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6 mins

2020年綠色和平在臺灣忙什麼?減塑、海洋、氣候全都包!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今年全球動盪不安,顯示生態環境與您我息息相關,綠色和平在臺灣的環保工作仍然逆風前行。回顧2020年,無論是源頭減塑、海洋永續、氣候危機、能源轉型,都有賴您一同持續支持與關注,要求政府、企業、利害關係人為了公眾的福祉做出改變!

2020 年全球因疫情而備受考驗,許多工作因此停擺或延期,臺灣有幸能在防疫同時如常生活,而環境專案工作當然仍持續推動。與您一同回顧 2020 年,綠色和平在臺灣進行哪些環境保護工作,又達到哪些重要的環境里程碑。

源頭減塑:改變銷售模式並加強訂定法規

使用一次性塑膠已成為全民的習慣,雖然便利,卻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不僅傷害海陸空動物,更入侵生態食物鏈、裂解成微塑膠殘留在空氣、水源及土壤中,近期更在人體胎盤檢測出微塑膠!

澎湖海岸上堆積大量塑膠垃圾,而這僅是全球塑膠污染的冰山一角。
澎湖海岸上堆積大量塑膠垃圾,而這僅是全球塑膠污染的冰山一角。 © Greenpeace

解決塑膠問題刻不容緩,延續 2019 年,2020 年綠色和平持續針對全臺九大零售通路企業,密切聯絡及溝通要求改變販售模式,從源頭減少塑膠包裝,提供消費者更多無塑的選擇,力求促成實質改變。

聚焦重點對象:統一超商

統一超商(7-Eleven)隸屬全球第 12 大食品集團統一集團,擁有雄厚資源與改革能力,卻也製造大量塑膠垃圾,光是自有品牌鮮食包裝與現調飲料,每分鐘產生 1,636 件塑膠垃圾,但減塑目標卻緩慢又保守,今年七月,在其官網僅承諾「自有品牌商品包材在 2030 年減少塑膠佔比達 10%」。

2020年9月綠色和平行動者於統一超商分店外,設置三座大型冰箱,各塞滿來自統一超商的塑膠垃圾,要求減少塑膠包裝,增加重複使用的銷售模式。
2020年9月綠色和平行動者於統一超商分店外,設置三座大型冰箱,各塞滿來自統一超商的塑膠垃圾,要求減少塑膠包裝,增加重複使用的銷售模式。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從 2019 年就持續倡議並提供可行方案的建議,直至 2020 年開始重點式地針對統一超商,進行一連串的倡議與行動:

  • 2020 年 7 月發起連署,要求統一超商提出明確減塑承諾,截至 9 月初已有超過 25,000 位民眾表示支持,甚至留言「受不了塑膠污染!」等期盼改變的心聲。
  • 7 月於捷運車廂上設置廣告,要求統一超商減塑,引起民眾關注,向企業施壓。
  • 2020 年 9 月於統一超商分店外進行「非暴力直接行動」,設置三座大型冰箱,各塞滿來自統一超商的塑膠垃圾,顯示每年有 3 億個飲料杯、3,394公噸塑膠鮮食外盒、北高門市共有 4,149 公噸塑膠垃圾進入焚化爐,要求減少塑膠包裝,增加重複使用的銷售模式。
  • 2020 年 10 月 24 日,綠色和平行動者來到了臺南統一獅的主場棒球比賽,拉起「統一超減塑也要全壘打」的標語,鼓勵統一超商將盡快化語言為行動,真正落實減塑。
2020年10月24日,綠色和平行動者於統一獅的主場棒球比賽,拉起「統一超減塑也要全壘打」的標語,鼓勵統一超商真正落實減塑。
2020年10月24日,綠色和平行動者於統一獅的主場棒球比賽,拉起「統一超減塑也要全壘打」的標語,鼓勵統一超商真正落實減塑。 © Greenpeace

在不斷地表達訴求之下,統一超商於今年超市減塑評比記者會前夕,承諾會以淘汰一次性塑膠為目標,預計在 2021 年中公布減塑的中、長期計畫,盤點自有品牌商品與營運階段的塑膠包材使用量,並於11月與租借容器廠商「好盒器」於臺南成大商圈三間門市試辦租借杯服務,更將進一步評估擴大試辦。(延伸閱讀:歷一年溝通,統一超商承諾擬定更積極減塑方案

