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氣候
5 mins

6個重點看懂IPCC第六次氣候報告,已升溫1.1度比預期更快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召集全球頂尖氣候科學家,於 2023 年 3 月 30 日發布最新第六次評估整合報告(AR6 Synthesis Report),明確分析全球氣候變遷與升溫現況、極端天氣衝擊,以及應立即行動的方案,極力呼籲國際間積極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目標,控制升溫於攝氏 1.5 度內。

「保障未來宜居和永續的機會,正在快速消逝。」
「必須快速展開跨部門和系統性的轉型。」
「這十年所做的選擇與行動,將對此刻甚至往後數千年帶來深遠影響。」

來自全球的頂尖氣候科學家正發出嚴正警告!2023 年 3 月 30 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最新報告資料補充:
IPCC: AR6 Synthesis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23
,分析過去十年數千份經同儕審閱的研究論文、整合第六次評估報告(AR6 Synthesis Report)所有內容,針對氣候危機的評估和解決方案,提出關鍵呼籲。

IPCC 的完整報告有哪些重要資訊?以下為您整理成六大重點,邀您一同關心全球減緩氣候變遷的專業研究和結論。

1. 人為導致的氣候變遷影響已快速擴散,而且越來越劇烈

人為助長的氣候變遷,已經影響全球各個區域,證據包括極端的熱浪、暴雨、乾旱及熱帶氣旋,而對人類和自然帶來的衝擊和相關損失,也正快速擴散。

生態系統正面臨比預期更廣泛且嚴重的衝擊,大約一半的生物已因為氣候變遷導致的環境改變,而開始遷移至其他棲地。

氣候變遷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越來越頻繁且劇烈,野火、暴雨、乾旱、極端高溫,已在全球許多地區發生。
氣候變遷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越來越頻繁且劇烈,野火、暴雨、乾旱、極端高溫,已在全球許多地區發生。 © Greenpeace

2. 氣候衝擊和風險更加惡化,且比預期更早發生

全球綜合的衝擊和風險程度,已從「高」被評估至「非常高」。目前,全球平均升溫已達攝氏 1.1 度,而且朝向攝氏 3 度邁進。

若升溫達到攝氏1.2度

生態系統將面臨高度風險,包括大規模的樹木死亡、珊瑚白化、仰賴海冰而生的物種大幅消逝,以及因熱浪導致的大量物種喪生。

若升溫達到攝氏1.5度

最多將有 14% 陸域生態系物種,面臨非常高的滅絕風險。由於這時的氣候將帶來更多劇烈的極端高溫和危險的潮濕高溫,引發極端暴雨和連帶的洪水、熱帶氣旋、野火,以及海平面極端變化。

當升溫來到攝氏1.5至2.5度

如冰層不穩或熱帶森林生態系喪失等臨界點事件,將轉為高風險。大約在升溫攝氏 1.9 度時,有一半的人口可能面臨有生命威脅的氣候狀態,主要源自於「極端高溫」和「潮濕」的雙重衝擊。(延伸閱讀:越來越熱!什麼是熱浪?氣候變遷會對您我造成哪些「熱傷害」?

當持續升溫至攝氏2度到3度之間

格陵蘭和西南極的冰層將幾乎消融,而且是不可逆的永久消失。

2022年8月,高溫乾旱導致德國萊茵河水位見底、河床乾裂。
2022年8月,高溫乾旱導致德國萊茵河水位見底、河床乾裂。 © Bernd Lauter / Greenpeace

3. 碳排最低的族群,竟受到最嚴重衝擊!

最不助長氣候危機的人,竟然是受衝擊最嚴重的族群。全球近一半人口(約 33 億至 36 億人)生活在高度氣候脆弱的處境。2010 至 2020 年間,在高度脆弱地區因洪水、乾旱和暴風雨而喪命的人數,是低度脆弱地區的 15 倍之多。與此同時,全球 10% 最富有的家庭,就因消費助長了近 45% 的溫室氣體排放。

氣候行動須確保公平正義,並提供調適資金

全球其實有足夠的資金來制定真正的改變,只是現在仍有許多障礙需要移除。目前化石燃料獲得的公共和私人資金流,依然比氣候調適和緩解的資金還多。根據國際能源局(IEA)釋出的報告,石油和天然氣產業光是在 2022 年就賺了 4 萬億美金!而代價就是助長氣候危機。

政府和金融機構必須以符合 1.5 度的目標調整政策,而國際間也需要為了達到氣候調適和減緩,找出公平的解方,並協助責任最小的國家解決損失和損害問題。透過宏觀經濟政策,將幫助推動永續低碳排發展路徑、安全網和社會保護,以及優化獲得低碳排建設資金的管道,尤其是發展中地區。

全球近一半人口(約 33 億至 36 億人)生活在高度氣候脆弱的處境。圖為2022年1月,巴西發生數個月的水患,影響東北部地區人民。
全球近一半人口(約 33 億至 36 億人)生活在高度氣候脆弱的處境。圖為2022年1月,巴西發生數個月的水患,影響東北部地區人民。 © Isis Medeiros / Greenpeace

