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志工打擊塑膠污染,兒美館、垃圾山、海岸線,無所不在!
2024年,綠色和平在臺灣、東亞、全球持續推動減塑專案,綠色和平志工夥伴也積極參與其中,從河川、海攤、甚至到垃圾山,都有他們努力的身影。一起來回顧這群不塑之客跋山涉水的行動足跡吧!
文章目錄
直擊!親登垃圾山驗水質
您有想過,把家庭垃圾丟進垃圾車後,那一車一車垃圾的去向嗎?綠色和平的研究員和環境調查志工,透過衛星影像和實地調查,揭露了全臺目前竟然超過 100 座垃圾暫置場。
為向大眾揭露驚人的污染真相,綠色和平特別邀請深耕新竹水資源議題多年的「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理事長彭桂枝領頭,並攜手人氣 YouTube 環境頻道《台客劇場》團隊、以及熱血的綠色和平志工,深入竹東垃圾暫置場的核心地帶。

調查團隊不只用雙眼見證堆積如山的垃圾困境,更首度運用專業水質檢測儀器,揭開垃圾山對周邊水源的潛在威脅!

綠色和平呼籲政府應該投入更多精力和預算源頭減塑,如果不從源頭減少製造垃圾,末端的努力都如杯水車薪,永遠趕不上垃圾產生的速度。(延伸閱讀:垃圾山遍布全臺!綠色和平研究員揭露高回收率背後的錯誤政策)
宣傳!推廣循環容器使用
源頭減塑、減少垃圾,推薦您從「吃」做起!
綠色和平志工團隊於今年 4 月,在桃園市兒童美術館的開幕市集期間,提供為期 2 天循環容器租用服務,押金全額退還。
志工們透過說繪本故事、市集小蜜蜂宣導、高舉減塑標語以及與民眾互動等方式進行宣傳。短短兩天內,志工夥伴成功讓市集減少使用 4,090 個一次性塑膠製品,並收集來自全臺 229 家庭的明信片,表達支持源頭減量和重複使用容器的立場。(延伸閱讀:桃園市兒美館慶開幕,綠色和平協助減少4千件一次性餐具,怎麼辦到的?)


行動!遞交減塑陳情書函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明信片上的字句,匯聚成守護地球的堅定呼聲,傳進了桃園市府。
2024 年 5 月 31 日,綠色和平志工團隊遞交減塑陳情書至桃園市政府,呼籲市長張善政更積極推動減塑。市長室顧問李紹偉代表張善政市長收下陳情,並回應會加速推動相關政策。

奮戰!烈日暴雨淨溪調查
減塑除了從個人做起、呼籲政府改革,還需要誰的參與呢?答案是:大量生產塑膠的企業!
為了找出臺灣塑膠污染的主要源頭,綠色和平在 2024 年發起了淡水河與曾文溪的河川塑膠廢棄物調查,從品牌追溯製造商,讓研究結果成為推動倡議品牌減塑的最佳證據!(延伸閱讀:綠色和平百人南北大淨溪,揭露臺灣塑膠危機)



突破!沙灘驚見塑膠原粒
積留河川的塑膠廢棄物數量壯觀,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最難以察覺的塑膠污染其實是無處不在的塑膠原粒。
綠色和平聯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許瑞峯副教授團隊,以及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許弘莒教授團隊,在 2024 年 8 月和 9 月展開臺灣首次塑膠原粒的系統性採樣調查及海流擴散模型推估塑膠原粒逸散模式。
綠色和平 20 位志工前往了高雄,採取海岸的高潮線、低潮線以及其潮間帶的沙土,每隔 200 公尺做一次採樣。調查範圍包括旗津沙灘、旗津貝殼館、旗津風車公園及林園中門沙灘等 4 處地點。


調查發現,最靠近石化工業區的林園中門沙灘塑膠原粒分布密度最高,在 2 次採樣中,分別採出每公斤泥沙含有 86.23 及 96.63 顆塑膠原粒。(延伸閱讀:從末端、使用到源頭:綠色和平如何揭露塑膠污染的全貌?解方又是什麼?)
除此之外,綠色和平研究船艦彩虹勇士號在林園工業區外海的水面和海底都採集到塑膠原粒,確認塑膠原粒逸散到外海,之後將深入了解可能流向。

揚帆!與您航向無塑未來
《全球塑膠公約》於 2024 年 11 月底至 12 月在韓國首爾召開表定的最後一輪談判,為了在東亞宣傳《全球塑膠公約》的重要性、集結更多渴望減塑的聲音,綠色和平的環保研究船艦「彩虹勇士號」在11 月 2 日和 3 日睽違 7 年再次造訪臺灣!
為了確保參觀會員與民眾的安全,以及讓他們能順利與船艦船員互動,綠色和平動員了約 50 名志工夥伴,負責報到與登船須知解說、引導參觀動線、提供隨隊解說與翻譯服務,確保每一位參與者都能順暢且愉快地完成參觀。



行動!為環境帶來關鍵改變!
綠色和平以科學為基礎,運用「IDEAL」框架(調查 Investigate、紀錄 Document、揭露 Expose、行動 Action、遊說 Lobby),倡導環境議題、提出具體解決方案,並有效影響政府與企業決策。
2024 年一整年度的志工參與成果統計,參與人次與投入時數再次提升,見證有越來越多人關心環境議題,並且實際付出行動。
志工招募中!
綠色和平的志工不僅參與各項環境專案,還能深入參與研究、調查及最前線的倡議行動。相信有您的加入,您我將共同推動關鍵的環境變革,讓行動成為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