進行第二次評比:公開九大零售通路企業減塑成績

2019年,綠色和平曾為臺灣九大零售通路企業(全聯、全家、統一超商、家樂福、頂好、好市多、愛買、美聯社、大潤發)進行減塑評比,結果沒有一間企業及格!歷經一年的倡議,2020年,綠色和平再次驗收,根據「減塑政策」、「減量行動」、「倡議與創新」、「資訊透明」四大範疇評比減塑表現,並在 10 月 13 日召開記者會公布評比結果。

2020年10月13日,綠色和平超市減塑專案主任羅祖珍於記者會,公布臺灣九大零售通路企業的評比結果,表示企業在獲取商業利益同時,也應承擔社會責任,別把環境問題留給民眾。
2020年10月13日,綠色和平超市減塑專案主任羅祖珍於記者會,公布臺灣九大零售通路企業的評比結果,表示企業在獲取商業利益同時,也應承擔社會責任,別把環境問題留給民眾。 © Greenpeace

排名前三分別是全聯、全家便利商店與統一超商,但仍全部不及格。雖然如此,減塑作為仍有些許進展,主要來自提高資訊透明度而領先其他企業,不過也僅限公布自有品牌的塑膠足跡。根據業者提供數據,光是全聯、全家、統一、頂好、愛買五間企業的自有品牌塑膠包裝量加起來,一年就高達 12,733 公噸!

然而綠色和平進行調查,發現僅僅臺北市和高雄市的全聯超市和統一超商的分店,一次性食品、飲料塑膠包裝使用量就高達 38,158 公噸,遠超過業者透漏的數字。

在評比結果公開後,全聯超市承諾「2021 年蔬果裸賣達到 50%」,並表示正在商議研討,將設定短中長期的策略,評估減化包裝包材設計、提供容器租用、設置洗潔精填充站或開發環保包裝技術等做法,在包裝、容器、食器中做出改革,以達到百分百減塑為目標。至於規劃是否落實,就有待您我持續監督與發聲。(延伸閱讀:減塑評比來點名,臺灣零售通路企業誰得第一?

限塑政策龜步:揭露規範鬆散與不足

綠色和平自 2016 年便展開減塑工作,致力於督促政府制定減塑法規,從禁用柔珠等塑膠微粒、要求加強源頭管制、到訂定限塑時程。2017 年綠色和平繼續與公民團體合作,偕同環保署成立「臺灣海廢治理平臺」,定期檢視與討論減塑政策,更制定「海廢治理行動方案」,逐步限制四大類一次性塑膠用品,及至 2030 年全面禁用。(延伸閱讀:臺灣減塑政策要加油!還要10年才禁用4項塑膠真的不夠

目前臺灣限塑範圍仍較保守,外帶外賣、傳統市場、連鎖飲料店等仍使用大量一次性塑膠包裝與餐具。
目前臺灣限塑範圍仍較保守,外帶外賣、傳統市場、連鎖飲料店等仍使用大量一次性塑膠包裝與餐具。 © Greenpeace

然而,在塑膠污染已成為全球性問題的此時,反觀臺灣目前的減塑時程,確實還有很大進步空間。2020 年 11 月 4 日綠色和平召開記者會,揭露臺灣在十年間,一次性塑膠產品的總用量增加了 22.8%,限塑政策明顯失靈,甚至有 8 成民眾根本不知道環保署 2030 年的禁用目標。而根據民調結果,近 7 成民眾表示支持加強以價制量,顯示大眾對減塑的期盼。

綠色和平將持續促請環保署,更積極制訂完善目標:

  • 擴大規管範圍,包括傳統市場、小吃店及連鎖飲料店
  • 加重限塑力道,提高收費與獎勵優惠
  • 規劃配套措施,與企業合作增設以重複使用為概念的配套措施,儘早改變習慣和消費模式。

(延伸閱讀:限塑十年間,塑膠用量反增22.8%

全臺首場減塑論壇:聚集產官學研共尋可行方案

要推動源頭減塑,須結合產業鏈、政策端、學術界、金融投資業等通力合作,方可促成實質改變。綠色和平扮演串連與溝通的角色,於 11 月 12 日舉辦臺灣首場減塑論壇,邀集學界與業界專家,分享減塑的必要性及國際間實際執行的案例。

