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3 min

希望,因行動而生:2024 年綠色和平東南亞環境專案回顧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回顧 2024 年,您我一同經歷了重重考驗,更加堅定守護環境的決心,展現出團結行動的強大力量。從充滿生命力的和平行動、在地社區工作,到勇敢的倡議行動與政策突破,這一年的每時每刻,都訴說著堅毅與行動的故事。一起透過精選照片,回顧綠色和平東南亞環境專案最具影響力的時刻。

匯聚公民力量,開創新局

在泰國曼谷,公民社會提交 12,165 份簽名連署,呼籲推動污染物排放與轉移登記法(PRTR 法)。 © Wason Wanichakorn / Greenpeace
在泰國曼谷,公民社會提交 12,165 份簽名連署,呼籲推動污染物排放與轉移登記法(PRTR 法)。 © Wason Wanichakorn / Greenpeace

當公民團結在一起,改變就能成真。 2024 年,數千人加入綠色和平泰國辦公室以及當地多個公民組織,如泰國環境法基金會(EnLAW)、生態警報與復原(EARTH),合作推動污染物排放與轉移登記法(PRTR 法),要求報告和揭露對環境排放的污染物類型的資訊,促進社區的知情權。了解更多

2024 年 6 月 6 日,南索龍區正式頒發法令,克納賽莫斯族對其傳統土地的所有權得到了法律的認可。 © Jurnasyanto Sukarno / Greenpeace

2024 年 6 月 6 日,4,000 名巴布亞原住民最終獲得了對南索龍區(South Sorong Regency) 97,411 公頃熱帶雨林的習慣權(customary rights)法律認可。這片新認可的土地屬於克納賽莫斯族(Knasaimos Peoples),面積約當四個臺北市。

與印尼西巴布亞地區許多原住民社區一樣,克納賽莫斯族為了保護他們的傳統土地,抵抗外部利益如伐木和種植公司進行開發,已經奮鬥了數十年。這個裁決不僅確認了原住民對土地、森林、水源及其他自然資源的權利,對他們而言更是守護了祖傳遺產。了解更多

薄荷省(Bohol)易沉島嶼以太陽能再生能源方案強化氣候應變。© Miguel de Guzman / Greenpeace
薄荷省(Bohol)易沉島嶼以太陽能再生能源方案強化氣候應變。 © Miguel de Guzman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馬來西亞辦公室、菲律賓辦公室發起倡議,協助在地社區採取行動,共創乾淨永續的未來。

綠色和平菲律賓辦公室在當地社區建置太陽能板計劃。
綠色和平菲律賓辦公室在當地社區建置太陽能板計劃。 © Miguel de Guzman / Greenpeace

在菲律賓,比蘭比蘭島(Bilangbilangan)和巴塔山島(Batasan)的居民,在綠色和平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安裝了太陽能板和充電站,提升了氣候韌性並減少了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了解更多

另一方面,綠色和平馬來西亞辦公室在沙白安南縣(Sabak Bernam)的 Sekendi 福利之家展開首個太陽能轉型計畫。安裝太陽能板後,每月可節省 900 馬幣的電費支出,這筆費用轉而用於改善 21 名孩童的生活與學習空間。了解更多

勇於行動,打造永續未來

暹羅灣(Gulf of Thailand)化石氣平台前的和平行動。@Greenpeace
暹羅灣(Gulf of Thailand)化石氣平台前的和平行動。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東南亞分部展開多項重要行動,挑戰危害環境的體制,加速推動氣候正義。從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到倡議積極的氣候行動,專案團隊努力不懈致力於推動永續解決方案。

行動志工在泰國 Arthit 天然氣田和平抗議。
行動志工在泰國 Arthit 天然氣田和平抗議。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泰國辦公室行動志工隨船艦「彩虹勇士號」和平抗議,志工在泰國 Arthit 天然氣田擬建的海上二氧化碳捕捉與封存設施前展開布條,譴責化石燃料產業的漂綠行徑。了解更多

在泰國曼谷環境部前的氣候遊行。© Chittawan Limcharoen / Greenpeace
在泰國曼谷環境部前的氣候遊行。 © Chittawan Limcharoen / Greenpeace

