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海洋
4 min

海獅來自拍!在加拉巴哥群島潛水勝地,見證海洋生態與觀光共生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您是否好奇,身處一個受到完善保護、生態豐富、被野生動物環繞的自然環境是什麼感覺?海洋保育和經濟發展有可能並行嗎?讓我們跟隨綠色和平資深志工「鈴噹」的腳步前往加拉巴哥群島,親眼見證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樣貌。她相信,臺灣也能以豐饒的自然環境享譽全球。

熱愛海洋的老師,投入志工十年為環境發聲

鈴噹,本名盧佳伶,在高雄出生長大,從小就常和父母到戶外貼近大自然。浮潛,是她很熟悉的海上運動。

也許是這樣的成長經歷,讓她一直以來非常關心環境議題,在 2013 年接觸綠色和平倡議「拒絕『割鰭棄身』魚翅」後,決定加入綠色和平的志工行列,積極投入至今。

除了志工身分,鈴噹平時是位「說故事老師」,透過故事向小朋友分享生活道理,也進一步融入塑膠污染、過度捕撈等議題,讓孩子們從小扎根環保理念,培養愛護環境和動物的心。(延伸閱讀:說故事搭起氣候教育的橋樑,成為孩子認識環境議題的入門磚

鈴噹認為:「觀念是要從小培養的,而不是到長大以後才開始知道這些事情。」最近,她也開始和孩子們分享 2023 年到加拉巴哥群島(Galápagos Islands)潛水的所見所聞。

加拉巴哥群島是厄瓜多的領土,與南美大陸之間相隔1100公里,以達爾文進化論的起源地和豐饒的生物多樣性聞名。
加拉巴哥群島是厄瓜多的領土,與南美大陸之間相隔1100公里,以達爾文進化論的起源地和豐饒的生物多樣性聞名。 © Greenpeace

在加拉巴哥和魟魚群共游,讚嘆海洋生態豐富

加拉巴哥群島是位於東太平洋的火山群島,屬於南美洲國家厄瓜多的省份之一,擁有豐富多元的自然生態。1835 年達爾文在觀察當地獨特的動植物後,啟發了「進化論」。

這也是加拉巴哥群島吸引鈴噹的主要原因,她說:「我想把自己在加拉巴哥看到的生態和達爾文觀察自然的精神分享給小朋友,帶給小朋友人與自然生態可以和平共存的觀念。」

鈴噹是20年的資深潛水員,她在加拉巴哥的潛水之旅與海中生物四目相望,彼此交換無聲的故事。
鈴噹是20年的資深潛水員,她在加拉巴哥的潛水之旅與海中生物四目相望,彼此交換無聲的故事。 © 盧佳伶

其實,鈴噹是專業潛水員,有 20 年的經驗,潛過約 200 多支氣瓶。她笑說,當朋友們都在考取駕照的年紀,她就已經在考潛水執照了,因為她深知:「地球有 70% 是海洋,所以如果不會潛水,看到的東西會少很多。」(延伸閱讀:公民科學家參與海洋生態調查,潛水員帶您一探小琉球海底世界

加拉巴哥的潛水之旅也確實滿足了鈴噹對海洋的好奇心,她回想著看見的生物:「加拉巴哥海鬣蜥、陸鬣蜥、陸龜、很多特有種」;也回憶起與呆萌海獅的美好邂逅:「當地遍地都是海獅,牠們不會害怕人類,拍照的時候還會有整群的海獅游過來合照。」因為當地動物知道人類不會傷害牠們。

加拉巴哥的海獅和人類相當親近。鈴噹(右一)拍照時,一對海獅來搶鏡。
加拉巴哥的海獅和人類相當親近。鈴噹(右一)拍照時,一對海獅來搶鏡。 © 盧佳伶

這些在臺灣難以見到的景象令她十分難忘,「如果在臺灣潛水的時候看到魟魚,就會被說是『人品爆發』才能看到,但是在加拉巴哥很容易看到一整群的魟魚群。」(延伸閱讀:9個鬼蝠魟小知識:在臺灣海域出沒?和鯊魚是親戚?竟有粉紅色限量版?

加拉巴哥兼顧保育和經濟,打造野生動物天堂

加拉巴哥群島以觀光為經濟發展主力,為什麼沒有導致環境污染或破壞?這主要歸功於當地人對環境的保護措施。「帶你登島的路線很嚴謹,除了規範的道路之外還會有很多的管束,當地人都知道不能干擾動物們的生活。在加拉巴哥還可以看到鳥築巢的畫面,鳥類是不會害怕人類的。」

庇蔭野生動物的不只環境保護傘,還有居民的生活意識。鈴噹分享:「在加拉巴哥沒有看到一次性餐具,即便是小吃店也都是給盤子、湯匙等,船上都是自助餐的形式,也會行前呼籲大家盡量不要帶有塑膠包裝的東西去,如果有產生垃圾也盡可能帶回去。當地有很多相關的提醒與宣導,大家都對環保滿有共識的。」

反觀臺灣,鈴噹認為「看到的東西很稀疏,種類也很少,有被保護的海域和沒有被保護的海域,魚群真的差很多。」雖然小琉球、綠島、墾丁、東北角近幾年保育意識逐漸抬頭,但是腳步還得加快

加拉巴哥的環境保育政策相當嚴謹,兼顧保育和經濟,致力打造野生動物的天堂。
加拉巴哥的環境保育政策相當嚴謹,兼顧保育和經濟,致力打造野生動物的天堂。 © 盧佳伶
鈴鐺與達爾文雕像合照。
鈴噹與達爾文雕像合照。 © 盧佳伶

保護環境可帶動經濟發展,有賴全民執行

全球已有許多地方,將保護海洋視為優先政策,反而吸引更多觀光和商機。例如,帛琉高度仰賴海洋資源,不僅將全國劃設海洋保護區,更將 80% 經濟海域設為禁漁區,每年為海洋觀光產業帶來至少 190 萬美金的價值

同樣地,菲律賓的阿波島在 80 年代開始成立海洋保護區和 10% 禁漁區後,漁獲量大幅增加 6 至 13 倍,這項成功效益促使 90 年代後大量設立海洋保護區。

鈴噹語重心長地說:「保育要做得好還是必須要有政府的規範,才可動員全部的人有共識,才能實際執行。」不過她也樂觀地期待,「海洋保護區真的不只使靠海吃飯的人民受惠,一定是對大家都有好處。如果好好保護生物多樣性,觀光可以帶動經濟,讓整體發展起來。」

期盼臺灣政府也能正視海洋的重要,盡快制訂強而有力的《海洋保育法》,並擴大設立有效的海洋保護區,為未來世代打造永續豐饒的海洋環境。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