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海洋
3 mins

用生命換來的海鮮,我們承受不起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2020年9月30日,臺灣的遠洋漁獲有史以來第一次被美國勞動部列入其2020年「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這表示,臺灣遠洋漁業長久存在的強迫勞動與人力剝削,進入了國際性的監督階段。政府與企業應正視其中的意義,而消費者更應體認,餐桌上的海鮮,可能是某些不肖漁船以漁工生命換得的,我們真的吃得下去嗎?

11月21日是世界漁業日,值得反思我們身為消費者與漁業的關係。全球漁業相關從業人口有1.2億,其中90%的人從事小型漁業,然而海上仍頻繁發生的侵害人權事件卻帶來了巨大的陰影,不容忽視。

綠色和平泰國行動者於「泰聯」集團前擺放大型罐頭鮪魚,倡議該公司須重視漁工人權,並改善其勞動環境與過度漁撈的現況。
綠色和平泰國行動者於「泰聯」集團前擺放大型罐頭鮪魚,倡議該公司須重視漁工人權,並改善其勞動環境與過度漁撈的現況。 © Baramee Temboonkiat / Greenpeace

多年來,遠洋漁業牽涉的侵犯人權事件,如強迫勞動的案例早已不是秘密,多篇報導登上了主流媒體。今年,在遠洋漁船上工作的漁工也開始勇敢地挺身揭露他們所目睹的不公平現象。印尼漁民在船上錄下的影片,揭示了以廉價海鮮為名的可怕暴行,這些案件引起大眾對遠洋漁業系統性剝削漁工的做法表示關切。

為什麼染血的魚繼續進入超市販賣?

簡單的說,就是利益高於人命。由於海洋中魚類數量的減少,遠洋漁船不得不冒險到更遠的海域去捕魚,增加了營運成本。為了降低成本,他們採取扣留工資,並吝於保障漁民的健康、降低安全和生活條件等強迫勞動行徑來增加利潤。

根據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Yilan Migrant Fishermen Union)提供的證據,發現原本身體健康的印尼漁工Supriyantoy,在臺灣漁船工作僅4個月就變得骨瘦如柴。
根據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Yilan Migrant Fishermen Union)提供的證據,發現原本身體健康的印尼漁工Supriyantoy,在臺灣漁船工作僅4個月就變得骨瘦如柴。 © Anonymous

這種違法行為,再經由不負責任的海鮮買家背書,這些買家利用海鮮的低市場價值以 「可承受的價格」出售產品。事實上,我們買不起以生命為代價的海鮮。

美國勞動部正式對血汗海鮮發出警告

2019年,綠色和平東亞辦公室的調查,揭露了來自臺灣的跨國企業豐群水產與駭人聽聞的海上強迫勞動以及非法捕撈之間有關聯。雖然許多遠洋漁船可能會用「海上發生的事,就留在海上 」來自我安慰,但各國政府已經開始關切了。

2020年9月,美國勞動部首次將臺灣漁獲名列「強迫勞動製品清單」,日後臺灣遠洋漁船的漁獲產品出口美國將面對嚴格限制,此項制裁預計將造成遠洋漁業中難以計算的經濟損失,也影響臺灣在國際間的人權聲譽。
2020年9月,美國勞動部首次將臺灣漁獲名列「強迫勞動製品清單」,日後臺灣遠洋漁船的漁獲產品出口美國將面對嚴格限制,此項制裁預計將造成遠洋漁業中難以計算的經濟損失,也影響臺灣在國際間的人權聲譽。 © Greenpeace

2020年9月,美國勞動部(US Department of Labor )首次將臺灣漁獲名列「強迫勞動製品清單」(List of Goods Produced by Child Labor or Forced Labor),原因是臺灣遠洋漁業涉嫌在漁船上進行強迫勞動。臺灣佔全球遠洋漁業(指在公海進行之漁業)活動的13%,為全球第2大,所捕撈的漁獲銷售至美國、歐盟及日本等全球市場。

正視漁工人權,停止消費血汗海鮮

美國勞動部的調查朝著海鮮供應鏈責任制的方向邁進了一步,這是個正確的方向,但仍是條漫漫長路,未來有許多工作仍需進行 : 整頓全球漁業、保護弱勢的漁工,以及確保海鮮產業的健全營運。同時,「一切照舊 」不會帶來利潤並加速產業的轉型。

12月10日,綠色和平在豐群水產總公司所在的高雄,設立「全球最大鮪」快閃店,讓更多民眾知道豐群水產的漁撈與營收實力,以及可能涉及強迫勞動的狀況。
12月10日,綠色和平在豐群水產總公司所在的高雄,設立「全球最大鮪」快閃店,讓更多民眾知道豐群水產的漁撈與營收實力,以及可能涉及強迫勞動的狀況。 © Greenpeace

身為消費者,我們可以嘗試減少食用海鮮,或儘可能選擇來自在地社群捕撈的海鮮,除了因為沿近海的漁工有較好的勞工待遇外(註:根據臺灣相關法規,在沿近海域作業的外籍漁工適用臺灣勞動基準法,工作待遇等同臺灣籍漁工,但遠洋漁工則適用勞動條件較低的專法),同時可以避免海鮮長途運送的耗能,也支持了在地社群經濟發展。同時,我們仍然有生態養殖、蔬食等更友善環境的其他選擇。

全球第二大的責任,政府企業都應扛起!

臺灣的遠洋船隊是世界第二大規模,擁有1,100多艘漁船,共僱用了大約22,000多名外籍漁工,漁船在公海以及30多個國家的經濟海域捕魚。如此大的影響力,自當負有重大責任,政府與企業應正視遠洋漁業的作為,不應再以鴕鳥心態面對。基本人權適用於我們所有人,無論是在陸地上還是在海上,保護在遠洋漁船上的漁工,必須透過政策和規範方的體現。

邀請您支持綠色和平,加入呼籲政府修法並確實規範企業,終結臺灣的海上惡名,讓我們不再因餐桌上可能出現血汗海鮮,而擔驚受怕。

守護海洋行動急需您支持!

綠色和平船艦和科研團隊進行實地調查與科學研究,推動在 2030 年前保護全球至少 30% 海洋!

捐款支持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