此外,綠色和平泰國辦公室的行動志工在向總理貝東塔(Paethongtarn Shinawatra)提交的公開信中傳達了強有力的訊息。

在自然資源與環境部,一幅 10 乘 10 公尺的橫幅上寫著「以人為本,停止碳排放巨頭的漂綠行徑」,強調了解決氣候危機的真實方案的迫切需求。了解更多

公民團體遊行到自然資源和環境部,呼籲泰國政府採取強有力的氣候行動,擺脫化石燃料、碳信用計劃以及碳捕獲與儲存(CCS)等錯誤的解決方案。 © Chittawan Limcharoen / Greenpeace
公民團體遊行到自然資源和環境部,呼籲泰國政府採取強有力的氣候行動,擺脫化石燃料、碳信用計劃以及碳捕獲與儲存(CCS)等錯誤的解決方案。 © Chittawan Limcharoen / Greenpeace
於 2024 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16)和第 29 次締約方大會(COP29)前,共約 200 人參與了前往自然資源和環境部的氣候正義遊行,呼籲泰國政府採取強有力的氣候行動。© Chittawan Limcharoen / Greenpeace
於 2024 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16)和第 29 次締約方大會(COP29)前,共約 200 人參與了前往自然資源和環境部的氣候正義遊行,呼籲泰國政府採取強有力的氣候行動。 © Chittawan Limcharoen / Greenpeace

2024 年初,包括綠色和平印尼辦公室等數十個公民組織伴隨一個巨大的皮諾丘充氣偶,沿著雅加達主要街道遊行,並伴隨著熱鬧的行進樂隊。這場充滿創意的抗議行動,意在吸引公眾關注印尼 2024 年總統大選期間的民主和環境危機。

綠色和平印尼辦公室和數十個民間社會組織強調,如果印尼人民在即將舉行的選舉中投票給錯誤的總統和立法候選人,未來的民主、人權和環境危機將會加劇。布條上寫著「不要投票給寡頭」。© Jurnasyanto Sukarno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印尼辦公室和數十個民間社會組織強調,如果印尼人民在即將舉行的選舉中投票給錯誤的總統和立法候選人,未來的民主、人權和環境危機將會加劇。布條上寫著「不要投票給寡頭」。 © Jurnasyanto Sukarno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印尼辦公室參與創意遊行。
綠色和平印尼辦公室參與創意遊行。 © Jurnasyanto Sukarno / Greenpeace
遊行傳揚氣候正義與民主精神。
遊行傳揚氣候正義與民主精神。 © Jurnasyanto Sukarno / Greenpeace

為森林與原住民權利發聲

阿威尤(Awyu)和莫伊西金(Moi Sigin)部落代表第二次來到最高法院,為深受多間棕櫚油企業威脅的傳統森林而戰。© Jurnasyanto Sukarno / Greenpeace
阿威尤(Awyu)和莫伊西金(Moi Sigin)部落代表第二次來到最高法院,為深受多間棕櫚油企業威脅的傳統森林而戰。 © Jurnasyanto Sukarno / Greenpeace

在 2024 年 7 月,來自巴布亞土地的原住民阿威尤(Awyu)和莫伊西金(Moi Sigin)部族的環境與土地權利行動者,來到最高法院提交請願書,以及查詢他們分別於 3 月和 5 月初提出的終審上訴的進展情況。

最高法院大樓前。 © Jurnasyanto Sukarno / Greenpeace
最高法院大樓前。 © Jurnasyanto Sukarno / Greenpeace
公民傳遞拯救森林和人民的有力訊息。© Jurnasyanto Sukarno / Greenpeace
公民傳遞拯救森林和人民的有力訊息。 © Jurnasyanto Sukarno / Greenpeace

他們穿著群島各地原住民族的傳統服裝,高舉布條和標語,上面寫著「萬眾矚目巴布亞」、「拯救巴布亞祖傳森林和人民」等訊息。了解更多

另一方面,綠色和平發展由社區主導的計劃,旨在為馬來西亞吉蘭丹州的半島原住民(Orang Asli and Asal) 提供知識交流和賦權的空間。該計劃與當地原住民社區合作建立,作為一個聚集場所,讓人們可以在這裡聯繫、討論並制定策略,保護他們的祖傳土地。了解更多

