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海洋
4 mins

綠色和平船艦印度洋調查之旅啟航,爭取設立全球海洋保護區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此刻正在印度洋上進行科學考察,記錄海洋正面臨的危機,為推動聯合國通過《全球海洋公約》提供實證進行最後衝刺。印度洋擁有豐富生態,是許多海洋生物的重要堡壘,但許多工業漁船正對這片大海虎視眈眈,亟需受到保護。

繼 2019 年至 2020 年從北極到南極跨越大西洋的船艦之旅,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Arctic Sunrise)再度啟航!於 2021 年 3 月前往印度洋,此次任務是進行科學考察與研究,記錄並揭露海洋面臨的威脅,為8月聯合國重啟《全球海洋公約》(Global Ocean Treaty)協商會議作最後衝刺,爭取在 2030 年前保護至少 30% 海洋

蔚藍大海是地球重要的自然資產和生命之源,也是人類面臨氣候危機的最佳盟友,具有調節氣候的強大能力。然而這片珍貴的藍色世界正面臨過度捕撈、採礦鑽油、塑膠污染,海冰消退等威脅。而龐大的海洋保護區網絡,就是因應海洋危機的最佳解決方案。

綠色和平於2021年2月啟航的船艦考察之旅,前進印度洋進行科學研究,偕同科學家、專案團隊、行動者、攝影師等成員,蒐集實證推動聯合國通過成立全球海洋保護區。
綠色和平於2021年2月啟航的船艦考察之旅,前進印度洋進行科學研究,偕同科學家、專案團隊、行動者、攝影師等成員,蒐集實證推動聯合國通過成立全球海洋保護區。©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印度洋船艦之旅,任務展開

擁有豐富生態的印度洋,是許多海洋生物的家,包括侏儒藍鯨、儒艮、色彩繽紛的珊瑚礁,以及全球最大規模的海草床(seagrass meadow)。仰賴這片藍色天地的,不僅是野生動植物,居住在印度洋小島和沿岸的數百萬人民,也是依靠海洋作為糧食和生存來源。

然而,這片屬於大家的海洋,正面臨工業式捕撈漁船掠奪大量資源,氣候危機更讓海洋環境逐漸不適合生存。若要保護它,我們首先必須掌握海洋飽受威脅的證據,並調查海中生態的現況。

2021年綠色和平印度洋船艦之旅航程地圖,除了調查當地生態,也將揭露該區面臨過度捕撈的問題。
2021年綠色和平印度洋船艦之旅航程地圖,除了調查當地生態,也將揭露該區面臨過度捕撈的問題。© Greenpeace © Greenpeace

薩耶.迪.馬尼亞沙洲,聲音探測水下生物

2021 年 3 月,綠色和平船艦偕同科學家、專案團隊、行動者、攝影師等成員從東非出發,第一站前往位於西印度洋的賽席爾,考察薩耶.迪.馬尼亞沙洲(Saya de Malha Bank)。它坐落於模里西斯共和國以及塞席爾共和國之間,是全球最大的熱帶淺水海洋生態系統之一,於 2014 年被《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列入「具有重要生態或生物意義的區域」。

為了探測在「極地曙光號」附近活動的野生動物,科學家使用水中聽音器(hydrophone),偵測鯨魚或海豚發出的聲音。當這些生物出沒,研究員就能從水中聽音器聽到類似口哨或是彈舌的聲響,但如果沒有動物在附近,就會聽到相似於滂沱大雨打在屋簷的聲音。

海洋科學家Kirsten Thompson在賽席爾附近的水域,使用水中聽音器探測並記錄抹香鯨的行動。
海洋科學家Kirsten Thompson在賽席爾附近的水域,使用水中聽音器探測並記錄抹香鯨的行動。©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研究團隊日復一日進行偵測工作,考察、記錄薩耶.迪.馬尼亞沙洲附近的生態現況,以獲得科學依據,推動成立海洋保護區。

第一場水下氣候倡議行動

在這次印度洋之行,團隊中有一位來自模里西斯(Mauritius)的青年海洋生物學家──Shaama Sandooyea,她同時也極力為氣候危機發聲。這次參與綠色和平船艦考察,她的主要任務包括研究該海域的生物多樣性,說明海洋健康對於因應氣候的重要性。

薩耶.迪.馬尼亞沙洲(Saya de Malha Bank)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海草床(seagrass meadow),是許多野生動植物及附近小島與沿岸人民賴以維生的家園。
薩耶.迪.馬尼亞沙洲(Saya de Malha Bank)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海草床(seagrass meadow),是許多野生動植物及附近小島與沿岸人民賴以維生的家園。©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薩耶.迪.馬尼亞沙洲擁有全球最大海草床,海草被譽為吸碳「神器」,健康的海洋與海草有助於減緩氣候危機,因此Shaama也在此進行全球第一場水下氣候倡議行動,手舉「青年為氣候行動」(Youth Strike for Climate)字牌,強調:「我們需要採取氣候行動,現在就要行動。我希望所有的人認真因應氣候危機,減少碳排放。保護我們的海洋,就是最佳的方法。」

