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海洋
10 min

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與劇情相似的真實事件,揭露遠洋漁業的人權血淚

作者: 綠色和平專欄作者 Tina Yuan

2023 年 7 月播出的臺灣戲劇《八尺門的辯護人》改編自同名小說,由作者唐福睿編劇、執導,探討遠洋漁業、外籍移工、原住民權益、死刑等嚴肅議題。劇中描述外籍漁工在遠洋遭剝削、虐待等現象,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

當享用盤中的鮪魚生魚片,你是否想過它的來源可能涉及虐待漁工?在公園遇見外籍移工,你是否曾留意他們可能經常面對歧視和偏見?

臺灣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巧妙地將嚴肅、較少人關注的議題,以調查案件的視角呈現。也許你我習以為常的生活與自由人權,並沒有這麼理所當然

「難道我們不是人嗎?」偏見和歧視下的悲劇

故事從一樁滅門案件展開。一位印尼籍遠洋漁工殺害船長、船長的太太和女兒,罪證確鑿,加害人被逮捕後也承認犯罪。這看似毫無懸念的案件,由男主角佟寶駒(李銘順飾)擔任被告的辯護人,他與受害者同樣身為原住民,卻為「外人」找尋減輕罪刑的可能性,令他身負背叛族人的罵名。

在調查過程中,辯護人逐漸揭露原來在遠洋漁船上,曾發生虐待漁工、肢體暴力、扣留工資、沒收護照、人口販運等非法行為,而身為身心障礙者的加害人在長時間受暴之下,最終釀成悲劇。滅門案件背後,還牽扯出漁船公司為了利益、節省成本,以權力施壓受雇的原住民船長等人犯下惡行,掩蓋犯罪事實;而長期接受船公司贊助的原住民社區,也因為生存壓力無力反抗。

影集觸及多面向議題,包含遠洋漁業管理、移工人權、原住民權益、種族歧視、死刑、司法制度和輿論的權衡等,反映在現實生活中尚待釐清的爭議和缺失。

演員們以精湛演技詮釋不同角色所面臨的困境,以及社會的普遍漠視,導演期盼透過影集使問題被看見、被討論,甚至獲得改善,讓悲劇只留在戲劇裡。

臺灣戲劇《八尺門的辯護人》於2023年7月播出,藉由調查命案的視角探討遠洋漁業、外籍移工勞權等問題。
臺灣戲劇《八尺門的辯護人》於2023年7月播出,藉由調查命案的視角探討遠洋漁業、外籍移工勞權等問題。 © 《八尺門的辯護人》劇照

戲裡演的真的發生過?虐待漁工、非法捕撈、人口販運

劇中一句台詞:「在漁港被宰的不一定是魚」,道出遠洋漁業背後暗藏的黑暗和辛酸。劇中,船長和大副為了「維持秩序」、「方便管理」,以呼巴掌、拳打腳踢「教育」漁工,更沒收護照、扣發薪資限制外籍漁工行動。而劇中的美籍漁業觀察員,更因目擊非法作業疑似遭到殺害。

在我們日常生活所不能及的公海,真的會發生這些誇張的暴力行為嗎?難道不是戲劇效果?

很遺憾地,《八尺門的辯護人》很真實地呈現遠洋漁業在管理不足的情況下,確實發生過類似事件,而且目前還沒有根絕這些問題。

2015年9月,綠色和平行動者於第一線直擊、紀錄、揭露臺灣籍漁船「順得慶888號」非法作業情事,違反鯊魚「鰭不離身」相關規定。
2015年9月,綠色和平行動者於第一線直擊、紀錄、揭露臺灣籍漁船「順得慶888號」非法作業情事,違反鯊魚「鰭不離身」相關規定。 © Paul Hilton / Greenpeace

「和春61號」漁工殺人事件

2016 年 9 月 7 日,掛籍萬那杜的臺灣權宜船「和春 61 號」在駛向復活島和斐濟之間時,船上 6 名印尼籍漁工闖入船長室,將中國籍船長謝丁榮殺害,引起各界譁然,萬那杜法院判處 6 名加害人 18 年有期徒刑,不得假釋。

加害人的動機是什麼?根據綠色和平調查員於萬那杜訪問 6 位涉事漁工所得到的親口敘述,船長時常對漁工暴力相向,打頭、掌摑、用掃把打人、無法好好吃飯、權力壓迫等。在船長被殺害前一晚,甚至曾威脅要殺掉其中一名船員

當然,這些原因都不代表可以殺人,但也應檢討海上虐待漁工的現象,可能並不罕見。

遠洋漁業在缺乏管理、成本提高的壓力下,出現強迫勞動、工時過長、暴力虐待等現象。
遠洋漁業在缺乏管理、成本提高的壓力下,出現強迫勞動、工時過長、暴力虐待等現象。 © Mark Smith / Greenpeace