在泰國清邁,綠色和平和翁桂監測網絡(Omkoi Monitoring Network)舉辦活動,紀念反對翁桂煤礦計劃五週年。這個慶祝活動頌揚少數族群和原住民社區在抵抗有害計劃展現的堅韌精神,突顯了在地社群為確保安全的未來不懈努力的決心。這一里程碑強調了人們應該擁有塑造自己未來的權力這一信念。了解更多

捍衛乾淨空氣:人人皆享有的權利

2024 年 9 月,綠色和平與「CERAH 反霾害行動聯盟」(CERAH Anti-Haze Action Coalition)一起慶祝了馬來西亞人權委員會(SUHAKAM)報告發布,強調人皆擁有享有乾淨與健康環境的權利。了解更多

這項里程碑源於 2021 年綠色和平向馬來西亞人權委員會提起霧霾污染申訴。該申訴促成2022 年舉行的圓桌會議,會議聚焦討論馬來西亞國內與跨境霧霾的解決方案。了解更多

南蘇門答臘省巨港(Palembang)地方法院的霧霾訴訟案件。© Mushaful Imam / Greenpeace© Mushaful Imam / Greenpeace
巨港(Palembang)地方法院審理南蘇門答臘省 11 名受影響居民提起的訴訟,居民們要求追究三家公司的責任,三家公司是亞洲紙漿和紙業公司(屬於金​​光集團旗下)控制的木漿供應商。該訴訟旨在追究由這些公司的營運引發的霧霾及其他負面環境影響。 © Mushaful Imam / Greenpeace
南蘇門答臘省巨港(Palembang)地方法院的霧霾訴訟案件。© Mushaful Imam / Greenpeace
南蘇門答臘省巨港(Palembang)地方法院的霧霾訴訟案件。 © Mushaful Imam / Greenpeace

跨境霧霾是重大的人權問題,2024 年 12 月,印尼就南蘇門答臘省反覆發生的泥炭地火災霧霾爆發了一場法律戰。巨港地方法院首次對受火災直接影響的 11 名當地居民提起的訴訟進行實質聽證。

隨著訴訟的進展,社區對受害者表達支持,南蘇門答臘的團體也紛紛支持原告。綠色和平印尼辦公室倡議採取更強有力的法律行動和環境改革,防止泥炭地火災持續發生,令健康和環境危機惡化。了解更多

堅定前行,邁向無塑未來

《全球塑膠公約》要求函於曼谷遞送。 © Chanklang Kanthong / Greenpeace
公民組織包括綠色和平泰國辦公室、環境正義基金會(EJF)、泰國生態警報與復原(EARTH)向曼谷自然資源與環境部提交了一份要求函,要求泰國政府於第五次談判(INC-5)會議支持強有力的《全球塑膠公約》。 © Chanklang Kanthong / Greenpeace

塑膠污染不分國界,2024 年,綠色和平東南亞分部持續以有力行動倡議強有力的《全球塑膠公約》。從於曼谷遞交《全球塑膠公約》要求函,到會見馬來西亞自然資源和環境永續發展部長,綠色和平一再強調系統性變革的必要,需要從源頭杜絕塑膠垃圾與污染。

《全球塑膠公約》要求函於曼谷遞送。 © Chanklang Kanthong / Greenpeace
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顧問 Apichart Sakdiset(右),接過綠色和平東南亞分部泰國國家總監 Tara Buakamsri 在曼谷自然資源與環境部活動中遞交的要求函。 © Chanklang Kanthong / Greenpeace

除了倡議《全球塑膠公約》,綠色和平發起壁畫計劃,並透過研討會和活動鼓勵社區採取積極行動,應對塑膠污染。

馬來西亞奎松市的「無塑未來」壁畫。 © Miguel de Guzman / Greenpeace
壁畫由藝術家 Sim Tolentino 創作,靈感來自綠色和平菲律賓辦公室向青年收集的訊息。這件作品的創作恰逢《全球塑膠公約》第五次談判會議(INC-5)在韓國釜山舉行期間。綠色和平呼籲出席 INC-5 談判會議的領袖承諾制定一個強有力且具雄心的公約,減少塑膠生產,真正解決全球塑膠危機,保護社區、生態系統及未來世代健康。 © Miguel de Guzman / Greenpeace
泰國曼谷《全球塑膠公約》研討會。  © Chanklang Kanthong / Greenpeace
泰國曼谷《全球塑膠公約》研討會。 © Chanklang Kanthong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與政府、產業和社區合作,倡議解決方案,包括優先減少塑膠使用和重複使用、頒佈一次性塑膠禁令,以及制定公平的融資計劃等。

