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減塑
7 min

塑膠氾濫危害人體健康,錯誤使用這6類塑膠製品恐致癌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塑膠有毒嗎?人體的血液、胎盤都曾被檢驗出微塑膠,長期攝取會不會累積出健康風險?市面上有許多塑膠製品,從玩具、免洗餐具、食品包裝、生活用品、網購包材到醫療設備,哪些暗藏有毒物質?哪些應避免使用?如果使用不慎,可能將致癌風險跟著吃下肚。

許多人都知道塑膠製品過度氾濫,應該減少使用,以解決污染危機,但現今生活仍充滿塑膠的蹤跡。塑膠製品雖為您我帶來便利,卻也留下難以分解的垃圾與微塑膠,破壞自然環境和生態,甚至入侵人體。

2020 年,義大利的科學研究團隊首次在人類胎盤中檢測出微塑膠;2021 年,綠色和平研究發現臺灣 19 歲到 65 歲民眾,平均每年從海鮮吃進 1.63 萬個微塑膠;2022 年,《環境國際》(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發表的一篇研究表示,首次在人體血液樣本中檢測到多種塑膠微粒資料來源:
關鍵評論,「科學家在人體血液中發現塑膠微粒」這篇研究為什麼重要?可能有哪些健康風險?
。令人開始擔心,
塑膠對人體是否有害?當體內累積大量微塑膠,有可能對健康帶來哪些風險?

用塑膠比較衛生?別誤會了!

全球爆發新冠疫情期間,醫療機構使用的個人防護設備(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屬於醫療級塑膠,是抗疫工作的必需品。但在其他場域,有不少人除了基本的配戴口罩,還加上塑膠手套、塑膠面罩或防護鏡,購買餐點時則使用免洗餐具,似乎多一層塑膠就是最安全衛生的防疫產品。但真的是這樣嗎?

外帶食物的一次性塑膠容器和餐具,不僅沒有比較衛生,反而可能疏於清潔,沾染細菌病毒。
外帶食物的一次性塑膠容器和餐具,不僅沒有比較衛生,反而可能疏於清潔,沾染細菌病毒。 © Daniel Müller / Greenpeace

事實上,拋棄式用品並沒有比較衛生。病菌和病毒在塑膠容器內部可以生存,也可以存活在塑膠表面上。由於新冠病毒主要透過人與人之間近距離接觸傳播,只要確實清潔雙手和物品,就能有效消滅病毒,避免感染風險。使用免洗餐具和塑膠包裝,反而更容易讓人忽略清洗步驟,增加風險。(延伸閱讀:疫情升級還能用環保餐具嗎?科學家與公衛專家教您理性防疫

2020 年,來自 19 個國家及地區的近 130 名科學家、學者和醫生共同簽署一份聲明,向零售商和消費者保證,只要採用基本的衛生措施,可重複使用的包裝與容器在疫情期間依然安全

這些塑膠製品對人體有害!錯誤使用恐致癌

其實錯誤使用塑膠製品,不但不能保護健康,甚至可能危害身體。您曾經用過以下塑膠嗎?一起看看它們暗藏的危機。

1. PVC「聚氯乙烯」添加物有毒

塑膠編號 3 號的 PVC,在製造、使用、丟棄的整個生命週期中,都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破壞。例如在製造過程,PVC 會添加安定劑(如重金屬),或提升柔軟度的塑化劑,導致製品變得具有毒性,這些添加劑可能會釋放至水、空氣和食物中,長期大量接觸,可能有罹癌、發育異常等風險資料來源: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塑化劑對人體的影響 不可不知!

原料「氯乙烯」在生產過程中容易溢散至環境,長期暴露可能導致不孕、免疫系統破壞、癌症等影響。而在丟棄階段,如果進入焚化爐,燃燒 PVC 容易產生戴奧辛,增加罹癌風險。

有些市面上販售的食品仍用含有PVC的塑膠盒或保鮮膜包裝,消費者可能在無意間吃進塑化劑。
有些市面上販售的食品仍用含有PVC的塑膠盒或保鮮膜包裝,消費者可能在無意間吃進塑化劑。 © Goffkein.pro / shutterstock.com

臺灣環境部公告,自 2023 年 7 月起,不得製造、輸入及販賣含有 PVC 的食品包裝,並全面淘汰含有 PVC 的網購包材,進一步杜絕 PVC 製品。(延伸閱讀:PVC是什麼?環保署禁用的PVC塑膠材質對環境與健康有何危害?

2. PS「聚苯乙烯」不可盛裝高溫食品

塑膠編號 6 號的 PS 的型態之一就是保麗龍,雖然本身沒有毒,但耐熱度低,如果接觸超過攝氏 70 度的高溫,會出現軟化塌陷,可能釋放致癌物苯乙烯。因此,建議不應使用 PS 塑膠盛裝滾燙熱食,避免健康風險。(延伸閱讀:保麗龍是6號塑膠?聚苯乙烯(PS)有毒?可回收嗎?

聚苯乙烯(PS)的耐熱性低,超過攝氏70度就會開始軟化塌陷,圖為熔化的保麗龍。
聚苯乙烯(PS)的耐熱性低,超過攝氏70度就會開始軟化塌陷,圖為熔化的保麗龍。 © Joker888 / shutterstock.com

3. PP「聚丙烯」高溫恐釋出毒素

塑膠編號 5 號的 PP 是生活中常見的塑膠材質,具有耐高溫、抗酸鹼的特性。雖然它可以就口使用,但不代表它完全無毒。有報導指出,如果用 PP 製的一次性餐碗或杯子盛裝滾燙的熱食,可能使塑膠淋膜的單體溶出,增加釋出毒物的風險。(延伸閱讀:PP是什麼?5號塑膠「聚丙烯」環保?有毒嗎?可以重複使用或回收嗎?