印尼籍漁工之死,竟草草結案

2015 年,曾在臺灣漁船「福賜群號」工作的印尼籍漁工 Supriyanto 疑似遭虐待致死。根據驗屍報告,他在船上因「膝傷」引發感染,導致敗血性休克身亡。但死因充滿疑點,不像會發生在一位正值壯年的健康男性身上,而且在一個月內,另一位船員 Urip 也被通報失蹤

船長聲稱 Urip 失蹤後曾搜索 3 天,並在 Supriyanto 罹難後立即返港,但「福賜群號」的航行軌跡卻顯示當時漁船如常捕魚。

屏東地檢署偵查後竟草草結案,引發輿論壓力,最後由監察院介入重啟調查。

遠洋上的漁工時常面對強迫勞動、生活環境惡劣、人權被剝削的問題。
遠洋上的漁工時常面對強迫勞動、生活環境惡劣、人權被剝削的問題。 © Jurnasyanto Sukarno / Greenpeace

漁業觀察員在臺籍漁船死亡

2020 年,在臺籍漁船「穩發 636 號」工作的一位漁業觀察員 Eritara Aati Kaierua 被通報死亡。根據警方和驗屍官提供的資訊,他被發現時,臥倒在船艙地板上,滿臉鮮血、胸部和頸部瘀青,胸口和頸部都是食物,死因可能是頭頂受到重擊,導致腦部嚴重創傷。

一位監督漁船作業合法性的人員,怎麼會以這種方式死去?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曾報告過去已有多起通報,指出觀察員被恐嚇、被阻止通報的情況。在 2010 至 2020 年間,更有至少 14 名漁業觀察員死亡。然而,目前國際間仍沒有有效調查制度,也沒有保障觀察員安全的措施,使監督漁船的工作危機重重且難以落實。

「大旺號」相關9人正式被起訴

這艘由臺灣人出資經營、掛籍萬那杜的權宜船「大旺號」,曾多次被漁工投訴強迫勞動,包括人身暴力、扣發薪資、超時工作、苛刻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欺騙等,遭移民署判定涉及人口販運,並於 2020 年被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發出「漁獲暫扣令」。

臺灣移民署調查遠洋漁船「大旺號」強迫勞動情況。
臺灣移民署調查遠洋漁船「大旺號」強迫勞動情況。 © 圖片翻攝高雄地檢署新聞稿

經過檢調單位約談漁工、仲介、船長、海事觀察員,以及查閱合約、薪資明細等文件後,證實存在違反人身自由行為,高雄地檢署於 2022 年,以違反人口販運防制法、妨害自由等罪名,正式起訴「大旺號」相關 9 名人員,包括船東、船長、仲介等人。(延伸閱讀:臺灣遠洋漁船「大旺號」相關9人遭起訴,為杜絕血汗海鮮、過度捕撈立下里程碑

行政院隨即在起訴隔天 4 月 21 日公告「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宣布將投注新臺幣 20 億元預算,來改善漁業外籍移工的福利。

2022年4月8日,綠色和平臺灣行動者在漁業署前廣場,為遠洋漁工及海洋生態進行告別式,並正式遞交一份「漁工人權政策建議書」,督促漁業署盡快提出已逾期超過3個月「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兌現承諾。
2022年4月8日,綠色和平臺灣行動者在漁業署前廣場,為遠洋漁工及海洋生態進行告別式,並正式遞交一份「漁工人權政策建議書」,督促漁業署盡快提出已逾期超過3個月「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兌現承諾。 © Greenpeace

外籍漁工受虐並非個案?

根據綠色和平多年實地調查、訪問曾於臺灣相關漁船上工作的漁工,發現最常遭遇的不當對待包括:言語辱罵、肢體暴力、超時工作(每天工作可能長達 20 小時)、強迫違反信仰吃豬肉、扣發薪資或收取鉅額仲介費、扣留護照等。(延伸閱讀:人口販運巨洋案未結,血汗海鮮仍存,遠洋漁工人權何時能改善?

許多漁工離鄉背井為了賺取家用,一出海就長達 1 年無法靠岸,好不容易回家卻領不到原本談好的工資。咬牙忍受的那幾年,成為他們一生的噩夢。(延伸閱讀:「受困海上」:一位印尼漁工說出親身遭遇,揭露遠洋漁業真實狀況

「抓魚厲害不是我們的錯」?臺灣遠洋漁業怎麼了?