2020年11月12日,綠色和平舉辦減塑論壇,產官學研各界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減塑議題、實際案例、國際趨勢以及解決方案,受邀者包括零售通路企業、外送平臺、連鎖咖啡店等業者。
2020年11月12日,綠色和平舉辦減塑論壇,產官學研各界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減塑議題、實際案例、國際趨勢以及解決方案,受邀者包括零售通路企業、外送平臺、連鎖咖啡店等業者。 © Greenpeace / Kan Han Li

受邀者包括綠色和平評比的九大零售通路企業、連鎖咖啡店、外送平臺及品牌業者,盼藉由論壇創造溝通機會,透過海內外業者(如Loop、Cupclub、臺灣里仁、吉維那餐具清潔服務公司等)視訊或現場分享,可促成實際合作,早日實現無塑販售的願景。其中全家便利商店表現尤其積極,跨部門超過20人出席論壇,後續更和綠色和平交流討論不同的減塑方案,包括重複使用的模式。

逾 50 位與會者透過問卷回饋表示,參與論壇後,更了解塑膠問題的急迫性與危機,並看見產業鏈上成功減塑的方法,也獲得尋求資源的途徑。12月,全家便利商店的循環容器便當試驗計劃,已在臺北101門市上線

2020年11月8日,綠色和平於臺南舉辦「無塑示範店」,並邀請家長帶孩子體驗「一日小小店長」活動,認識減塑觀念,並共同要求企業加速減塑。
2020年11月8日,綠色和平於臺南舉辦「無塑示範店」,並邀請家長帶孩子體驗「一日小小店長」活動,認識減塑觀念,並共同要求企業加速減塑。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將持續協助溝通,使企業尋得合作資源與轉型方案,創造永續、循環的商業模式。(延伸閱讀:全臺首場減塑論壇,產官學研共創永續經濟

捐款支持綠色和平

永續遠洋漁業:臺灣、東南亞、美國三地辦公室聯手調查與倡議

也許很多臺灣人並不知道,臺灣的遠洋漁業實力在全球數一數二,公海捕撈實力全球第二,供應美國、歐洲及日本等全球主要海鮮市場,更有企業豐群水產作為全球前三大鮪魚貿易商.持有北美最大的鮪魚罐頭大黃蜂(Bumble Bee),臺灣也因此更應為海洋資源枯竭負起責任,轉向永續漁業。然而,在遠洋漁業霸主的光環背後,是漁工對於侵害人權及強迫勞動的控訴。而此現況若不改善,只會惡化海洋資源被過度消耗的危機。

遠洋漁業隱藏著過度捕撈及漁工人權遭剝削等問題,卻尚未有足夠的管理機制能防止非法行為。
遠洋漁業隱藏著過度捕撈及漁工人權遭剝削等問題,卻尚未有足夠的管理機制能防止非法行為。 © Ronny Sen / Greenpeace

2020 年 3 月,綠色和平發布研究調查報告《公諸漁事:血汗海鮮如何流入市場》,揭露在過度捕撈猖獗的問題下,魚群數量減少,使在遠洋捕魚的時間拉長,而業者為了節省成本,漁工面臨工時過長、強迫勞動、權益被剝削等狀況。臺灣本土企業「豐群水產」在收購漁獲後行銷國際,年營收高達450億元臺幣,但在坐收漁利之中,卻與疑似非法作業或強迫勞動的漁船有漁獲交易往來。(延伸閱讀:綠色和平「公諸漁事」遠洋漁業報告,血汗海鮮可能透過豐群水產行銷國際

綠色和平調查血汗海鮮流入國際市場的各種可能路徑,由臺灣辦公室、東南亞分部以及美國辦公室,從外籍漁工、船東與水產業者、消費市場三個面向聯合調查與倡議。

臺灣團隊深入調查漁工現況

臺北辦公室專案團隊訪查在大西洋作業的遠洋漁船,接觸在漁船上工作的十多位印尼籍漁工,並深入調查其中四位,若漁工的勞動被剝削的情況被證實,恐怕違反了臺灣境外聘僱漁工的相關法規,也符合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所提出的強迫勞動指標(indicators of forced labour)中的其中七項。除此之外,更發現兩艘臺灣籍遠洋漁船疑似涉及割鰭棄身、非法轉載等非法漁業行為。