青年海洋生物學家Shaama Sandooyea除了參與考察之旅,研究印度洋的生物多樣性之外,也在海草床附近進行全球第一場水下氣候倡議,手舉「青年為氣候行動」字牌,呼籲各界正視氣候危機,並立即採取行動。
青年海洋生物學家Shaama Sandooyea除了參與考察之旅,研究印度洋的生物多樣性之外,也在海草床附近進行全球第一場水下氣候倡議,手舉「青年為氣候行動」字牌,呼籲各界正視氣候危機,並立即採取行動。©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尋找環境DNA的痕跡

科學家於此蒐集環境DNA(eDNA),透過海水採樣,找尋魚群、鯊魚、鯨魚等生物所遺留下的皮屑、排泄物,經過分析與繪圖,了解當地生態現況。由於鯊魚是平衡海洋生態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食物鏈頂端的牠們若數量減少,小魚數量就會爆增,食物鏈底層供應的食物不足,最終小魚也會絕跡。近數十年來,在工業捕撈使用破壞式的漁具作業下,鯊魚的數量已減少 71%,這是海洋生態的警訊,亟需受到確實的保護。

船艦上的科學家於薩耶.迪.馬尼亞沙洲採集海水樣本,透過蒐集環境DNA調查此處的生態現況。
船艦上的科學家於薩耶.迪.馬尼亞沙洲採集海水樣本,透過蒐集環境DNA調查此處的生態現況。©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如何有效保護海洋?

目前全球受到保護的海洋範圍只有 2%,公海更只有 0.8%。所謂「公海」(high sea)即是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的海洋領域,佔所有海洋面積的 61%,也是 90% 海洋生物的家園。

國際綠色和平於 2019 年聯合國第 25 屆氣候締約國大會(COP25)發布《30x30熱「浪」來襲:氣候危機當前,海洋保護刻不容緩》報告,提出科學數據與建議:建立海洋保護區網絡,以保護至少 30% 海洋,不僅可以增強海洋生態系統的復原能力,更是減緩氣候危機的重要方法

2021 年 5 月,將舉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BD COP15),針對《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進行審議,擬定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實際策略與目標,進而影響 8 月召開的最後一次《全球海洋公約》談判會議

綠色和平正在印度洋上進行科學考察,記錄海洋正面臨的危機,為推動聯合國通過《全球海洋公約》提供實證進行最後衝。
綠色和平正在印度洋上進行科學考察,記錄海洋正面臨的危機,為推動聯合國通過《全球海洋公約》提供實證進行最後衝。© Maarten Van Rouveroy / Greenpeace © Maarten Van Rouveroy / Greenpeace

凝聚公眾力量,推動成立《全球海洋公約》

您的力量可以推動保護全球海洋!公眾意識和聲量,在過去數年為環境達成許多里程碑。2018 年,綠色和平聯合其他環保團體成功保護南極,促使全球最大的捕撈磷蝦組織 ARK(Association for Responsible Krill fishing)承諾,停止在南極半島大部分企鵝繁殖地 30 至 40 公里範圍內的「緩衝區」捕撈磷蝦。2020 年 12 月,南極漁業區將成立海洋保護區,保護範圍擴張至 4,500 平方公里,並全年禁止捕撈。(延伸閱讀:給企鵝的好消息!南極禁捕磷蝦保護區範圍再擴張

除此之外,截至 2020 年底,已有 30 個國家表示加入《全球海洋公約》,支持 2030 年保護至少 30% 海洋的目標。而聯合國永續海洋經濟高級別小組(High-level Panel on Building a Sustainable Ocean Economy,簡稱 Ocean Panel),成員國包括日本、印尼、澳洲、加拿大、智利、挪威等 14 個國家,承諾 2020 年 12 月起到 2025 年,將以永續的方式管理其 100% 的水域,目前已經覆蓋了全球 30% 水域。

美國總統拜登在 2021 年上任後,也宣布確立美國在 2030 年前保護至少 30% 聯邦土地和海洋的目標。在您與全球超過 350 萬海洋守護者的支持下,期待在今年的協商會議能夠再下一城,為保護全球海洋制定強而有力的政策。

在印度洋航行中,遇見抹香鯨探出水面。
在印度洋航行中,遇見抹香鯨探出水面。©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印度洋考察航程持續中

綠色和平船艦於印度洋的科學考察航程仍在進行中,為過度捕撈、沿岸生態調查、海洋污染等項目進行研究和記錄。這次考察之旅,來自臺灣的小豚(黃懿萱)擔任隨行水手,協助科學研究進行,也為您我見證海洋的真實處境,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再次親自為您分享航程點滴。

來自臺灣的小豚(黃懿萱)在此次航程中,擔任水手,同時協助研究團隊進行調查工作。
來自臺灣的小豚(黃懿萱)在此次航程中,擔任水手,同時協助研究團隊進行調查工作。©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邀請您持續關注,並與親友分享文章訊息、支持海洋專案,一同將保護海洋的訴求傳達至各政府,為您我及下一代留住珍貴的蔚藍大海,永存生態美好。

守護海洋行動急需您支持!

綠色和平船艦和科研團隊進行實地調查與科學研究,推動在 2030 年前保護全球至少 30% 海洋!

捐款支持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