2015年臺灣遠洋漁業被歐盟發出黃牌警告,綠色和平行動者向漁業署倡議,要求修法改革,杜絕非法漁業。
2015年臺灣遠洋漁業被歐盟發出黃牌警告,綠色和平行動者向漁業署倡議,要求修法改革,杜絕非法漁業。 © Jetso Yu / Greenpeace

臺灣的遠洋漁業實力在全球名列前茅,擁有近 1,100 艘遠洋漁船,漁獲出口貿易更是臺灣主要經濟命脈之一,每年為臺灣帶來數百億元的產值。有個比喻,清楚解釋臺灣遠洋漁業的影響力:「全球每 3 片鮪魚生魚片,就有 1 片來自臺灣船隊」。

然而,在這輝煌成績的背後,是血淚斑斑的代價。除了上述的漁船暴力事件,非法捕撈等問題曾使臺灣在 2015 年被歐盟發出「黃牌」警告,若非法漁撈情況不見改善,將改發「紅牌」,禁止臺灣水產商品銷入歐盟市場,迫使臺灣漁業署大刀闊斧修改「漁業三法」

臺灣遠洋漁業實力堅強,全球約有3分之1以上的鮪延繩釣漁船掛籍臺灣,年產量約20萬公噸。
臺灣遠洋漁業實力堅強,全球約有3分之1以上的鮪延繩釣漁船掛籍臺灣,年產量約20萬公噸。 © Alex Hofford / Greenpeace

不過,2020 年臺灣遠洋漁獲首次被美國勞動部列入「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List of Goods Produced by Child Labor or Forced Labor);2021 年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國際漁業管理改善報告》上,直指臺灣涉及非法漁業和混獲;2022 年,臺灣遠洋漁獲再次被列入「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

2023 年,美國 2023 年度的《人口販運問題報告》(Trafficking in Persons Report, TIP report)明確指出:「政府機關調查人力及規定不足,持續對於臺灣籍遠洋船隊勞力剝削的鑑別、調查與起訴工作形成阻礙」。

一再顯示,臺灣漁業管理已出現嚴重問題。主要原因是在多年的大肆捕撈下,全球海洋資源已邁向枯竭,漁船須耗費更久時間才能取得預設的漁獲量,作業成本大幅提高。漁船公司為了節省開支,可能採取強迫勞動、非法轉載、割鰭棄身、壓榨漁工、扣發薪資等不法手段。受害的,除了遠洋漁工、海洋生態,還有臺灣出口經濟。(延伸閱讀:守護海洋缺一不可:改善漁工人權、發展永續漁業

爭糧食、拚經濟,不是強迫勞動的藉口

兩天追完這部影集,很佩服導演選擇這個嚴肅、對大眾來說相對陌生的題材,8 集看下來並不沉悶拖沓、沒有囉嗦說教,而且內容貼近真實,看得出有做好扎實的田野調查,讓我非常讚賞!

臺灣有個有趣的現象,對「外籍移工」的聯想往往是來自東南亞的工作者,從事的多是勞力活,卻不會對來臺工作的白人或其他種族冠上這個名稱。這樣的刻板印象,也許使部分人產生優越感,出現歧視的心態,無法輕易信任這些「外來」的人,即使他們在家鄉可能擁有高學歷,但在臺灣就是矮人一截。

在遙遠的海上有許多為了養家餬口,拼上性命、犧牲生活的漁工。
在遙遠的海上有許多為了養家餬口,拼上性命、犧牲生活的漁工。 © Mark Smith / Greenpeace

劇中滿多特寫生魚片的畫面,凸顯這些容易取得的食材背後,藏著漁工廉價賣命的真相,除此之外,它也象徵利益交換的工具,人命如魚,是個隨時可以被犧牲的物品,當權者只要坐收漁翁之利。對一般人而言,只要不影響我的生活便利,其實也不關心這些「弱勢族群」的困難。但是,當多數人都無視某些族群的權益時,他們才真正成為弱勢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李于彤(右)、鍾孟勳(中)現身豐群水產50週年慶晚宴,與李文宏董事長直接對話,期盼雙方能展開對話,解決漁業問題。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李于彤(右)、鍾孟勳(中)現身豐群水產50週年慶晚宴,與李文宏董事長直接對話,期盼雙方能展開對話,解決漁業問題。 © Greenpeace

一場「雄豐船業」董事長(楊烈飾)和法務部長(潘儀君飾)的精彩對手戲,讓漁業大佬有機會道出龍頭業者的立場,好可惡也好過癮,同時讓觀眾反思自己可能在無意中成為了共犯,算是種平衡報導。我差點就被說服了,但必須說,無論看似多為大局著想,都不是隨意虐待、施暴、犯罪的藉口,這些僅是掩蓋貪婪和謊言的漂亮說詞罷了。

如果司法的目的是為了遏止、防範、教化,除了檢討加害人,也許也應從大環境改善問題,成為社會中互相支持的安全網。

影集很殘酷地呈現,每一個角色的立場背後都懷著個人目的,不論是實現自己的正義、鞏固利益、擺脫責任、宣洩情緒,或為了生存,只有少數人真的關心船上發生什麼事

雖然結局並非童話故事般圓滿,卻為真實世界帶來些許改變的希望。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