4. PE「聚乙烯」焚燒後產生有毒物質

塑膠編號 2 號和 4 號的聚乙烯(HDPE 和 LDPE)廣泛運用於食品包裝,常見於塑膠袋、牛奶瓶及冷凍食品包裝。雖然聚乙烯可以回收,卻很少人會分辨、回收,導致它們最終成為垃圾進入焚化爐。

當 PE 進入焚化爐燃燒,可能會產生一氧化碳、甲醛、酮類、脂肪酸、甲烷及乙烷等物質,對健康和環境有害。(延伸閱讀:PE是什麼?2號和4號塑膠都是「聚乙烯」,有什麼區別?

5. PC「聚碳酸酯」可能含有雙酚A(BPA)

編號 7 號的「其他」塑膠材質多元,其中「聚碳酸酯」(PC)在製造過程經常加入雙酚 A(BPA),如果使用時出現刮痕、磨損,或高溫加熱,可能使雙酚 A 釋放至食物或飲品,接觸過量可能會干擾內分泌,導致乳癌、攝護腺癌、泌尿系統疾病、女性早熟、影響腦部發展等健康風險。可怕的是,以往許多嬰兒奶瓶是用 PC 製造,必須小心留意,查閱檢驗證明。(延伸閱讀:快速認識7號塑膠!不只一種材質?可回收嗎?有毒嗎?應避免使用?

有些嬰兒奶瓶是由PC(Polycarbonate,中文是「聚碳酸酯」)製成,但PC可能含有雙酚A(BPA),危害寶寶健康。
有些嬰兒奶瓶是由PC(Polycarbonate,中文是「聚碳酸酯」)製成,但PC可能含有雙酚A(BPA),危害寶寶健康。 © Odua Images / shutterstock.com

6. 「美耐皿」不可微波或盛裝熱湯

同樣是編號 7 號的「美耐皿」(Melamine),具有耐用耐摔的特性,常見於小吃店、火鍋店及兒童餐具,使用時應避免盛裝超過攝氏 70 度的熱食或飲品,也不可微波加熱,否則可能釋放具有毒性的三聚氰胺和甲醛,攝入體內將造成腎臟發炎、結石、甚至致癌等風險。

塑膠污染帶來哪些健康風險

除了不當使用塑膠可能會對身體帶來危害,過度使用塑膠所造成的污染,也可能影響人體。塑膠氾濫使微塑膠普遍出現在自然環境和人體中,根據《塑膠顆粒污染人類血液的發現和定量》(Discovery and quantification of plastic particle pollution in human blood)研究資料來源:
關鍵評論:「科學家在人體血液中發現塑膠微粒」這篇研究為什麼重要?可能有哪些健康風險?
,無論是以什麼途徑攝入微塑膠,
人體排除塑膠微粒的速率比吸收到血液裡的速度慢,這表示人體可能在排除塑膠微粒前,就已吸收至血液中。

人體內殘留塑膠微粒,有什麼影響?

由於微塑膠體積細小,在自然環境中容易吸附污染物,再經由食物鏈累積到中高階的掠食者體內,若人類捕食這些動物,則有可能攝入長期累積的微塑膠和有毒物質。

以常見的食品包裝材質 PE(聚乙烯)、PP(聚丙烯)及 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脂)為例,它們會吸附包括塑化劑、雙酚 A、壬基酚、多氯聯苯(PCBs)和多環芳香烴(PAHs)等有毒物質,這些環境污染物已被證實會干擾動物及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以及神經系統發展。(延伸閱讀:飲用水裡有塑膠微粒與微塑膠纖維?來源為何?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2019年綠色和平英國研究團隊從河流採集水體樣本,發現大量微塑膠。而這些微塑膠大多來自一般人生活中的塑膠用品。
2019年綠色和平英國研究團隊從河流採集水體樣本,發現大量微塑膠。而這些微塑膠大多來自一般人生活中的塑膠用品。 © Alex Hyde / Greenpeace

至於長期的健康影響,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從探討民眾直接接觸的塑膠,擴大至塑膠整個生命週期,包含開採、生產、銷售、使用、丟棄(焚化或掩埋),甚至後續逸散至環境中的污染。目前除了海鮮中含有微塑膠,空氣和飲水也已證實可能成為攝入微塑膠的途徑。(延伸閱讀:塑膠污染多嚴重?連空氣中都有微塑膠

杜絕塑膠氾濫,從源頭減量開始!

塑膠污染已是全球性的問題,回收的速度遠遠追不上製造塑膠的效率,必須從源頭減量共同解決。其中,可從最不必要的「一次性塑膠包裝」為優先減塑選項,包含免洗餐具、蔬果包裝、清潔用品瓶罐、外袋容器等,建議以裸買、自備容器盛裝及使用循環容器(租借容器)取代「用完就丟」的形式,不僅衛生方便,還可減少垃圾,避免過量購買,美觀的容器還能為生活增添質感。

市面上已有許多美觀、方便、符合各種需求的環保容器,下次外帶餐點、購買食材時,嘗試自備容器盛裝吧!
市面上已有許多美觀、方便、符合各種需求的環保容器,下次外帶餐點、購買食材時,嘗試自備容器盛裝吧! © Patrick Cho / Greenpeace

在習慣快速、便利的此刻,也許是時候放慢腳步,好好選擇自然、永續的生活方式。邀請您嘗試「重複使用」的消費模式,盡可能延長物品使用期限,也可參考綠色和平製作的《綠色生活行動指南》,實踐環保生活小撇步,讓您的每一天都為地球和未來世代,種下美好和善意。

延伸閱讀:

相關標籤:

減塑綠色生活科普知識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