環保船艦再啟航

2024 年船艦「彩虹勇士號」航行泰國安通國家公園(Angthong Marine Park)。 © Baramee Temboonkiat / Greenpeace
2024 年船艦「彩虹勇士號」航行泰國安通國家公園(Angthong Marine Park)。 © Baramee Temboonkiat / Greenpeace

2024 年,綠色和平環保船艦「彩虹勇士號」航行至泰國沿海社區,倡議海洋正義並訴求氣候行動。

在宋卡府占那縣,支持者登船參觀綠色和平船艦「彩虹勇士號」。 © Wason Wanichakorn / Greenpeace
在宋卡府占那縣,支持者登船參觀綠色和平船艦「彩虹勇士號」。 © Wason Wanichakorn / Greenpeace

在民間社會組織和機構的幫助下,目標是建立由當地社區主導的海洋保護區,讓這些社區得以繁榮發展,也確保海洋生物多樣性得到安全保護。

船艦「彩虹勇士號」抵達泰國,推動由在地社區主導的海洋保護區,保護海洋及沿海社區的權利。© Chanklang Kanthong / Greenpeace
船艦「彩虹勇士號」抵達泰國,推動由在地社區主導的海洋保護區,保護海洋及沿海社區的權利。 © Chanklang Kanthong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船艦「彩虹勇士號」航行泰國,展開為期一月的海洋正義之旅。 © Chanklang Kanthong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船艦「彩虹勇士號」航行泰國,展開為期一月的海洋正義之旅。 © Chanklang Kanthong / Greenpeace

活動以北欖帖詩琳中學(Debsirin Samutprakarn School)的樂儀隊表演開幕,表演主題為「海洋正義」。此外,還有一項名為「海洋和平」的六公尺長橫幅繪畫活動,該活動由藝術家 Sahred Toy 設計。了解更多

串連全球,環保行動更強大

綠色和平的工作由公眾力量推動,那些相信更美好世界並付諸行動來實現的人。

旨在改善和活化公共空間的場所營造活動,菲律賓帕西市。 © Noel Celis / Greenpeace
菲律賓帕西市 50 多名學生參加了由建築師、環保人士和藝術家領導的場所營造活動,學習如何創建一個更加安全、對兒童友善和氣候適應力更強的社區。 © Noel Celis / Greenpeace
在馬尼拉的自由島進行實地體驗活動。 © Jilson Tiu / Greenpeace
在馬尼拉的自由島進行實地體驗活動。 © Jilson Tiu / Greenpeace

2024 年,綠色和平透過活動、工作坊和志工活動,與數千位支持者建立了更深層的聯繫,強化改變世界的力量。

兒童《氣候訴訟》系列圖書在印尼日惹推出。© Hendra Nurdiyansyah / Greenpeace
在日惹舉行的新書發表會上,孩子聆聽了兒童《氣候訴訟》系列圖書的故事。該系列叢書與綠色和平印尼辦公室合作出版,旨在教育年輕一代了解拯救森林的重要性以及氣候變遷對原住民與在地社區的影響。 © Hendra Nurdiyansyah / Greenpeace
(右至左)作家 Titah AW 和插畫家 Sekar Bestari 在新書發表會上展示兒童版《氣候訴訟》系列圖書。© Hendra Nurdiyansyah / Greenpeace
(右至左)作家 Titah AW 和插畫家 Sekar Bestari 在新書發表會上展示兒童版《氣候訴訟》系列圖書。 © Hendra Nurdiyansyah / Greenpeace

通過這些社區倡議,我們親眼見證了推動在地和全球變革運動的人群的勇氣、創造力和決心。

如果沒有綠色和平的支持者,這些工作都不可能完成。

展望未來:自然,因你而美

邁入 2025 年,綠色和平深受支持者、全體夥伴、在地社群的團結與堅韌精神的激勵。儘管氣候變遷、污染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挑戰依然存在,但您我擁有重新構想人類與地球共生共榮的機會。期待繼續與您攜手並肩,繼續為乾淨空氣、健康海洋、繁茂森林和再生能源而努力。感謝有您一同同行,讓您我繼續以希望為指引,將其化為行動。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