綠色和平臺灣團隊在調查過程中,由漁工提供被漁具割傷的照片。遠洋漁業工作危險性高,又時常遭受不當對待、惡劣工作環境、強迫勞動等人權問題。
綠色和平臺灣團隊在調查過程中,由漁工提供被漁具割傷的照片。遠洋漁業工作危險性高,又時常遭受不當對待、惡劣工作環境、強迫勞動等人權問題。 © Greenpeace

要求漁業署、水產企業、漁船公司確實規範

而臺灣方面,綠色和平專案團隊透過多次行動與展覽,不斷向漁業署和豐群水產積極倡議,要求公開合作漁船名單,讓供應鏈資訊更加透明化,嚇阻不肖漁船,同時應承諾不收購來自海上轉載漁船的漁獲,並確實規範與管理漁船

2020年6月,綠色和平與臺灣五個NGO共同組成的「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召開記者會,為外籍漁工權益遭剝削請命。
2020年6月,綠色和平與臺灣五個NGO共同組成的「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召開記者會,為外籍漁工權益遭剝削請命。 © Greenpeace
  • 6 月時,綠色和平與臺灣五個NGO共同組成的「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召開記者會,指出在疫情期間有外籍漁工宣稱被丟包在臺灣,並曾被強迫勞動,顯示權宜船問題。(臺灣人經營的船卻轉籍到其他國家,可能為了規避臺灣管理法規)
  • 分別在 8 月 7 日至 16 日於臺北,以及 9 月 19 日至 27 日於高雄,舉辦「魚取漁囚」特展,帶民眾走入遠洋漁工生活,了解許多外籍漁工的處境,並一起要求臺灣政府和產業鏈必須負起責任,共有近萬人參與,並表示感謝揭露血汗真相。
  • 8 月 31 日前往豐群水產位於高雄的總公司,遞交永續漁業訴求「禁止海上轉載」、「保護漁工人權」、「制定行動計畫」、「承諾永續政策」
  • 9 月 1 日,「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前往政府主辦的「防制人口販運國際工作坊」會場門前,倡議要求政府正視臺灣漁船虐待外籍漁工及人口販運的問題,並應從整體制度上加強對漁工的實質保護。
  • 12 月 10 日,連續三天於高雄巨蛋前廣場,設立「全球最大鮪」快閃店,向民眾說明豐群水產的漁撈與營收實力、曾與疑似涉及強迫勞動的漁船存在交易、應加強供應鏈管理以保證販售的產品並非血汗海鮮,共約 800 民眾參訪,正面反應支持改變。
12月10日,綠色和平在豐群水產總公司所在的高雄,設立「全球最大鮪」快閃店,讓更多民眾知道豐群水產的漁撈與營收實力,以及可能涉及強迫勞動的狀況。
12月10日,綠色和平在豐群水產總公司所在的高雄,設立「全球最大鮪」快閃店,讓更多民眾知道豐群水產的漁撈與營收實力,以及可能涉及強迫勞動的狀況。 © Greenpeace

豐群水產應發揮影響力,要求漁船完全社絕供應鏈上人權侵犯的問題,推出更完善的永續政策,避免臺灣在漁業經濟上因違法而面臨失去國際市場的風險。

美國以出口市場施壓企業

豐群水產在美國擁有市佔率約 25% 的鮪魚罐頭品牌「大黃蜂」(Bumble Bee),是主要獲利的市場之一。但在今年美東時間 9 月 30 日,美國勞動部(Deparment of Labor )宣布,將臺灣遠洋漁獲列入其2020年「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List of Goods Produced by Child Labor or Forced Labor)。這是美國勞動部首次將在國際水域所發生的強迫勞動納入清單,也是臺灣首次入榜,原因是多年來透過不同的調查和報導,發現臺灣遠洋漁業系統性的強迫勞動仍然存在

除了美國勞動部發布的報告之外,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已採取行動,迄今對全球三艘漁船以合理懷疑具有強迫勞動行為,發布「暫扣令」(Withhold Release Order),要求三艘漁船必須出示產銷證明,說明漁獲並非來自強迫勞動,方得將產品入關美國,這三艘漁船全都與臺灣有關,一艘掛籍臺灣,另外兩艘為由臺灣人經營的權宜船。