4. 全球正邁向非常高風險、毫無減少的碳排放量

然而《巴黎氣候協定》目標是呼籲全球必須在 2030 年前減少一半碳排放量,但以目前的進度來說,很有可能到 2030 年時,全球排放量仍沒有減少

目前全球已有的化石燃料建設,如果全部啟用且毫無限制,已足夠使全球升溫超過 1.5 度。因此現在已經沒有任何空間建設新的化石燃料,而現有的應盡早淘汰,積極轉型至永續能源。

在限制全球升溫於攝氏 1.5 度內的途徑中,全球在 2050 年前,使用燃煤的量應減少 100%、石油減少 90%、天然氣減少 85%,將有超過 50% 的機會達成控制升溫。

為了達到控制全球升溫於攝氏1.5度內,大幅度降低碳排放是必要之舉,而淘汰化石燃料就是關鍵方法之一。
為了達到控制全球升溫於攝氏1.5度內,大幅度降低碳排放是必要之舉,而淘汰化石燃料就是關鍵方法之一。 © Paul Langrock / Greenpeace

5. 透過緊急行動,《巴黎氣候協定》的長期目標還是有機會達成

如果排放情況未見改善,我們將在近期達到升溫攝氏 1.5 度。不過,我們仍有機會阻止暖化和避免最嚴重的衝擊。

如果根據 IPCC 建議的最積極減排路徑,暖化高峰可能來到攝氏 1.4 至 1.6 度,並在世紀末降到攝氏 1.5 度以下。因此如果全球緊急行動,我們還是有機會達成《巴黎氣候協定》的長期目標。不過這將需要全球於 2030 年減碳約一半,並在 2050 年左右達到淨零碳排,然後持續減排到全球「淨負碳排」(net negative),意即每年的減碳量高於排放量。

最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地限制升溫超過 1.5 度,是氣候行動的關鍵,不過逐漸的降溫仍無法扭轉暖化高峰所帶來的不可逆衝擊,例如物種滅絕或冰層消融。

此外,即使「碳移除」(carbon dioxide removal,CDR)是此刻的必要之舉,但它的效果仍有許多不可預料的地方,不應過度依賴。IPCC 較早釋出的報告內容曾提到:

「尚未證實全球將大規模採取 CDR 技術,若過度依賴這個科技,將為限制升溫帶來重大風險。CDR 在減碳路徑中的需求較低,而『提高能源效率』和『減少能源需求』才是應被強調的解方。」

再生能源是其中一種更永續且發電過程不製造碳排的能源,在減緩氣候變遷的挑戰中扮演關鍵角色。
再生能源是其中一種更永續且發電過程不製造碳排的能源,在減緩氣候變遷的挑戰中扮演關鍵角色。 © Greenpeace

6. 這是關鍵的十年,而我們已有解決方案,必須真正落實

全球已進入關鍵的十年,我們必須減少近一半的溫室氣體排放,同時確保糧食安全、保護與復育自然。

其實全球已有在 2030 年前減少 50% 碳排的工具,而減緩氣候變遷的潛力方案中,有一半估計是低成本的,甚至可以節省成本。其中最具貢獻的方法來自: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保護和復育森林及生態系統、氣候友善的糧食系統,以及各種形式提升能源效率。目前再生能源成本已逐漸和化石燃料打平,甚至更低,可以促使不同部門透過電氣化,實現有效減碳。

2050 年前,需求面的措施可以幫助減少全球 40% 至 70% 溫室氣體排放,這將有賴於社會使用科技和選擇資源的方式,透過糧食、居住、交通和購物等層面實現。其中一個最具潛力的措施,就是轉成少吃肉的飲食,將能達到保護生物多樣性和人體健康的共同效果。

保護全球30%至50%的陸域、淡水與海洋生態環境,將有助於減緩氣候危機。
保護全球30%至50%的陸域、淡水與海洋生態環境,將有助於減緩氣候危機。 © Paul Hilton / Greenpeace

下一步該怎麼做?從「成長」改為「轉型」

檢視 2023 年,臺灣已出現嚴重旱象、3 年沒有颱風入境,面臨休耕和缺水危機。而全球極端暴雨、水患更是層出不窮,警示著我們氣候危機已是現在進行式,必須積極行動避免更嚴重的衝擊。

採取氣候調適發展的機會正快速流逝,為了達到《巴黎氣候協定》和其他永續目標,我們必須跳脫依賴單獨的科技、部門和參與者,並採取整體且廣納的轉型,達成緩解和調適的目的

科學家已將求生工具交付與大眾,接下來您我必須確保政府、企業、投資者和公眾,一同落實科學行動。綠色和平長期以來串連全球團隊,於各地推動各政府與企業積極行動,制定政策淘汰化石燃料、轉型至再生能源、保護海洋與森林等自然生態環境、以重複使用取代一次用的習慣,延長資源的使用時間。

2021年11月,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期間,全球共動員約4萬人向政府倡議,要求立即為氣候行動。
2021年11月,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期間,全球共動員約4萬人向政府倡議,要求立即為氣候行動。 ©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您我的孩子、他們的下一代,甚至更多未來世代的生活將會如何?也許他們會回過頭來感謝您我所做的努力,或者問責此刻為何毫無作為。

現在是扭轉氣候危機的關鍵十年,期待在全人類的合作和努力之下,得以為您我爭取更永續、宜居的地球家園。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