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救氣候,電動車是萬靈丹?
電動車不靠燃油、不排廢氣,只要充電充飽就能出發,是有利節能減碳除空污的新寵兒,特斯拉等品牌股票也因此大漲。然而,您知道電動車的製造地與使用地點,也會對它降低碳排的效果產生影響嗎?我們應該如何真正打造「運輸去碳化」的未來?
文章目錄
搶救氣候,全球進入電動車時代
十多年前,當電動汽車剛剛問世的時候,還是小眾之間的前衛產品,如今的電動車,已經是全球勢在必行的主流趨勢,各大汽車品牌不但爭相積極研發與推出電動車款,更相繼祭出要在 2030 年前全面停止販售燃油車的承諾,例如 Audi、BMW 與 Benz 都已宣布分別將在 2030 年、2025 年與 2022 年淘汰燃油車,Volvo 甚至在去年就已經全面停止推出燃油車。
事實上,根據德國航空太空中心(German Center for Aeronautical and Space Research ) 2018 年的研究,全球汽車產業必須在 2028 年前就停止販售所有使用內燃機的汽車,包括油電混合車,才能守住攝氏 1.5 度的全球升溫。
難怪當全球市占 8% 的韓國現代汽車喊出預計在 2025 年出售 100 萬輛環保電動車時,讓許多人大搖其頭。光在 2019 年,現代汽車就售出了超過 770 萬輛汽車,即是在 2025 年僅維持同銷量,也代表將有 85% 的產品仍在使用燃油,轉型速度令人失望。
為督促現代汽車展現更積極的減碳作為,2020 年 9 月,綠色和平在韓國首爾的現代汽車總部前拉起了印著現代時任副總裁鄭義宣照片的巨型布幔,要求現代汽車的高層正視氣候危機,別再執迷於對石油的依賴。
電動車等於環保?
誠然,轉用電動車是全球能源轉型重要的一環,但換開電動車,就等於環保減碳嗎?
事實沒有這麼簡單。電動車在移動時固然減少空污與碳排,但實際上有多環保也要視製造地點而定,因汽車的製造過程需要用電,製造地的電力結構為何,便會決定生產電動車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若產地的再生能源占比高,碳排自然少,反之若燃煤電力占比高,碳排則大幅提高。另外,電動車的使用地也是關鍵,因為充電的發電來源,也將影響車的實際排碳量,若使用化石燃料所發的電力,僅僅是將碳排與污染的地點轉移到發電處。
以臺灣為例,目前臺灣仍有約4成的電由燃煤產生,因此若在臺灣使用電動車,不可避免地仍有約4成的能源使用來自污染與碳排最高的「灰電」,難以達成低碳排。因此若要讓電動車的使用真正達到環保與零碳排的效果,除了推廣電動車外,更要同時推動整個電力系統淘汰煤炭等化石燃料,逐步轉型為再生能源系統。
運輸「脱碳」,讓移動更輕盈
雖然與燃油車比起來,電動車更有利於能源轉型,但還有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汽車嗎?
根據交通部的調查,2018 年臺灣共有 808 萬多輛汽車,平均每個家庭有 1.5 輛車,在臺北市,民眾平均每次停車要花近 14 分鐘找車位,而全臺車輛數仍在持續成長 。為了容納越來越多的車輛,我們必須在城市中建造更多馬路與停車場,目前城市中約有一半的面積都讓給了車輛使用,不僅排擠人們行走、生活與使用的權益,對馬路的過度需求也危及生態。
近期德國政府為了建高速公路,計畫伐木開道貫穿國家森林,引起不小的爭議,而這只是反映世界各地仍未隨減碳目標俱進的建設思維。目前臺灣運輸相關的碳排約占全臺總碳排放量的 14%,若我們真的有心要讓運輸逐漸脱碳,必須重新思考當前使用汽車與土地的方式。
歐洲的氣候與新氣候研究所(Climact and New Climate Institute)的最新研究表明,若要讓交通運輸有效減碳,除了停止販售燃油車之外,更要提高大眾運輸的建設與使用,大幅減少小客車數量,到 2040 年,小客車數量須比與 2015 年減少 47%。
能源轉型是長遠而複雜的過程,運輸減碳的過程中,除了電動車,我們需要更整體的綠色大眾運輸規劃。少一些煤電,多一些綠電;少一些汽車與馬路,多一些自然與生活空間,才是具遠見的建設之路。
邀請關心環境的您,除了購買電動車之外,也更進一步支持發展再生能源、推動能源轉型政策,讓減緩氣候變遷的行動更全面,共同創造低碳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