綠色和平美國辦公室資深海洋顧問 Andy Shen表示:「美國政府的抵制,對於買家是個警訊,採購大黃蜂或豐群供應的鮪魚,在法律、財務和名譽上都具有風險,很有可能會買到危害漁工人權的血汗漁獲。」而列入「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將影響出口市場競爭力,更令臺灣蒙上不光彩的名聲

臺漁船血汗海鮮以及水產企業的作為,引起外媒關注

臺灣漁船不當對待外籍漁工事件,甚至被列入強迫勞動清單,引發國內外媒體高度關注,臺灣的鏡週刊以大篇幅報導被美國海關發布暫扣令的權宜船大旺,船上曾有一名印尼籍外籍漁工身亡,船員指證歷歷臺籍幹部施暴,臺灣政府卻束手無策。

此外,高度關注漁工人權議題的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2016年曾以《血汗海鮮》(Seafood from slaves)系列報導獲得新聞界最高榮耀的普立茲新聞獎,更大篇幅報導大旺被美國海關發布暫扣令報導中也訪問綠色和平,並指出在美國擁有大黃蜂鮪魚罐頭的豐群水產(FCF)有責任拒絕血汗海鮮

不只美國,日本的日經新聞(Nikkei)也報導臺遠洋漁獲被列入強迫勞動清單中將衝擊1.3億美元的出口產值,也再次指出豐群水產(FCF)在水產企業中的影響力,然而,面對這些國際重要媒體的詢問,豐群並未正面回應,僅表示關注漁工人權問題。

2020年9月30日,臺灣遠洋漁獲被美國勞動部列入2020年「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若想維持漁業強權的地位,必須改善管理鬆散的現況。
2020年9月30日,臺灣遠洋漁獲被美國勞動部列入2020年「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若想維持漁業強權的地位,必須改善管理鬆散的現況。 © Mark Smith / Greenpeace

11 月 19 日,全球來自臺灣、印尼、澳洲、韓國和美國等地的 34 個國際NGO,共同發布聯合聲明,並正式發函到行政院、勞動部以及農委會漁業署,力求政府改善強迫勞動的狀況。想要從清單中除名,建議政府必須做到三件事情:

  • 加強海上監督與管理,確實掌握船隻在海上作業情況
  • 將外籍漁工納入勞基法保障,提升外籍漁工權益
  • 要求水產企業發揮企業社會責任,以買主身分,要求供貨漁船改變作業方式

綠色和平將持續倡議與追查實證,推動漁業署及豐群水產改變,邀請您一同為守護海洋生態與漁工權益,發出正義之聲。

加入永續遠洋漁業連署

氣候與能源:加速能源轉型、宣示進入氣候緊急狀態

在全球頻頻受極端天氣侵襲之下,減緩氣候危機及推動能源轉型是綠色和平於全球的重點推動工作,臺灣當然也不缺席,持續提高公眾意識,並促請政府與企業落實減碳目標。2020 年,綠色和平針對用電大戶與地方政府,進行一系列的倡議工作,期待您持續支持,一同達成永續生活。

為減緩氣候變遷,能源轉型刻不容緩,照片為臺南養殖場上鋪滿太陽能板。
為減緩氣候變遷,能源轉型刻不容緩,照片為臺南養殖場上鋪滿太陽能板。 © Greenpeace / Huang Jhih Yao

用電大戶應負起環境責任

您知道嗎?臺灣有 30% 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來自用電大戶的用電。大戶們使用全臺一半的電力,卻只須負責於 2025 年將總用電量不到 2% 轉用綠電,成本更佔淨利比不到 1%(以 2019 年的稅後淨利計算)。這與臺灣降低碳排放、發展再生能源的解方背道而馳。

2020年5月18日,綠色和平行動者就已向監察院陳情經濟部失職,要求嚴管用電大戶與其轉用綠店的義務。
2020年5月18日,綠色和平行動者就已向監察院陳情經濟部失職,要求嚴管用電大戶與其轉用綠店的義務。 © Greenpeace

2020年,綠色和平致力於要求用電大戶負起社會責任,包括線上線下倡議、發起連署邀集公眾力量,要求政府嚴格規範企業。11 月 11 日,綠色和平行動者在總統蔡英文及經濟部長王美花同臺出席經濟願景論壇之際,高舉「嚴管用電大戶」布條,要求經濟部修正用電大戶草案,包括:

