾,只是當時遭業者反彈,而延後至 2025 年元旦正式實施。

新政策管制的對象主要是觀光旅館業、一般旅館業及民宿,其他如露營地、休旅車營地、香客大樓、長照及安養中心等提供住宿服務的業者,則不在管制範圍內。

旅宿業者不得主動提供哪些一次性備品?

根據公告,旅宿業者不得主動提供小於 180 毫升的小包裝洗髮乳、潤髮乳、沐浴乳、乳液等四種洗沐保養用品,以及一次性梳子、浴帽、刮鬍刀、牙刷、牙膏等備品

部分民眾擔心此政策會造成不便,但事實上,洗沐保養用品是改以大瓶裝的方式提供,並不影響旅客使用;如果忘記攜帶其他備品,仍可向業者詢問索取或購買。因此,不是不提供,而是不主動提供,也藉此鼓勵消費者以「重複使用」體驗永續觀光,一同減少不必要的垃圾產生。

另外,這項政策並不限制旅宿業者提供如浴巾、拖鞋、吹風機、杯具等用品,因此並沒有想像中的不方便。

旅宿業者以往為旅客準備的許多一次性備品,在新政實施後,小包裝的洗沐用品及一次性梳子牙刷等備品將不得主動提供。
旅宿業者以往為旅客準備的許多一次性備品,在新政實施後,小包裝的洗沐用品及一次性梳子牙刷等備品將不得主動提供。 © TB studio / shutterstock.com

旅行變得好麻煩?減少使用塑膠的好處

習慣使用備品、重視便利性的民眾質疑這項政策僅利益旅宿業者,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因此感到抗拒。事實上,配合新政策不僅有助於環保,長遠來看也能帶來更多益處。

好處一:旅客擁有更多選擇

您是否曾在旅行住宿中,用到品質低劣或不符合喜好的一次性備品,卻不得不將就?現在您可以自備品質更好、更符合自己需求的用品,或自行決定是否向業者索取備品,也可選擇性地索取。

其實,有不少民眾比較習慣使用電動牙刷、電動刮鬍刀,以及更適合個人髮質的梳子,而這些都是可以重複使用的產品,外出旅行時也通常會自行攜帶,並不受政策影響。

好處二:大幅減少一次性垃圾

旅宿業者提供的備品多是一次性使用,旅客退房後就會成為垃圾,甚至為了衛生和安全考量,備品即使沒使用過也可能直接丟棄,逐漸累積大量塑膠垃圾。環境部估計,減塑新政策上路後,每年將可減少 4.6 億個小包裝旅宿用品,約減少 2,100 公噸垃圾重量,相當於一年減碳 2,500 公噸。

這項政策不僅能夠促使臺灣加入國際間永續觀光的腳步、為旅宿業者省下處理垃圾的成本,更減少臺灣垃圾處理的相關費用。(延伸閱讀:垃圾山遍布全臺!綠色和平研究員揭露高回收率背後的錯誤政策

旅宿業者不主動提供容量小於180毫升的小包裝洗髮乳、潤髮乳、沐浴乳、乳液等洗沐用品,改以大瓶裝或壁掛式容器提供。
旅宿業者不主動提供容量小於180毫升的小包裝洗髮乳、潤髮乳、沐浴乳、乳液等洗沐用品,改以大瓶裝或壁掛式容器提供。 © Zigmunds Dzgalvis / shutterstock.com

好處三:避免浪費資源

旅宿業者提供的小包裝洗沐用品,即使還沒用完也不一定會被旅客帶走,但剩下的洗髮精、沐浴乳或潤髮乳會直接被丟棄和浪費。政策實施後,業者改以大瓶裝或壁掛式容器提供,則可省去不必要的一次性塑膠包裝,也避免浪費洗沐用品

一次性備品背後的塑膠污染

為了減少一次性塑膠垃圾,「環保旅遊」、「無痕旅行」的概念已在全球推行許久,尤其歐美、日韓等國已相當普遍。

以往為了便利,許多洗沐用品的製造業者大量生產小包裝商品,卻也逐漸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以多芬(Dove)為例,該品牌每年生產數十億個一次性塑膠包裝,其中 64 億個是攜帶型的塑膠小袋包裝(sachet)。

根據綠色和平調查,多芬的母公司聯合利華(Unilever)是全球最大的塑膠小包裝銷售商, 2023 年總銷售量超過 530 億個,相當於每秒售出 1,700 個!而這些商品大多銷往經濟條件較弱勢的南半球國家,例如亞洲的發展中國家、非洲及拉丁美洲。(延伸閱讀:戳破聯合利華的永續泡泡:每秒出售1700個塑膠小包裝

多芬(Dove)每年生產數十億個一次性塑膠包裝,其中 64 億個是攜帶型的塑膠小袋包裝(sachet),已造成環境污染及水患風險。
多芬(Dove)每年生產數十億個一次性塑膠包裝,其中 64 億個是攜帶型的塑膠小袋包裝(sachet),已造成環境污染及水患風險。 © Greenpeace / Aji Styawan

塑膠小包裝在產品用完後隨即成為垃圾,而它的材質不僅不易回收,還很容易堵塞水道和排水口,菲律賓更因此引發淹水、傳染病等問題,更加劇塑膠污染危機。綠色和平推算,全球超過兩億最貧窮的人口因多芬等品牌的廢棄物,面臨更嚴重且更頻繁的水患風險。

綠色和平自 2023 年推動聯合利華在 2025 年停止使用塑膠小包裝,並呼籲轉向以可重複使用、重複盛裝的包裝銷售商品,改變生活消費品產業的塑膠氾濫現況。

一次性備品的無塑改革,下一步可以這麼做

對於環境部此次的限制令,綠色和平樂見其成,尤其一次性梳子、浴帽、刮鬍刀、牙刷等備品經常是塑膠製品,甚至再額外用一層塑膠包裝,製造大量難以分解的塑膠垃圾。透過旅宿業者加以落實,將有望幫助臺灣減少可觀的垃圾量。

本次規範尚未限制一次用拖鞋、肥皂、瓶裝水、棉花棒、咖啡包、茶包等,如果要進一步實施減塑,綠色和平建議下一步可從瓶裝水開始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負責人張凱婷分析,根據觀光署,全臺觀光旅館、一般旅館及民宿共計約 96,028 間房間,若以 50% 平均住房率、9 成房間每晚提供 2 瓶塑膠瓶裝水推估,每年臺灣旅宿業共消耗約 3,146 萬瓶塑膠瓶裝水,製造至少 818 公噸塑膠廢棄物。

為了進一步減塑,旅宿業者應停止提供一次性塑膠瓶裝水,改為設置方便的飲水機,也可改用玻璃瓶或鋁製瓶提供飲水並重複使用。
為了進一步減塑,旅宿業者應停止提供一次性塑膠瓶裝水,改為設置方便的飲水機,也可改用玻璃瓶或鋁製瓶提供飲水並重複使用。 © New Africa / shutterstock.com

因此,張凱婷建議旅宿業者改以設置飲水機,或改用玻璃或鋁製瓶裝水並重複使用,將可有效大幅減少塑膠瓶,更進一步促進重複使用、重複填充的產業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完善的永續旅遊體驗。

在此次限制令實施前,已有越來越多旅宿業者重視減塑行動,自發性地安裝飲水機及固定式洗沐用品架。如果您也一樣關心環境,鼓勵您支持具備環保理念的業者,使您的旅行得以兼顧友善地球,成為邁向永續未來的「無痕旅人」。

延伸閱讀:

相關標籤:

減塑綠色生活臺灣環境議題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