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年報專題】追蹤土地真相 堅守大嶼無限美
守護大嶼,講理智也重感情 ─ 無論是如實披露棕地違規工場亂象,真摯記錄大嶼獨特生態風貌,真誠倡議毋須填海可解住屋燃眉之急的替代方案,綠色和平堅持真相先行,冀盼真正守護這片您我珍而重之的山海,守護香港自然環境。

文章目錄
山海大嶼 訴說今昔自然人情事
影像的力量,在於傳達真、善、美。綠色和平去年 10 月舉辦「山海大嶼」攝影比賽,徵集到 334 位參加者合共 724 張照片,每張均記載獨特大嶼故事。專業評審鄭振揚、馮漢城及黃遂心最終選出兩個組別共 16 張得獎作品,並輯錄成「山海大嶼」年曆,讓今昔風光留存且流傳。
另外,生態攝影師馮漢城去年 5 月亦操刀拍攝 3 齣《守護香港野》紀錄短片,特寫原野、河溪、林間等香港生境的千嬌百媚。


緊接攝影比賽結果出爐,綠色和平去年底舉行兩場「與大師同攝」大嶼攝影工作坊,由專業攝影師帶領超過 30 位得獎者及攝影愛好者,分別前往貝澳認識棲居此地的豐盛生態,以及登上大東山觀賞秋日夕陽美景。項目主任陳可淳沿途解說明日大嶼等工程威脅,讓參加者格外珍惜眼前風光,守護大嶼未來。

4 份報告 4 種策略 全方位守護自然

《此亂棕起》:兩個月心血 「垃圾山」研究登 A1 頭條
8 米高近乎滿瀉的棕地「垃圾山」亂象,去年 9 月登上多份報章甚至頭條,除了視覺效果震憾,更實證棕地欠缺全面規劃,反映放任違規工場污染環境,禍害深遠。過百篇媒體報導構成龐大輿論壓力,促使特首在立法會正面回應,將採取整全策略處理新界北發展。
整個《此亂棕起》調查,由 5 人團隊花上兩個月籌備及開展,從擬定路線、航拍記錄到實地採樣務求一絲不苟,確保證據確鑿。您的恆常、穩定捐助,讓深度調查得以成真,感謝您信任綠色和平。
- 《此亂棕起》重點發現:實地調查揭露至少 35 個棕地內的工場涉違規作業,包括處理五金廢料、電子垃圾、洋垃圾等,其總面積逾 20 公頃,部分場地更堆有高達 8 米的「垃圾山」
- 後續跟進:今年 2 月,相關工場經營者之一連同其餘兩間入口商,因非法進口廢鋁被判罰款 4.5 萬元,惟阻嚇力成疑。綠色和平重申須全面規劃棕地,才能遏止亂象

《失棕罪》:互相補位 開拓民間研究力量
人在路在,公民社會結伴同行,深耕希望所在。綠色和平過去一年與本土研究社三度合作:本研社擅長考究數據,綠色和平則帶動公眾倡議,相得益彰為環境發聲;去年 6 月打響頭炮的《失棕罪》報告,就促使當局承認官方棕地數據未及民間更新。
我們亦聯同多個環保團體屢次召開聯合記者會,回應明日大嶼「斬件式」環評、發展局壓縮法定程序等具爭議政策,如實反映 17 萬人聯署守護大嶼的民意。
- 《失棕罪》重點發現:參照政府研究方法,辨認出接近 2,000 公頃棕地,比政府數據多出約 380 公頃;當中差距,保守估計可興建約 95,000 個公營房屋單位
- 後續跟進:報告發表後,規劃署回覆傳媒查詢時,隨即承認不能排除當局資料與最新情況不同,並表示關注棕地擴散現象

《逢島必輸》:溝通創新 探討宜居城市更入屋
「食字」標題、「魚蝦蟹」示意圖、網上直播解說會,去年 11 月整個《逢島必輸》報告配套,反映綠色和平與時並進的傳訊策略。畢竟完整報告動輒幾十頁,並非人人有時間抽空細讀 ─ 除了 4 次 Facebook Live 深入淺出講解不同研究成果,觀看次數超過 14,800 次,我們亦以地圖庫方式,一目了然整合涉違規作業棕地數據,邀請公眾共同構建保育與發展平衡、屬於您我的宜居城市。
- 《逢島必輸》重點發現:借鏡全球多個人工島項目釀成嚴重環境問題,揭露明日大嶼的潛在生態危機,其中梅窩、愉景灣恐遭嚴重侵蝕或變臭港灣,綠海龜及江豚亦岌岌可危
- 後續跟進:聯同多個環團出席諮詢會,質疑當局準備馬虎,一意孤行強推明日大嶼;持續關注環境評估程序,敦促環保署顧及珍貴生態與氣候風險,嚴格把關

《始棕要還》:政策盡做 力保馬鞍山珍貴綠化帶
守護環境,往往不只一隅之事。去年 10 月《始棕要還》報告審視棕地發展承諾「四大皆空」,間接令濕地、綠化帶、郊野公園未能倖免於開發威脅。綠色和平持續透過諮詢會、城規會等參與渠道發聲,包括去年聯同環團、學者及馬鞍山居民,就一幅距離郊野公園僅 15 米的綠化帶申述反對規劃理據,加上各界超過 7,000 份意見書,城規會最終否決改劃申請。
- 《始棕要還》重點發現:審視過往 3 年官方政策文件,揭示棕地發展目標落空,並提出多項可行倡議,促請當局加快棕地研究並善用現有土地,毋須向大自然「開刀」
- 後續跟進:持續跟進政府土地發展政策轉變,適時回應、評論,包括反對發展局壓縮法定程序,削弱公眾參與權,亦未能真正滿足市民住屋需求