  • 提高用電大戶的綠電義務,從 1% 增加至 20%
  • 擴大用電大戶範圍,從僅規範以契約容量 5000kW 以上的對象,擴大至 800kW 以上
  • 公開用電大戶名單,讓民眾共同監督與檢視執行進度

根據經濟部的草案版本,用電大戶不僅綠電責任極低,甚至要求政府放寬標準、延後 10 年再執行,持續拖延用電應負擔的氣候責任。主管機關經濟部不應繼續縱容,否則就等於是放棄替臺灣減碳。為此,11 月 16 日,綠色和平團隊帶著 9,446 名民眾連署力量,向經濟部遞交公民告知書預計提出告訴,成為全臺首例氣候訴訟

2020年11月16日,綠色和平行動者於經濟部倡議,敦促經濟部不應隨用電大戶起舞,該為全民福祉落實減碳。
2020年11月16日,綠色和平行動者於經濟部倡議,敦促經濟部不應隨用電大戶起舞,該為全民福祉落實減碳。 © Greenpeace

在全球陸續提出2050年達到碳中和(淨零碳排)目標的此時,目前臺灣《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目標還停留在2050年減碳50%,嚴重落後全球訴求,將無益於減緩氣候危機,更會犧牲臺灣未來的出口競爭力。

用電大戶真的無力增加再生能源責任嗎?綠色和平盤點用電大戶裝置屋頂型太陽能的潛力,以臺灣 4 大傳產集團(台塑、遠東、台玻、中鋼)旗下 10 間關係企業,共 24 個廠區為例,目前總安裝比例僅約 15.4%,屋頂的閒置空間仍很大!

RE10x10中小企業綠電論壇:跟進國際趨勢,維持競爭力!

臺灣是全球電子製造業龍頭,與許多國際科技企業合作,成為出口經濟的重要命脈之一。然而在全球跨國企業如Apple、Google、Samsung等陸續宣布碳中和目標之際,製造供應鏈必須配合使用再生能源,以維持商業競爭力,但倘若臺灣的再生能源發展無法跟上這股趨勢,將嚴重影響臺灣經濟發展

例如台積電年用電量佔全臺 4.8 %,超過臺北市年用電量,在 2020 年即宣布購買 920MW 離岸風電,承諾製造Apple產品的過程使用 100% 再生能源電力,顯示臺灣電子製造業必須掌握先機。

2020年10月29日,綠色和平舉辦「RE10x10 中小企業購綠電論壇」,並於當日邀集14間中小企業主簽署《氣候宣言》,承諾在2025年前達成將10%用電轉為再生能源。
2020年10月29日,綠色和平舉辦「RE10x10 中小企業購綠電論壇」,並於當日邀集14間中小企業主簽署《氣候宣言》,承諾在2025年前達成將10%用電轉為再生能源。 © Greenpeace

為推動更多用電企業積極發展再生能源,10 月 29 日,綠色和平舉辦「RE10x10 中小企業購綠電論壇,邀集臺灣中小企業與售電業者參與,並由已實踐能源轉型的企業分享經驗,鼓勵更多不分規模的企業加入使用綠電。截至 12 月已有 16 間中小企業簽署宣言,將在 2025 年前達成將 10% 用電轉為綠電。透過中小企業率先響應,推動資源更為豐富的用電大戶,盡快跟進趨勢。

城市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

為了讓全民了解氣候變遷進行式,也正對臺灣造成影響,綠色和平研究團隊於 8 月 24 日發布《全球暖化下臺灣海平面上升和暴潮衝擊分析》報告,揭露若不積極減碳,未來 30 年臺灣將受到海平面上升與風暴潮雙重威脅,將有 2,120 平方公里遭海水淹溢,衝擊六都超過290萬人的居住安全。同時,呼籲地方首長們應宣示氣候緊急狀態,制定減緩氣候變遷的政策,並依照各地環境與經濟狀況,落實減碳。(延伸閱讀:不只是「變遷」:步步逼近臺灣的氣候危機

也許對有些人來說,難以感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事實上四面環海的臺灣已可從海洋生態中,窺見溫度上升、海洋酸化等變化。綠色和平掌握臺灣正面臨嚴峻的珊瑚白化現象,從9月起進行定點監測,追蹤綠島、蘭嶼、墾丁、小琉球近海珊瑚白化及復原的情況,以水下攝影記錄調查結果,更於國際綠色和平發表,引起媒體關注。(延伸閱讀:中研院揭臺灣近海珊瑚生存危機 綠色和平籲政府宣示氣候緊急

綠色和平於2020年9月開始,前往墾丁、綠島、蘭嶼、小琉球等地記錄珊瑚白化及復原情況,見證氣候變遷危及海洋生態的真相。
綠色和平於2020年9月開始,前往墾丁、綠島、蘭嶼、小琉球等地記錄珊瑚白化及復原情況,見證氣候變遷危及海洋生態的真相。 © Yves Chiu / Greenpeace

各種現象皆警示我們須正視氣候危機,綠色和平向全臺地方政府倡議,促請宣示氣候緊急狀態,終於在 11 月 24 日及 25 日,獲得新北市及臺東市簽署《氣候緊急宣言》(Climate Emergency Declaration),並承諾在 2030 年減少 30% 碳排放,超越中央訂定的減碳20%目標!綠色和平將持續與六都政府溝通,盼藉此推動中央政府制定強而有力的碳中和目標及相關措施,為臺灣人民爭取平安宜居的家園。

2020年11月24日,市長侯友宜代表新北市簽署《氣候緊急宣言》,承諾地方政府的減碳目標。
2020年11月24日,市長侯友宜代表新北市簽署《氣候緊急宣言》,承諾地方政府的減碳目標。 © Greenpeace

加入城市氣候緊急連署

啟動氣候教育:線上線下提升公眾意識

全球氣候危機,需要全民眾共同解決,當您我具備足夠的氣候意識,就能共同督促政府與企業做出實質改變,並檢視承諾是否兌現。綠色和平於 2020 年在Youtube開啟系列節目「Green Voice」,每週分享環保知識,帶動觀眾認識氣候議題。同時也以 Podcast 的型式,推出「綠青出動」節目,讓環境議題更加親民、有趣,深入您我生活。

面對未來的氣候風險,青年學子更是對抗氣候危機的重要成員,2020 年綠色和平與臺灣高中校園合作,舉辦一系列的環境議題活動,包括講座、選文工作坊、夏令營等豐富課程,引導同學思考環境問題,甚至培育成為氣候領袖,為減緩氣候變遷起而行動,守護自己的未來。

綠色和平於2020年為青年學子舉辦選題工作坊,帶動同學思考氣候與環境議題。
綠色和平於2020年為青年學子舉辦選題工作坊,帶動同學思考氣候與環境議題。 © Greenpeace

教育體制更應多提供氣候相關資訊,但臺灣的環境教育現況如何?2020 年 10 月,綠色和平針對臺灣各縣市的高中教師進行「氣候變遷及環境教育」問卷調查,取得 1,035 份有效回覆,更向 44 位不同地區、資源、授課領域的高中老師,進行面對面訪問。發現老師們對環境教材的需求是高的,也普遍擔心同學對於氣候變遷的意識較不足,綠色和平將規劃於 2021 年推出氣候變遷教育專案,為培養各學齡青年甚至社會人士提供教材資源,共同關心我們的地球。

2020年12月5日,綠色和平於高雄舉辦「Green Day綠.日子」活動,邀請與會民眾寫下明信片給未來10年的自己,引導思考氣候危機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考驗,更應從現在就開始做出哪些改變。
2020年12月5日,綠色和平於高雄舉辦「Green Day綠.日子」活動,邀請與會民眾寫下明信片給未來10年的自己,引導思考氣候危機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考驗,更應從現在就開始做出哪些改變。 © Greenpeace

今年是綠色和平在臺灣成立 10 週年,儘管2020年考驗不斷,亦無法阻止關心環境的您我,為彼此的未來共同努力。2021年,綠色和平將繼續在臺灣與全球推動各項專案,守護生態環境、對抗氣候危機,為您我及下一代打造永續的地球家園。

守護地球行動亟需您支持!

綠色和平50多年來從不接受政府或企業的資助,以保持公正獨立、不偏不倚的身分,揭露環境真相。

捐款支持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